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忍小忿而就大谋,从《留侯论》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坚忍之道

 古稀老人赵 2020-02-13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胸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老天爷必须要让他经受磨练。除了让他吃苦受累,忍饥挨饿之外,还要他做到性情坚忍,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苏轼也说:“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忍住愤怒,就可以成就大的谋略。

忍,一直都为圣贤之人所重视,它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五种美德之一。然而“忍”并非易事,需要磨炼与意志力。“忍”的意义非凡,它能让人成就功业,图谋长远,也能让人承受屈辱,忍辱负重,成就大事。苏轼的《留侯论》便告诉我们,古代成就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忍。

忍小忿而就大谋,从《留侯论》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坚忍之道

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

老子曾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思是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于柔弱的地位此,才能常常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人看来,忍让绝非懦弱,能忍人所不能忍,才是最刚最强。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张良拾履”的故事。

张良年轻的时候流浪在外,有一天,他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将鞋子踢到桥下,叫张良去捡。张良非常生气,本想揍他一顿,但是老者年纪很大了,便强忍住怒气,下去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又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张良又照办了。老人大笑着离去,说张良“孺子可教”,让他五日后天明之时在桥上相见。张良两次都迟到了,被老人训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老人很高兴,将《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张良因此成为一代谋臣。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良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之事。当老人故意走到张良跟前堕履又命他取履时,张良“欲殴之”,因为他觉得老人把他当做了仆役,这是他不能忍受的。但因“为其老”而“强忍”着下桥取履。接着老人又提出更带侮辱性的要求:“履我!”张良想,既已为老人取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这“能忍”的程度又进了一步。随后张良因“平明”、“鸡鸣”赴约仍然迟到而一再受到老人的怒责。他忍受了老人的责骂,不断调整时间,终于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练。

张良忍受住老人的傲慢无礼,终于得到兵书,成就丰功伟绩。对于胸怀大志的人来说,捡个鞋子,等个老头,不过是些小事。若连这点小事都不能忍耐,建功立业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忍小忿而就大谋,从《留侯论》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坚忍之道

刘邦一忍再忍,终成大业

对于为政者而言,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时势、情理的转换,必要的退让不是坏事。只有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对细微敏感的小事隐忍不计,不怨不尤,方能成就大事业。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一个用隐忍赢得天下的帝王。

刘邦曾和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后来,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却不承认了,还想杀了刘邦。那时候的刘邦脚跟还没站稳,实力也不如项羽,怎么办?刘邦的选择是“忍”。他在鸿门宴上低声下气地向项羽谢罪,说自己和项羽合力攻打秦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先入关攻破秦地,在这里见到了项羽。希望项羽不要听信小人之言,跟自己有隔阂。刘邦又是道歉,又是扮演无辜,好话说尽,终于打消了项羽要杀他的念头。

当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对手对抗时,明智的选择是该退则退,能忍则忍。“养其全锋而待其弊”,这是刘邦高于项羽之处。

韩信打败齐国,向刘邦上书说希望做假王以便镇抚齐国。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困在荥阳,等着韩信来解救。韩信在这个时候提出称王可以说是乘人之危,要挟刘邦。刘邦勃然大怒,可是在张良的提醒下,刘邦忍下了这口气,回复韩信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当立为真王,做什么假王呢!他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了他的部队来攻打楚军。

忍的背后,是审时度势。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刘邦志向远大,在小事上善于妥协,善于忍让,所以他成功地开创了大汉王朝。

反观项羽,他心胸狭窄,凡事都不能忍。他可以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气得睡不着,也可以因为人家说了一句“楚人沐猴而冠”便烹杀那人。攻打齐国时,项羽向九江王鲸布征调兵力。鲸布称病不往,他便记恨在心。项羽得知外黄的百姓投降了刘邦,便要坑杀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垓下兵败时,项羽本可以东渡乌江,养精蓄锐,卷土重来,可他就是不能忍受江东父老的怜悯,也不能忍受自己的失败,便以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项羽不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什么都不能忍,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忍小忿而就大谋,从《留侯论》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坚忍之道

勾践忍辱十年终复国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一番大业者,无不是能忍的人。他们能放下自己的颜面,卑躬屈膝,麻痹敌人,从而为自己的反扑赢得时间做好准备。

要说“忍”的最高境界,非越王勾践莫属。卧薪尝胆的故事人人皆知,可世人不知道的是勾践究竟受了多少屈辱,忍了多少难忍之事。

苏轼在《留侯论》里写道:“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越国灭亡后,越王勾践来到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每天守坟、喂马、除粪、打扫。夫差骑马出门时,他恭敬地献上缰绳,帮夫差牵马穿过市井,忍受吴国百姓对他的谩骂和侮辱。吴王病了,他为了讨吴王开心,竟然“问疾尝粪”。伍子胥为了试探勾践,让他的妻子去服侍别的男人。这对男人来讲是奇耻大辱,但是勾践依然将这口气忍了下来。

勾践当了三年的奴仆,忍受了各种侮辱和折磨,终于得到吴王的信任,被允许回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在十年后灭了吴国,生擒吴王,一雪当年的耻辱。

越王勾践之所以会获得成功,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在败军之际,蒙受奇耻大辱之时,能经受“忍”字的考验,能忍世人之所不能忍之辱。成大事者,应该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敢于和命运抗争。

忍小忿而就大谋,从《留侯论》看古代成大事者的坚忍之道

郑伯能忍而不战退敌,勾践能忍而终灭吴国,张良能忍而终成名臣,刘邦能忍而成就大业,项羽则因不能忍而最终兵败身亡。苏轼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古之所谓豪杰者,必有过人之节”,这过人之节便是——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