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哲学课:因为有智慧才痛苦,这是人的宿命

 gs老张 2020-02-13

因为人有了智慧(思考)和自由(选择),所以会痛苦,并且为此承担起必要的责任。智慧的痛苦,就是人本身的痛苦。如果你不爱智慧,就不会痛苦,但同时也不会拥有智慧。如果你爱智慧,就必然会痛苦,这也许就是人为了智慧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吧。

人的智慧大脑是开放系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世界给出不同的答案和理解。所以,哲学和社会的发展永不会止步,永远处于无尽的探索之中。但这必然会带来痛苦,甚至焦虑。

北大哲学课:因为有智慧才痛苦,这是人的宿命

人是什么,与人应该成为什么,是两个哲学课题,我们应该分开来对待。前者是对人的定义,后者是对人未来的理想状态的一种渴望。这两个课题其实在康德的哲学中早已有很详细的阐述。

哲学不仅要面对人生,还要面对逻辑上的悖论。比如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灵魂与肉体、此岸与彼岸、瞬间与永恒等方面的矛盾对抗。因此追寻问题答案的努力永不会停歇。

哲学不能武断或独断,因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只是一个视角,是对人世问题或宇宙问题的一种解答方式。

学习哲学不能站在哲学之外,而应该让自己进入到哲学的语境,进入到哲人的内在,共同体验或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把哲学家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

哲学是一种通才教育,可以让人全面发展,多学科互动交叉发展提高。这样就避免了学科、视野和技能上的单一,不会牺牲或忽视人的其他兴趣和才能,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用人才。

很多人认为哲学无用,且往往晦涩难懂,这不能怪哲学,而应归咎于人的认识语言。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或表现日常的事物,但是却不能用来展现哲学中深奥的思想和抽象的概念。因为人类的语言是贫乏的,有局限。人的语言无法把哲学问题说清楚。

北大哲学课:因为有智慧才痛苦,这是人的宿命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是踏上那条永远探索,永远爱智慧的思想之路。未完成是哲学的代名词。过去、现在、将来,关于存在世界的探索永不止息。哲学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对话,与自己、神、他人、世界、自然等进行思想和灵魂的对话,甚至发生心灵交融。这其中,思辨、反思和批判是最主要的。现代人想要学好哲学,就要进入到以前哲学家的思想,与他们进行对话。之后才会有继承和发扬。以前的哲学家离去了,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却永远不会过时。而且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和后人不断的学习,继续充实人类的知识库。

哲学不仅关注自然,更关注人的精神的最终归宿,即生死观。而这也是宗教所一直强调的。所以哲学与宗教在中古世纪,一直是不分的。

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都在试图超越人的自身局限,从而进入到理想的自由王国(道家称之为道,基督教称之为天堂,佛家称之为涅槃)。

只有世间存有问题,宇宙终极答案没有解决,哲学就会一直存在。哲人就会发挥其存在的意义。重走过往哲学家走过的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他们的思考,回忆他们的回忆,复活他们所处的世界。用理解和解释重新上路。

北大哲学课:因为有智慧才痛苦,这是人的宿命

哲学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横跨了历史性和现实性两座大桥。而且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世界之走向。历史是过去,但哲学需要对它进行反思。现在是眼前,哲学也需要对它进行关注和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