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肢症(静脉性血管瘤)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巨肢症(静脉性血管瘤) 

[病案]王某,女,19岁。1976年5月12日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左手背有一 

粒芝麻样大小的黑痣,至满月后手背逐渐肿胀,并蔓延至手指、前臂,且日益 

增大。近年来不仅肿胀迅速,并疼痛难忍,不能劳动。x片显示:“左前臂及手 

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桡远端关节脱位。”院外会诊意见,认为已无法 

保留,拟予截肢治疗。就诊时见左上肢血管瘤,左前臂周径39厘米,左手背周 

径为23厘米,青筋暴露,手指肥大一倍。患肢疼痛,悬于胸前,伴头昏乏力,自汗, 

舌红,苔薄净,脉细弦。 

[治则)清热化瘀,软坚消瘤。 

[方药]紫丹参12克,生牡蛎30克,地龙9克,丹皮9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泽兰12 

克,王不留行12克,炮山甲4.5克,丝瓜络6克,川芎6克,地鳖虫4.5克,威灵仙12 

克。1剂药煎3次,头2汁内服,3汁外熏。服药后患肢有轻松感,局部肿胀好转, 

脉舌同前。持续前方加桃仁12克,水蛭粉1.5克(分吞)。续服42剂,患肢疼痛 

大减,活动亦较灵活,能稍做家务。舌红、苔薄净,脉小弦。坚守前方治疗。 

至1977年1月份起加用黄药子,2月份起水蛭粉用量加3克(分吞),生牡蛎加至 

60克。此后症状继续好转,肿瘤渐消,活动尚可。1978年1月份复查,左前臂周 

径缩小至26厘米,左手背周径缩小至24厘米。先后服药200余剂,水蛭粉总量 

达2斤多,未发现任河副作用。患者避免了截肢,且恢复了劳动力,疗效满意,现 

仍在随访中。(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2期) 

[评析]静脉性血管瘤,多见于深层组织,致使患肢肿胀,而发展成为巨肢症。目 

前对此症尚无良好疗效。考《灵枢》即有“筋瘤”记载,明代薛立斋《外科枢 

要》中又有“筋瘤”、“血瘤”之说,其所述症状与本病颇为相似。薛并指出,病 

因由血分有热,气血凝滞,留而成瘤,治法可用凉血、活血之四物汤加丹皮等 

味。本病例以清热、软坚、化瘀而获效。水蛭功能破血逐瘀、散瘀破结,具 

有抗凝血作用,最好研粉口服,功较入煎为胜。(黄宣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