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李某,女,54岁。1964年6月13日就诊。患者于1964年2月起,吞咽时喉 部疼痛,嗳气,一个多月后,吃粥时亦感疼痛。同年6月某压院食道钡剂x线摄 片等检查,诊断为食道上段癌,左锁骨上淋巴转移。因不宜手术及放射治疗, 遂请中医诊治。治疗过程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共六周。吞咽困难已三个 月,气上逆,胸膺疼痛牵及肩背。苔薄腻,脉弦细。 [治则]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佐以软坚。 [方药]生半夏4.5克(先煎),陈胆星4.5克,旋复花9克,丹参9克,桃仁9克,蜣螂9克, 急性子9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贝6克,神农二丸20粒(2次吞)。第二阶段:共 二十一周。吞咽已利,左颈部肿块疼痛引及腋部,左手发麻,目糊足肿。舌红 少苔,脉细小。 [治则]滋阴健脾,软坚和络。 [方药]生牡蛎30克(先煎),夏枯草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生地12克,赤芍9克, 玄参9克,白术9克,黄芩4.5克,没药3克,丝瓜络4.5克,神农二丸20粒(分2次 吞)。加减:兹阴清热加地骨皮、天花粉、石斛;大便秘结加枳实、瓜蒌 仁;痰粘湿阻加竹沥、半夏、生苡仁,和营通络加丹参、白芍、没药、白毛 藤、忍冬藤、络石藤、当归、留行子、稀莶草。上方共服157剂,食道钡餐X 线摄片:无食道癌症见,食道镜检查:未见明显新生物组织,左侧锁骨上淋巴 结已消失。(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评析]本病在中医学中属“噎膈”范畴。噎膈之成因,大都认为由气滞、血瘀、 火炎、痰凝等致。在治疗方面采用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分为二 个治疗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系气结痰聚,血瘀交阻,故用理气降逆,涤痰祛瘀 之法,气瘀已消,痰毒未解,阴液耗伤,此时用滋阴健脾软坚和络之法,进行第二 阶段治疗,终于取得显著疗效。(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