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瞅瞅人家上海干部的10种抗疫战术!

 光明在前dkytwa 2020-02-13

新冠肺炎如面目狰狞的敌人,以迅雷之势向人类扑来。这场战斗里,敌在暗、我在明,人类无法做到孙子兵法中的“难知如阴”,而是浩浩荡荡地集结“部队”、调动物资,开展正面迎击。

在上海的街头小巷、田间地头,基层干部们面对这种难度大、时间长、未知性高的战斗,没有一丝一毫退缩,而是像李云龙一样拿出了充分的“亮剑精神”,有条有理、有章有法地阻挡、消弭着病毒的一波又一波强力攻势。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的基层干部,打出了这些漂亮的战术——

亮剑,冲啊!

浇筑堡垒

打防御性战斗,防御工事很重要。如果说,定点收治医院是战斗“前线”,一个个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点是工兵们挖出来的“战壕”,那么,上海的基层干部们还砌筑了不少“城墙”和防御工事,有效阻碍了地敌方的进攻。

最坚固的工事是党组织。在上海不少地方,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成为了最可靠的防御堡垒。

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居民区,社区首创了居民区党总支向业委会派驻党的工作小组制度,让其成为连接业委会与居民区、街道党组织的纽带,助力织密小区防控网。

在虹口,凉城新村街道防疫临时党支部全体78名突击队员按照统一部署,分别前往27个居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4个党小组并建立了党小组微信联络群。

在青浦,区级机关党工委在全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中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下设S26沪常高速检查站、G50沪渝高速检查站、S32申嘉湖高速检查站和区级机关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等4个临时党支部,“前线堡垒”协助村(居)基层在开展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Fighting!

砌护城墙

除了“堡垒”,还得有固若金汤的“护城墙”。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普铁新村是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人新村,长期以来七个出入口均为开放式、无门岗。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严峻,怎么管好?居委会第一时间封闭了7个出入口中的3个,剩余4个出入口因互不相通、车辆需要进出而保留;在街道的全力支撑下,居委派驻了16名第三方专业安保人员,临时设置了24小时门岗,实现小区封闭管理。

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也是园居民区等社区,基层干部更是思路灵活、就地取材,把居民家中的床板、门板拿来阻隔小区通道当“门”,加大防控力度。

除了有形之墙,基层干部还砌起了无形之墙。杨浦长白新村街道韵都城小区有5000多名居民,如何实现封闭化管理?2月10日起,小区实行“疫情期间出入证”制度,所有人员均需凭证进入。出入证是一次性的,居民出小区时领取一张,回小区时交还保安并销毁。

固若金汤的长城

哨所前移

前沿哨所,也是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场阵地在哪儿、炮火在哪儿,指挥哨所就设到哪儿,这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基层干部的决心和觉悟。

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三兴居民区,社区干部们为了更好管控人员流动,大家一致决定把居委会办公地点“搬”到保安室,亲自把控人员进出关口,并于2月6日开始执行。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有两户群租主动搬离小区。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谈家桥路155弄、157弄没有大门、没有门卫室,保留下来的两个弄口如何执行24小时值守,如何落实外来人员的全覆盖登记?前沿哨所设到了党员家中。家住155弄的党员冯素珍家恰好位于弄口,她隔出房间的一部分作为小区的临时门房间,夜晚还为门岗工作人员遮风挡雨。

哨所和哨兵

收缩阵型

阵型,同样是防御战的关键。怎样的阵型更耐冲击、怎样的阵型更能充分发挥现有将士的战斗效率、怎样的阵型能最有效的把敌人分成小股、逐个击破,既考验基层干部的耐力,又考验他们的智力。

在金山区,“将士”们将防疫工作重心越降越低,把“管理单元”越划越细,把防控“阵型”越缩越小,紧紧依靠社区民警、网格员、楼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以及志愿者等一线力量,对小区口、楼道口、家门口三道防线严防死守,把管理单元缩小到了一栋楼、一条埭、一个厂。

以亭林镇为例,目前亭林镇共有村长、组长、埭长“三长”2600多名,以上下联动、属地防控的方式形成了强大的基层一线战斗力。压低工作重心、划分小网格甚至是“微网格”,有助于把“生面孔”变成“熟面孔”,提高管控效率。

一字长蛇阵正在收缩合拢

分散敌军

拖垮一鼓作气奔袭而来的敌人、让敌方攻势从“洪流”变“小股”,是不少阻击战成功的要义。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苻坚亲率近百万大军,最终却败给了兵力仅为自身一成的东晋,原因之一便是进攻势头被延缓分散、锐气顿失,最终未能形成合力。

在上海基层,干部们同样深谙这种以柔克刚、以韧挫锐的战术——乘坐电梯,规定等候区每人间隔1米、电梯一次限乘6人,不给病毒“大军压上”的可趁之机;食堂里,不少社区规定一张4人桌同一时间只能有1人用餐,一顿工作餐能吃出高考考场的感觉;还有的社区食堂索性在桌上竖起十字形的分隔板,不给病毒通过空气“交头接耳”的机会。

淝水之战

利用地形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兵法》里强调了地形的重要性。打赢阻击战,认识地形、利用地形、因地制宜,也很重要。

地铁站口这种人员多而混杂的地方,如何进行防疫宣传?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抢占了高地和制空权,用上了无人机。在13号线淮海中路地铁站出口处,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飞到十几米的高空中,对出站人员进行宣传喊话,这样既保证了宣传效果,还提高了宣传范围,同时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几率。

利用地形的经典案例:骑兵冲锋

奇兵突袭

战场上,奇兵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赵云仅用一人一骑,竟能在万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这种奇兵实在难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基层干部也擅用“奇兵”、擅出“奇策”,为扭转战局、打开局面起了奇效。

“1月22日,汉口站——上海虹桥站”,小区路面上突然出现这样一张火车票,基层干部如何出奇制胜、快速反应?这是日前发生在闵行颛桥镇星河湾小区的一幕。居委会迅速向颛桥镇防控指挥部汇报了情况,指挥部立即联合公安部门查找车票登记的购买者;与此同时,小区人员也通过自身业主群、志愿者等渠道多方查找可能的住户,而居委会则再次查找之前已经排查过的所有湖北籍住户。

仅仅过了3小时,在各路“奇兵”的联手配合下,“火车票疑云”便水落石出:这是一户年前才刚搬来的小区住户,三位从武汉来访亲的亲戚,除夕至今一直住在他们家,车票的主人就是其中一位。随后,居委会要求他们居家隔离。

奇兵——常山赵子龙

画作战图

要攻克“敌军”,“奇兵”不可能手无寸铁,而要手持“利器”。在上海基层,一些防控“利器”也让干部和工作人员们如虎添翼。作战图,就是一种“利器”。

一个小区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业主,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居民外出旅游,面对流动人口,如何做到严防死守?在普陀区桃浦镇恒盛鼎城圣都汇居民区,除了常规管控措施外,为了清晰掌握每户居民情况,居委会绘制了四色“居民作战地图”——没有出过上海的居民是绿色,外地非重点地区返沪的居民是黄色,重点地区返沪为橙红色,并标注解除隔离的时间,一到时间就会变成绿色,地图信息每晚更新。

“多色作战图”这种“利器”,在不少城乡社区都有运用。在虹口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居民区,社区干部用七色旗标出1700户居民:湖北来沪是最醒目的红色,其他7个重点地区来沪的是橙色,其他省市的是黄色,没出上海的是绿色。另外,蓝色是还没回来的,联系不上的是灰色,黑色是房子空关的住户。

在浦东新区德馨居民区,工作人员根据排摸表数据,将住户也分成“未出上海”、“居家隔离”等7类,分类管理,对重点合租房实行“一户一策”,只打有充分准备之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