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硬核”、“直接”、“铁憨憨”这三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是你那个永远都不解风情的男朋友,还是前段时间最大的网红杰尼龟? 窝主现在只能想到,我们的老邻居 俄罗斯🇷🇺 事情是介样的—— 为援助武汉抗击疫情,俄罗斯向武汉捐赠了23吨医疗物资。 2月8日,这批物资抵达俄罗斯茹科夫斯基国际机场并被装至专机伊尔-76运输机。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国际活动司司长说: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了条严肃正经中带着一丝冷冰冰的微博,说了一哈这个事情。 Emmm......这条微博以及上面这支视频被转爆了!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爆。。 的确,这是一条看起来相当正常的资讯博。即便疫情当前,大家会俄罗斯的帮助表示感激,但也不至于转赞这么多。(窝主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 但随着窝主深入挖掘,发现俄罗斯真的相当可爱啊!微博被转爆也是应该的! 首先他们自己在发布新闻稿时,用了一个非常奇妙的量词—— 立方米。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183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伊尔-76运输机最大容积一般是180立方米,这基本上是把整架飞机都填满了。 如果不太明白窝主再举一个🌰,一般的楼房层高为2.4m,183立方米就是把76平的房子里全部填上物资。。。 其次,他们的装货方式,也非常的奇妙。 在微博的转发区,堪称课代表的网友@忠义双全袁宫保来给大家做功课了:
当然,夸的最多的,还是他们这种非常直接、实在且低调的支援方式。 有网友把俄罗斯及各国的支援方式拟人化了一下: X国:我没做但我要说 Y国:我做了两分但我要说八遍 俄罗斯:拿着,达瓦里氏(达瓦里氏,俄语,意为亲爱的同志。) 还有网友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稍微看一眼大洋彼岸的米国,他们在微博里是这么说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捐助方……” 但其实,美国更多的是 在帮助 在美华人华侨和其他国际组织捐赠的放行和运送。 你品,你细品。 当然帮助无大小,我们该感谢所有在此时援助我们的人。但是对比起来, 俄罗斯的朴实无华着实打动人。 甚至中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主动帮俄罗斯上热搜。 其实,不止在2月8日,对于中国的疫情,俄罗斯已经四次做出表态和行动。 2月5日,俄罗斯派遣伊尔-76运输机抵达武汉,机上载有医疗设备,救援物资,还有5名俄罗斯医疗防疫专家,与中国专家一起合作研制疫苗。 更早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两天里,两次发声力挺中国。 一次是在多国使节递交国书的仪式上,普京谈到中国疫情,表示俄罗斯正准备向中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 而在这天的前一天,普京在切列波韦茨市同公众人物会面时也提到:“希望中国朋友能摆脱这种困境。俄罗斯将尽全力抵抗疫情,各方面的措施能尽快起效。” 而在未来,俄罗斯将加大生产力度,继续支援中国200万个口罩。 200万只医用口罩,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要知道俄罗斯并非一个生产业发达的国家,他们口罩的日均产量只有30万个。 这次援助,是使出130%的举国之力。 还有留学生在微博表示,前段时间已经买不到口罩了。后来发现,口罩被收走了,都给中国了! 除了物资的捐赠在其他方面俄罗斯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 因为疫情,的确有不少地方出现了排斥中国人的现象。 俄罗斯则出了硬规定:俄罗斯的酒店和餐馆不能拒绝为中国人提供服务,否则涉事单位将受到相应处罚。 大到国家层面,小到个人,这份付出都非常叫人感动—— 2月11日的时候俄罗斯卫星网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俄罗斯纳霍德卡市的市民库尔曼诺夫,在得知绥芬河市缺少口罩的消息后,非常着急,他立马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当地药店购买口罩。 由于纳霍德卡市距离中国很近,当地市民也都佩戴口罩、预防感染。因此,不少药店也出现了口罩脱销的现象,而且还限量销售。 库尔曼诺夫跑了两天,跑遍了纳霍德卡市所有的药店,好不容易凑足400只口罩。 为了将这些口罩送到当地,库尔曼诺夫也是费尽周折。 他带着400只口罩,从纳霍德卡市乘车来到乌苏里斯克市。2月9日下午,他又通过货车司机的帮忙,最终顺利将这些口罩捐赠给绥芬河市有关单位。 此外,还有一些来自俄罗斯的年轻人,也自发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为武汉打气! 就是这样的一个俄罗斯,在汶川地震时对我们说:
而在我们面临疫情时,又默默无闻做了很多! 只想衷心地说一句:“ 达瓦里氏,感谢! 愿疫情早日过去,我们再到彼此家里做客可好?” 等疫情过去,一起去俄罗斯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