分享

明宫三大案真相如何?魏忠贤翻案,崇祯皇帝再反转

 人之意 2020-02-13

明末,在宫廷内部发生了明史上著名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史称“晚明三案”,三案在熹宗时又被太监魏忠贤录入《五朝要典》颠倒是非,成为熹宗时期最争议的问题。

那么,这三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梃击案。

明神宗宠幸郑贵妃,欲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遭到各方面的反对。于是,他把立太子的事一拖再拖,拖了15年,直到嫡长子朱常洛19岁了,才在慈圣太后的干预下,把朱常洛立为太子,但父子感情却不好.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一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梃,闯入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一直打到檐下,宫中乱成一片。张差被拿获后,刑部提审主事,东林党人王之采审出此人“不癫不狂,有心有胆”,系郑贵妃的太监庞保、刘成所指使。此案发生更加剧了郑贵妃与太子的矛盾,朱常洛为了不使神宗难堪,答应“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不久,神宗又当着群臣的面表示了他对太子的爱怜,从此平息风波。最后,张差磔死,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

这场围绕梃击案掀起的轩然大波,结果在神宗导演的一幕宫闱无间的话剧后降下帷幕。

红丸案。

神宗死后,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光宗沉湎酒色,恣情纵欲,不久就身染重病。内医崔文升诊断,错用了通剂药(清内火之药),加重了光宗的病情。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言称有仙丹妙药可治帝疾,献上药丸,因是红色,故称“红丸”,光宗服一枚,四肢和暖,遂再进一枚,但次日即一命呜呼。

红丸究系何物?何以第一丸服下安然无恙,第二丸服下遽然而亡?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不过,从当时大臣的奏疏来看,红丸的成分以红铅为主,参茸副之。红铅:

“乃处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也。”

初服一丸,精神一振,两丸服下,元气提出,成了脱症。这也许正是淫乱不已的光宗的真正死因。红丸案结果以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戌结案。

移宫案。

光宗死后,合法继承人是长子朱由校,但朱由校年幼,为光宗的宠妃李选侍所挟持,居住在乾清宫(本皇后居住之处),借以迫令群臣册封自己为后,然后才令出校即位。然后,朱由校由乾清宫太监王安接出,为群臣拥至慈庆宫。

第二日,大臣联名上疏,请李选侍移居哕鸾宫(宫妃养老之所)。李选侍气急败坏,决心不搬。不几日,皇长子朱由校命王安传旨,命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至此,李选侍邀封的企图破灭。

魏忠贤翻案打击东林党人

晚明三案,实际上是当时政治权力斗争的具体表现。经此三案,东林党人势力崛起,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使天启初年度出现“天下欣欣望治”的局面,但不久以后,独揽大权的宦官魏忠贤借此三案,录成《三朝要典》以攻击与自己对立的东林党人。魏忠贤及其党徒们还编出了《东林点将录》、《东林同志录》等黑名单式的小册子,企图把东林党人一网打尽。

他们先从梃击案开始,说办案的王之采用非常手段(逼索赃银),使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受到了打击,就是对先皇(指万历皇帝)的不敬。终于把王之采打入狱中,后来竟把王之采在狱中逼死。与此同时,还把以前附和过王之采的人都一一下绊。红丸案的主办人孙慎行、移官案的主办人杨涟和左光斗此后也都以“党同伐异、招权纳贿”被定罪下狱。

崇祯帝再翻案

继天启皇帝继位的朱由检,是明代最末一个皇帝,一般称他为崇祯帝。崇祯在宫里生活到十岁,对于魏忠贤和他那一伙人的罪恶是知之颇详的,东林党人认为崇祯帝上台是一个转机,于是积极支持崇祯严办魏忠贤。不久,魏忠贤被逐,随后自缢再被戮尸。

魏忠贤党徒也都一一被严办,这样,三案又被翻了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