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上颌窦粘液囊肿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右上颌窦粘液囊肿 

[病案]周某,男,34岁。1976年10月4日初诊。患者于1972年3月某日突然为 

患,初起只觉头右侧太阳穴闷胀,隐隐疼痛,渐至眉棱骨痛,随之右瞳充血,泪水 

盈眶,一时间头部呈深在钝痛,曾几次去医院治疗不愈,经x线摄片,诊断为右上 

颌窦粘液囊肿,准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顾虑,拒绝手术。以后逐年偏头痛呈 

阵发性加剧,早期为发作性,以后为持续性,频频发作,发作时需注射安痛定或 

穴位封闭疗法。至今年9月痛势更剧,一日发作2~3次,用药治疗收效不显,患 

者痛苦难忍,要求中医治疗。检查患侧不红不肿,右眼眶微紫,目有红丝红缕, 

舌质黯紫,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三七末6支(冲服),鳖甲12克(先煎), 

夏枯草30克,茯神12克,乳香9克,柴胡9克。煎服,1日服3次,酒少许为引。以 

后在此方基础上略有加减变化,或加红花,或以穿山甲代鳖甲,或用昆布代夏 

枯草,前后共服28剂,症状消失。摄片:右上颌窦粘液囊肿明显吸收。随访一 

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8年第3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偏头痛的范畴。其痛暴作,痛势甚剧,痛解如常人,多属肝经 

风火所致。患者经久不愈,久病入络,久痛则瘀,不通更痛,故选用血府逐瘀汤 

化裁。方中当归、赤芍、丹参、三七、红花活血化瘀,鳖甲、穿山甲、昆 

布、夏枯草软坚散结;川芎、茯神、乳香行气止痛;柴胡、酒为引。全方 

功用散瘀血、化块物,故不用手术,使四年宿疾痊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