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囊鞘膜积液(水疝)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洪某,男,52岁。自1958年起患本病,至1963年病势日益加重,阴囊肿大 

如茶壶,坐卧均作胀,走行时有重坠感。幼丝虫检查未发现。诊断为阴囊鞘膜 

积液。曾抽液多次,每次约50~200毫升,色黄澄清。数天后,又恢复如故。因 

患者对手术治疗有顾虑,故求中医治疗。先给服大剂量利水之中药及外敷,均 

未效。 

[治则]疏肝理气,益气温化。 

[方药]内服方:盐水炒柴胡4.5克,炒白芍4.5克,台乌药9克,广木香3克,小茴香 

2.4克,川楝子9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青皮4.5克,陈皮4.5直,炒枳壳4.5克,丹 

参9克,川朴4.5克,炙升麻9克,炙黄芪9克,炙甘草3克,外敷方:肉桂1.5克,炙乳 

香4.5克,炙没药4.5克,腰黄9克,片姜黄9克,炒赤芍9克,制川乌4.5克,制草乌 

4.5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陈酒、白蜜调成糊状,用时煮温后用纱布包裹热敷 

于局部,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以上,每料用药一周。上药共治疗四十余天,阴 

囊积液全部吸收,停药已有八个多月,未见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1 

期)。 

[评析]本病与中医学中的“水疝”相近似。张子和说:“水疝者……囊肿而状如 

水晶。”又说:“诸疝皆归肝经。”本病由于肝气失利,复受寒湿,阴气内结,病 

久元气虚陷而致。治疗本病的方药是天台乌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取乌 

药、木香、茴香、川楝子、青皮以疏肝理气;升麻、茹芪以补气升陷;肉 

桂、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腰黄等以温化寒湿,祛瘀消肿。并注意 

休息和避免过于负重,病不复发。(黄宣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