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一) [病案]洪某,男,37岁。1977年2月26月初诊。近二三年来性交时所射之精为 血性,色红质稠。近二月来症状加重,每次性交时均为肉眼所见之血精,并伴 有少腹及睾丸隐痛,性情急躁,溲黄口干,夜寐盗汗等。检查:外阴及睾丸无明 显异常,但左侧精索静脉明显曲张,前列腺阴性,精液常规检查:脓细胞(++++), 红细胞(++++),精子计数58×109/L(5800万/毫升),活力15%,正常形态80%,畸 形20%。血蚴检查阴性。苔薄微黄,脉细弦,迭经西医治疗无效,诊断为慢性 精囊炎。 [治则]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大生地12克,大白芍9克,女贞子9克,墨早莲9克,云茯苓12克,车前子9克, 建泽泻9克,粉丹皮6克,糯稻根须15克,台乌药4.5克。服5剂药后,血精明显变 淡,唯小溲仍黄。上方加川黄柏4.5克,再服5剂,血精已消失,小溲亦不黄,除左 侧精索静脉仍曲张外,余无不适。精液常规检查:未见脓细胞及红血球,病已 痊愈,以后又用原方巩固之。(见《新中医》1978年第2期) [评析]血精症主要见于精囊炎,精囊炎又常伴有前列腺炎,或继发感染之后血 精,多是由于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扰乱精室,迫血妄行所致;或因房劳太过血 络损伤,血随精流;或因性交不洁,湿热上乘,熏蒸精室所致。该患者系阴虚 湿热所致,治疗用二至地黄丸(即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滋阴凉血补肾,又加用 糯稻根须退虚火敛盗汗,黄柏清下焦湿热。方中止血药虽不多,而血精能迅速 消失,全赖二至地黄汤的滋肾阴凉血清热之功。(李祥云) 血精(二) [病案]马某,男,40岁。1981年6月4日初诊。患血精症已六年余,屡经上海、 北诊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无效。每圊便用力时,尿道口有血 精溢出,小便有时涩痛,尿后余沥不尽,伴有血性粘液。房事中每排血精,会阴 作胀,并引及两侧腹股沟处酸胀,腰背酸痛,时时发热,心烦头晕,神疲乏力。脉 小弦,舌苔薄黄腻略干糙。 [治则]滋补肾气,清利湿热,佐以凉血固精。 [方药]知母6克,黄柏6克,丹皮6克,生地12克,山药12克,赤芍12克,党参9克,丹 参9克,地榆15克,金樱子15克,牛角鳃15克,地锦草15克,甘草5克。服10剂,效 不显。原方去赤芍,加生黄芪12克,早莲草15克,续服至7月13日复诊:血精明 显减少,低热已退,脉小弦,舌苔薄微黄。处方:生地15克,牛角鳃15克,藕节15 克,地锦草15克,丹参15克,干茅根15克,丹皮9克,知母12克,生黄芪12克,党参 12克,金樱子12克,地榆12克,黄柏6克。至8月10日,血精基本已止,房事后仅 见少量咖啡色血精一次,稍加头晕腰酸,余症已除。原方续用三月余告愈。 1952年9月13日随访,已恢复健康。(见《浙江中医杂志》1983年第11期) [评析]血精一症,责之于肾,肾精损伤而及阴血。本案肾气虚惫,夹湿热下注,干 扰精宫,症情较为复杂。其症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故以知柏八味滋肾泻火,配 黄芪,党参、丹参、早莲草之补益,以助肝肾之生精固泄。生黄芪又长于内托 解毒,故加用之后血精明显减少,低热亦退,地锦草为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良 药,牛角鳃、地榆入肾凉血。配伍精当,故能使多年顽症获愈。(吕志连) 血精(三) [病案]王某,男,38岁。1990年11月17日初诊。素体瘦弱,两月前因劳累后入 房,次晨即见前阴窍口有血逸出,粘湿内裤及床褥,久治无效。刻诊面色晄白, 形体羸瘦,啬啬畏寒,精神不振,腰膝酸软,举步沉重,心中烦闷,心悸懒言,嗜睡 多梦,口淡乏味,纳呆。唇舌淡白,苔薄而润。检查:前阴萎缩,龟头清冷,出血粘 腻。切脉沉细而迟,两尺沉伏不显。 [治则]益气温肾,止血固精。 [方药]黄芪14克,党参15克,升麻10克,白术12克,附片15克,桂枝10克,龙骨20 克,牡蛎20克,淮山药15克,莲须12克,阿胶15克(烊兑),金樱子12克,菟丝子12 克,芡实12克,仙鹤草12克,血余炭10克。2剂后血精减少,白天仍有外逸。原 方黄芪增至30克,另加鹿角胶15克,炮姜12克。连服4剂,精神振作,行动有力, 血精已止。以十全大补汤善后,并嘱饮食调摄及忌房事月余。半年后随访,康 复甚佳。(见《江西中医药》1993年第2期) [评析]血精者多责之于脾肾双虚,血不化精,脾虚统摄无权,肾虚精关不固。治 当益气摄血,补肾固精。本例素体虚弱,又劳累后入房,致脾肾双虚,脾失固摄, 肾失封藏,血液既不能统摄,复不能转化为精,遂自前阴滑脱而出。治疗方取 升陷汤益气升阳止血,天雄散补阳敛阴摄血,固精丸补肾固精涩脱,再加血肉 有情之品止血补精,复方配伍,切中病机,故能数剂奏功。(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