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桥附近的文化气息
黑马
经常看到家乡的微信公号推出保定老照片,令我惊喜过望。感谢他们的努力,我也得以寻找到很多寻觅多年而不得的老保定图片,借此还原自己心目中的保定城。比如,新华桥东西一带,那是富有现代保定文化气息的一段路。路两侧的建筑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新建筑,是那种苏式与中式结合的很美的建筑,想必在刚刚成为河北省会的保定每建成一座,都是当时的大事,成为这座古城的现代建筑地标。感觉就是苏式建筑一条街。还有几座大楼一直不知是什么单位,据说有河北日报社,建委等。可惜的是这些应该说是现代建筑经典的地标都没有保留下来,全都摧枯拉朽推倒了,使得保定失去了某种“现代建筑美学”的传统,这又是极其可惜的事。但无论如何我见过那些建筑,感觉那是保定现代化的开始,感觉那一带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风景地带,它们让我在童年阶段有过建筑美的认识和享受,让我同时感受着老保定与现代保定的同框存在,对我个人的文化启迪是非常重要的风景,值得回忆与纪念。现在我在这些公号里找到了那些老建筑的模糊的老照片,借此展示一下那片消失的现代保定建筑风景区,是弥足珍贵的纪念。
最为耀眼的建筑当属河西西下关街与新华路街角上的那座河北饭店(后来好像叫保定地区招待所),应该有十几层高,而且是转角楼,感觉基本是苏式建筑。小时候觉得它甚是巍峨雄伟,应该是保定最壮观的建筑。其对面的大院子本来是育德中学,也改为河北饭店北院,有另一座转角楼与之遥遥相对。北院的饭店对面路东靠河是著名的“交际处”,是用来招待当时援建西郊工业区的苏联专家住的宾馆,也是一座小转角楼。交际处对面的马路南面则是经典的直隶二师(保定师范学校)的校园,不过那个北门从来没有打开过。河西的这个十字路口布局按说是相当优雅大气了。
过河后则是另一番风景。路南是与河北饭店风格相仿的高大建筑,就是体委大楼,尤其喜欢一面面狭长的窗户,很是洋气。它的东面是体育场,体育场的西看台就是老城墙,所有看台都是按照老城墙的风格用灰砖砌起来的,是一座巨大的灰砖建筑。西看台后面是游泳池,人们等于是在古老的城墙下游泳,尤其是仰泳的时候,边游边欣赏老城墙,那种感觉非常美好。体育场马路北面是新起的河北剧场,当年看上去也是高雅大气。
再往东过了环城西路,裕华路南侧是朴素雅致的中医院大楼,旁边是热闹的裕西百货大楼,马路对面是新建的邮电大楼,邮电大楼北面临环城西路则是另一座漂亮的新建筑,就是河北省图书馆(保定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是这一组建筑最晚建成的,刚刚完工,省会就迁去了天津,省图的牌子在那里空挂了几年,后来该叫保定图书馆了。
这些建筑应该是省会留给保定的少数几座遗产,建筑时间也就几年,刚刚形成规模省会就搬走了,但它们当时应该算很时髦了,给保定带来的现代城市的气息却一直影响保定很多年。没有这些建筑的存在,保定城市的现代氛围就会相形见绌。

就是这一片刚刚有了省会模样,省会就迁走了。但留给了我们现代城市的遗产,陶冶了我们对现代建筑的感觉。总算不错。 有比没有强多了。

巍峨的河北饭店,只有1963年大水淹没的照片了。确实很美。

这是河北饭店院内,当年河北省的各种会议合影都在这里拍。应该是20年代的河北大学操场。

河西岸路北金台驿街南口东的交际处,后来叫保定宾馆。

1963年大水淹没中的交际处。

两位年轻的归国华侨教师,新买的自行车,在新建的交际处留影。

左为河北饭店北院,右是交际处。再往右过河的高屋是河北剧场的屋顶。难得的照片坐标。
唯一一张体委楼的照片,与河北饭店同款的优雅建筑,就是小了二号的河北饭店。右边是通往游泳池的诃边小路。

老体育场曾经是我们免费的乐园。

体育场城墙看台

当年最时髦的河北剧场。

八十年代的老河北省图书馆(市图齐先生拍摄)。二侧还有大阅览室。

1963年大水中的老河北图书馆。
(感谢各位朋友的公号zhao片,难得的文物!)

还搜到一张新华路北育红学校西边的站前旅馆照片。别看是旅馆,也是很古典的中西合璧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