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咳(顿咳)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田某,女,14天。1977年3月5日就诊。患儿发热,阵发性痉咳,憋气已五 

天。每日发作20余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并伴吐奶、口唇青紫等症状。患儿住 

百日咳流行区,与百日咳患儿有接触史。体温38℃,神清,咽红,扁桃体不大,项 

软,心率稍快,律齐,肺部呼吸音粗糙,腹软,肝脾未触及,余无异常。化验:白细 

胞总数18×109/L(18000/立方毫米)中性40%,淋巴60%,胸透未见异常。诊断 

为新生儿百日咳(痉咳期)。 

[取穴]刺四缝穴一次。次日复诊,咳已减,憋气未作。以后连针三次,痉咳消失, 

热退,呼吸平稳。复查体温37.5℃,白细胞总数12×109/L(12000/方毫米),淋巴 

36%,中性64%,停止治疗。三个月后随访,一切正常。(见《中医杂志》1983年第2期) 

[评析]百日咳,祖国医学称鹭鸶咳、疫咳、顿咳,因小儿脏腑娇嫩,外邪侵袭,肺 

失清肃而气上逆所致。“四缝穴”属经外奇穴,主治小儿疳积等症。近代研究 

表明,针刺“四缝”后可使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所增加。临床观察到患 

儿治疗后贪睡,饮食增加,小便增多,同时痉咳吼声迅速缓解,痰涎减少,白细胞 

计数分类也有复常趋势。这可能是针刺“四缝”后,抑制了病原体,清除毒素作 

用或中断了发病过程中某些环节,从而起到消炎、解痉、除咳、化痰的作用, 

达到了治愈目的。(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