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浚县部分行政村村名来历

 世事如棋招招鲜 2020-02-13
浚县共456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村名来历。
卫贤镇政府(47个村)
1.卫 贤 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该村为春秋时卫地,隋唐等朝设县,宋废县为镇,明清时称“卫贤集”。
2.砖 城 因该村南一里处有汉至隋、唐、宋砖城遗址,故名砖城。
3.前 屯 据传,明初宋、刘两姓自山西洪洞县定居于此,因居尚村之西,故取名西尚村。后以地形改村名为土山屯,宋姓居南为土山前屯,简称前屯。
4.后 屯 宋姓居北为土山后屯,简称后屯。
5.尚 村 该村明代以前叫上村,明初申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改村名为尚村。
6.南郭庄 据传,明初郭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因居尚村之北,故名北尚村。清末以姓改村名为郭庄,因重名,加方位词更名为南郭庄。
7.龙 口 据传,明初王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该地北、西、南三面围有土岗,东面平川,像一个龙嘴,村位于此龙嘴中,故名龙口。
8.裴 村 据传,明初裴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居尚村之东,故取名东尚村。清道光年间有一裴姓中举居官(裴瑛),改称裴家村。后简称裴村。
9.于 村 该村原名古潭城,相传,三国时袁绍之子袁潭、袁尚守黎阳屯兵此处而得名。据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于姓始祖南道公携妻带四子从山西平定川南峪村迁往古潭城。后因于姓繁衍,改名于潭城,后简称于村。
10.王含珠 据传,汉初该村之西有一寒露坑,起名寒潴村。明天顺四年(1460),村内修一龙王庙,塑龙口中含一珠子,故改名含珠。清末冠以姓氏称王含珠。
11.卢含珠 清末冠以姓氏称卢含珠。
12.赫含珠 清末冠以姓氏称赫含珠。
13.姜含珠 清末冠以姓氏称姜含珠。
14.陈香菜 据《陈姓祖碑》记载,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鹤壁市陈家湾,后于明万历年间分迁于此,因盛产香菜,取村名陈香菜。
15.侯香菜据传,明初侯姓迁居于此,与李香菜合为一体,统称李香菜。1943年由李香菜分出,名为候香菜。该村与其他几个香菜村,均盛产香菜,以姓氏取名。
16.刘香菜 据传,明初刘姓迁居于此,以姓氏取名。
17.袁香菜 据传,明初袁姓迁居于此,以姓氏取名。
18.李香菜据传,明初李姓迁居于此,以姓氏取名。
19.曹香菜据传,明初曹姓迁居于此,以姓氏取名。
20.杨马湖据传,古时该村为湖泊、牧马地,故取名马湖。后以方位称西马湖。清康熙年间,因杨姓增多,改名为杨马湖。
21.赵 岗 据传,明初赵、乔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丘岗,故取村名赵乔岗。群众俗称赵岗或者乔岗。1958年建立大队时称赵岗。
22.姚 村据传,明洪武年间,姚、崔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姚崔。清初因姚姓众多,改名姚村。
23.任 屯据传,在商朝时,纣王在此屯兵,称屯里,明初任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为任屯。
24.温 屯 据传,明初温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取名温拐。后因人口增多,清末改名温屯。
25.游 屯据传,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游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浚县山南头,清初游超思移此定居,取名游家屯。后简称游屯。
26.冯 屯 据传,明初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名为宋屯。后来冯姓居多,改宋屯为冯屯。
27.张 屯据传,明初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称张屯。
28.李 屯据传,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称李屯。
29.北纸坊据传,该村在很早以前村民多以造纸营生,故名纸坊村。元末该村毁于战火。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居于原村之南、北两头,故取名南、北纸坊。该村居北部,称北纸坊。
30.南纸坊该村居北纸坊南部,称南纸坊。
31.前草店 据传,古时此处为屯草之地,后来附近饲草在此集散,故称草店。据乾隆五十六年(1801)《罗氏祖碑》载:“始祖于明洪武元年(1368)自山西洪洞迁居于草店村”。后为区别村北之草店,而改称前草店。
32.后草店 该村居前草店村北,而改称后草店。
33.来 庄 以姓氏取名。
34.前交卸 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东晋时秦苻丕借粮于晋,在本村附近交卸,故名交卸。据张、赵二姓家谱记载,明初分别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人口增多,形成三个村落。清末依前、中、后命名,该村居前称前交卸。
35.中交卸该村居中称中交卸。
36.后交卸该村居后称后交卸。
37.卫李庄据查,明嘉靖年间李姓在此为李小屯李家看坟落户,后发展成村,取名李庄。因重名,更名为卫李庄。
38.前公堂 据道光二年(1822)《以备存查碑》(现存姬庄关帝庙)载:公堂原为地方村名。相传,该村原为商纣时议事之处,叫宫议堂,简称宫堂。后转称公堂。明初鹿、张、吴、马四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后来形成4条街道,分别称鹿公堂、张公堂、吴公堂、马公堂。1961年以前、后公堂称名,鹿、张、吴三公堂居前,称前公堂。
39.后公堂 马公堂居后,称后公堂。
40.裴 营 村东庙岗碑记载:“大元大名路浚邑魏村”。据传,该村因居魏村(今高营)之西,故名西魏村。民国十八年(1929)《徐氏家谱序》载:“始祖徐鸾于永乐年间自南京迁至浚邑之西,鄙庄名裴家营”。相传曾因官兵驻扎,以姓改名裴家营。后简称裴营。
41.于 营 据传,北宋时此处为兵营之地,于姓首迁居于此处,故起名于家营。后简称于营。
42.高 营金朝天会年间,该村亦称魏村。村南庙岗碑记有“大元大名路浚邑魏村”之名。民国年间《高氏家谱》载:“始祖本是淇县北阳村人,于宣德年间,因荒乱率长子至浚县西五十里落籍,后以族户广,将原村名改为高营”。
43.南李小屯 据传,明洪武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李小屯。因重名,加方位词称南李小屯。
44.山 西据传,明初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开店为业,取名姬店。清末村址向南移动约200米,村民以村位居同山之西,改村名为山西。
45.刘 堂 据刘堂村《刘坟祖碑》记载,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北香菜村,后因村中刘氏在村西头建观音堂一座,故改名刘堂村。
46.大宽河 因该村坐落在大宽河和淇河汇流处,该村沿用大宽河之名。于2002年9月30日由鹤壁大河涧乡迁到浚县卫贤镇,沿用原村名。
47.小宽河 因靠近大宽河,村址处河床狭窄,故名小宽河。于2002年9月30日由鹤壁大河涧乡迁到浚县卫贤镇,沿用原村名。
黎阳镇政府(65村)
1.王可庄据明嘉靖年间《王姓墓碑》记载:始祖王宁德原山西太原府太原县人,在浚县居官,爱浚山水,择此定居,后人户增多,故取名王可庄。2000年改为居委会。
2.方 庄据清乾隆十三年(1748)《方氏墓碑》记载:方姓始祖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方庄。2000年改为居委会。
3.河 道据传,周姓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县城东街,后又迁此黄河故道处,以地势取名河道村。
4.前咀头据该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姓墓碑》记载:始祖享礼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浚东咀儿头。因该村地居黄河故道堤头河咀之处,故称咀儿头,简称咀头。后因村北另有一咀头,故称前咀头。
5.后咀头该村是自前咀头发展而来,因居前咀头之北,故称后咀头。
6.东 屯据传,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浚县东十二里小屯村。相传,该村地处黄河故道之决口处,屯口以后取村名小屯,简称屯里,后按方位分东屯和西屯。该村居东,称东屯。
7.西 屯该村居东屯之西,称西屯。
8.南二郎庙据传,该村原名尚高村,因尚姓居黄河金堤高地上而得名。该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刘氏续家谱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叫尚高村。后在村中建二郎神庙,改村名为二郎庙。后按方位分为南、北二郎庙,该村居南,称南二郎庙。
9.北二郎庙该村居南二郎庙村北,称北二郎庙。
10.高村营据传,该村原名尚高村,因尚姓居黄河金堤高地上而得名。明初自山西、山东迁民于此,仍称尚高村。永乐年间,在该村驻兵扎营屯田,改称高村营,俗称营里。
11.东陈庄据传,清顺治九年(1652),陈姓兄弟4人从本县高村营迁此烧窑种地,以姓取名陈庄。后因该村位于县城东,改称东陈庄。
12.大高村据传,张姓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相传,因地处黄河金堤高地上,以地势取名高村。后因与村南小高村对称而改名为大高村。
13.小高村据传,高姓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黄河故堤上定居,以地势取名高村。后因与村北大高村对称而称小高村。
14.寺下头据该村明万历十三年(1585)《朱一槐墓碑》载:明正德年间,朱姓由县城西街迁此,因位于大伾山、大伾山寺(即天宁寺)之下,故取名寺下头。
15.东杨玘屯据传,隋末有一将官名唤杨玘,在此屯兵,后以杨玘之名称村名杨玘屯。明初自山西迁民于此,村名未动。明崇祯时因村东、西土质不同,纳税不一,将村分为东、西杨玘屯。该村居东称东杨玘屯。
16.西杨玘屯该村居东杨玘屯村西,称西杨玘屯。
17.东宋庄据传,明初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宋家庄。该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龙王庙碑》载有宋家庄之名。后为区别县城之西宋庄而改称东宋庄。
18.东张庄据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六户,其中三户姓张,以姓氏取名。明万历年间,县立子贡碑载有该村之名。清光绪年间简称张庄。后因位于县城之东而改称东张庄。
19.角场营据传,隋朝时,该村设有兵营,练兵场数亩,故取名角场营(角即军器号角之意)。
20.后毛村据毛姓家谱记载,明初毛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1958年分成两村,该村居北而称后毛村。
21.前毛村该村居后毛村南,称前毛村。
22.八里井据该村王姓家谱记载,王姓始祖于明洪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县迁于浚南八里井。相传,因村东南有一“白水井”(水清味甜),又距县城八里,故名八里井。
23.杨 堤据传,明洪武九年(1376),杨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黄河金堤上定居,以姓氏取名杨家堤。后简称杨堤。
24.界 牌据传,因村南有宋元时代的滑、浚交界牌,故名界牌。该村清康熙八年(1669)《王氏墓碑》记载:始祖晋省洪洞县人也,洪武二十一年(1388)迁居于此,沿用原村名界牌至今。
25.罗 庄据传,清乾隆时,汪、王等姓先后自滑县、内黄等地迁此定居,因当时村旁芦苇甚多,取名芦庄。清嘉庆十三年(1808)该村建罗王庙,改名罗庄。
26.王寺庄据《孙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王、孙等四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王姓人众,故名王四庄。后因“四”、“寺”谐音演变为王寺庄。
27.郭 庄以姓氏取名。
28.南杨庄据传,该村原名杨家花园,为明万历时杨姓御史大夫所修。清初张姓等迁此定居,改名杨庄。因重名更名为南杨庄。
29.秦禹庄秦庄,原名秦咀。据传,乾隆三十一年(1766),秦家碑文记载:“始祖秦氏系山西洪洞人氏。”据传,迁来定居时因村头是一路咀,故称秦咀。禹庄,据禹家碑文记载:“始祖禹人,万历年间,由滑县禹村迁移此地。”故名禹庄。后取西村之首字合称秦禹庄。
30.南高庄据传,明洪武年间,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高庄。该村位于县城之南更名为南高庄。
31.晏 庄以姓氏取名。
32.傅 庄以姓氏取名。
33.八里庄据传,明万历年间,李姓自县城北街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李庄。因距县城八里,1964年改名八里庄。
34.西宋庄据传,明万历时,该村先后由浚县郑岗、滑县等地移民于此,因宋姓迁此比较早,取名宋庄。为区别县城之东宋庄,故称西宋庄。
35.东长村据传,该村一带原为沼泽地带,明初迁民后,建有水井一眼,井旁有一棵枸杞树,枸杞子落入水中,饮之长寿,故得名长寿村,简称长村。后因人户发展,以方位分东、西长村。该村居东而称东长村。
36.西长村该村居东长村西,称西长村。
37.西陈村据清顺治十五年(1658)《陈姓墓碑》记载:“始祖原籍晋省洪洞人也,明朝时奉旨迁民至浚县城西5里许。”系以姓氏取名陈村。因与善堂镇陈村重名,该村居西,更名为西陈村。
38.于 林据传,于姓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迁来时有榆树林,所以谐音称于林。
39.西王桥据该村王姓家谱记载,王姓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在卫河上建木桥,以姓氏及桥起村名为王桥。为与东王桥区分,加以方位词称西王桥。
40.十里铺据康熙年间《李姓墓碑》记载:“本山西洪洞籍也,洪武年迁于此,先世李守安。”因该村距县城十里,并设有店铺,故名十里铺。
41.杨马庄杨庄、马庄合建一个大队,取两村之首字命名为杨马庄。
42.城王庄该村以姓氏取名王庄。因重名,更名为城王庄。'
43.东王桥据传,明嘉靖年间,王姓自本县沙地村迁居于卫河东岸木桥旁,因对岸有西王桥,故取名东王桥。
44.北陈庄据传,陈姓始祖陈飞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家庄。后因居县城之北,改称北陈庄。
45.甘草庄据传,该村李姓于明洪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种植中药甘草起村名甘草庄。
46.孙 庄据清乾隆九年(1744)《高祖孙公讳程墓碑》载:“祖爷孙程,原籍彰德府汤阴县,原在邶城居住,后到浚县城北桑村下户落籍,开地养生,取名孙家庄。”后简称孙庄。
47.西马庄该村民国年间《马氏祖坟碑》载:“始祖汝宁府上蔡人也,大清顺治时迁居浚邑城北桑村,阅年问世。”后以姓氏取名马庄,因于东马庄对称,改名西马庄。
48.东马庄该村清乾隆三十年(1765)《马氏祖坟碑》载:“始祖马公讳贵,其先洪洞人也,迁居浚邑,择处桑村。”后马姓繁衍取名马庄,因与西马庄对称,改名东马庄。
49.快 庄以姓氏取名。
50.常 庄以姓氏取名。
51.贾 庄以姓氏取名。
52.朱 庄以姓氏取名。
53.方 庄以姓氏取名。
54.北马村据马姓家谱记载,始祖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马村。因重名,其居县城之北,更名为北马村。
55.秦李庄据传,明初秦、李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56.前寺庄据传,该村原名寺庄,因附近有寺院而得名。与村北之后寺庄对称,故名前寺庄。
57.后寺庄为与村南之前寺庄对称,故名后寺庄。
58.韩寨府据传,隋时有韩姓在该村修府建寨,称韩府寨。后演变为韩寨府。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沿用韩寨府之名至今。
59.东桥庄据《杜姓家谱》记载,杜姓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该村地形似桥,取名桥庄。后因与村西之桥庄对称,故名东桥庄。
60.西桥庄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王姓祖碑》记载,王姓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该村地形似桥,取名桥庄。后因与村东之桥庄对称,故名西桥庄。
61.将军墓传说,商朝时有位将军战死后埋于此地,故名将军墓。2002年9月30日由鹤壁市大河涧乡迁到浚县黎阳镇,沿用原村名。
62.花地村该村古称黄地村,后改为花地村至今。于2002年9月30日由林州市五龙镇迁到浚县黎阳镇,沿用原村名。
63.水峪村很早以前该村原址在东山坡下,由于山势陡立,到洪水季节常将村庄淹没,后迁到河西。此地是山水经常流过的沟峪,故名水峪村。于2002年9月30日由鹤壁市大河涧乡迁到浚县黎阳镇,沿用原村名。
64. 理峪村2005年5月从林州市五龙镇移居浚县黎阳镇,沿用原村名。
65.大理沟村2005年5月从林州市五龙镇移居浚县黎阳镇,沿用原村名。
善堂镇政府(69村)
1.西善堂据传,古时该村东南有堂庙一座,为十家善人募资所修,故名什善堂。清乾隆年间,村东、西分别筑起寨墙,故分东、西善堂,该村居西为西善堂。
2.东善堂该村居西善堂东,称东善堂。
3.西海头据该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王姓墓碑》记载,明永乐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浚北胡村,后分支于此。当时此地有一大水泊,远望似海,人们在水泊两头建起起村庄,故取名海头。按居住方位分东、西海头。该村居西,称西海头。
4.东海头该村居西海头东,称东海头。
5.东王庄据该村清乾隆年间《王姓墓碑》记载,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高阳迁西海头定居。后有一支转迁于此,初以建房间数称五间房村。清康熙年间以姓氏改称王庄。因重名,更名为东王庄。
6.田 庄以姓氏取名。
7.贾胡庄相传,该村原有贾、胡两姓人祖于此,取村名为贾胡庄。又据《孙姓墓碑》记载,明永乐年间,始祖孙成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取名孙家,故贾胡庄又有别名孙家之称。
8.临 河隋开皇十六年(596)置临河县,宋淳熙十六年(1189)临河县为河水淹没。据该村《徐氏墓碑》记载,明永乐七年(1409)始祖东迁滑北临河城居焉。因该村居遗址北,故名临河。
9.湾 子该村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圣佛寺碑》载有湾子村之名。相传,元末明初时许、张两姓居住此黄河故道湾子里,取名湾子村。清康熙末年李姓从内黄白龙庙迁湾子村前定居,称前湾子。1949年合称湾子。
10.郭家营据传,明洪武年间,郭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当时此地大兵营很多,郭姓在大营附近扎起小营居住,因郭姓人独居此地,故名郭小营。1958年改为郭家营。
11.店 上该村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观音庙碑》载有店上集之名。据传,因该村位于古临河县城之西,开有店铺,故名店上。
12.贾 村以姓氏取名。
13.徐 家以姓氏取名徐家村。后简称徐家。
14.吴 家据传,明洪武年间,吴、齐、刘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为吴家、刘家、齐家。吴家户众,惯称吴家。
15.西白毛店上村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观音庙碑》载有白毛村之名。据传说,此地有鼠精作怪而取村名白猫,后转化为白毛。该村是由白毛发展而来,因居白毛村西,故称西白毛。
16.李 坊以姓氏取名。
17.郭 坊以姓氏取名。
18.邢 坊以姓氏取名。
19.下河里据传,明洪武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堤岸上,下到原黄河故道里种地,以地势和姓氏取名下河李村。后以谐音演变为下河里。
20.光明村据吴桃喜推算家史,1900年始有吴、徐、李、赵四户人家迁此定居,因林木茂密,远看像个黑堌gù堆,故以外型取名黑堌堆。1964年改名光明村。
21.大何村据传,清末何姓数家自白毛迁此定居,形成村落,以姓氏取名何村。后人户增多,改名为大何村。
22.南韩庄据传,该村历史仅有一百余年,村民多迁自白毛村,因韩姓族盛而取名韩庄。后因居善堂集之南,改称南韩庄。
23.后寨村该村原名吴寨,因吴姓独居此地而得名。后于明洪武年间,王、张两姓自山西洪洞迁民于此,以该村居于朱家寨之后而改称后寨。
24.西王楼据传,两家王姓同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同用一张耧,故称王家耧。清嘉庆年间村中修庙后,以庙之东、西分东、西两村。该村居西称西王耧。后以谐音称西王楼。
25.东王楼该村居西王楼东,称东王楼。
26.东朱村据《朱姓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始祖朱海自安徽濠梁(今凤阳)迁此定居,后因族户增多,改名为朱家村。后简称朱村。因村落发展,1987年12月分为东、中、西三个朱村。该村居东而称东朱村。
27.中朱村该村居朱村中,称中朱村。
28.西朱村该村居朱村西,称西朱村。
29.杨 村以姓氏取名。
30.马 村以姓氏取名。
31.齐小寨据传,该村原名小寨,当时有几户人家为了防金兵修筑围墙而取名。该村《齐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沿用原村名小寨。后因齐姓人繁衍增多,冠以姓氏取名。
32.史小寨据传,该村南宋初年黄水冲没,水落后,薛、陈、葛几个烧砖匠在此烧砖定居。为防兵乱修筑围墙而取名小寨。该村清乾隆年间《史姓碑志》记载:“本贯山右(山右:山西旧时别称)洪洞籍也,胜国初,始祖迁居滑邑北小寨。”后因史姓人多,冠以姓氏取名。
33.郭小寨该村清乾隆五年(1740)《郭氏墓碑志》记载:明洪武年间郭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沿用原名小寨。后郭姓人繁衍增多,冠以姓氏取名。
34.乔礼村据《乔姓家谱》记载,乔大用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为纪念祖先,按原籍而取名乔礼村。
35.康 村据《康姓家谱》记载:康姓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仿乔姓按山西原籍取名乔礼村之法而称康礼村。1958年改称康村。
36.王礼村该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关帝庙碑》载有王礼村之名。据传,明永乐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仿乔姓按山西原籍取名乔礼村之法而取名王礼村。
37.赵礼村该村清同治十二年(1873)《赵姓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仿照乔姓人按原籍取名为赵礼庄。
38.李洪庄据传,该村原名为洪姓人独居之洪庄。清顺治年间《李姓墓碑》记载,始祖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于洪庄之东,以姓氏取名为李庄。后将两村合称为李洪庄。
39.陈 村据该村《关帝庙香亭铭》记,该村原名南河村。相传,以居黄河故道南而取名。清道光十七年(1837)陈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陈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改南河村为陈村。
40.迎阳铺据传,明洪武年间,王、赵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人们靠沙丘南边迎着太阳建起村庄,村内并驻有里长,故取名迎阳里。清中期村中设有通邮铺亭,故改名迎阳铺。
41.石佛铺据传,明永乐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中有石佛像,又是驿铺点,故取村名石佛铺。
42.九股路据该村清乾隆九年(1744年)《赵公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子建在一块三角地旁边,周围有九股道路,故名九股路。
43.酸枣庙据传,贾姓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有古庙一座,全用酸枣树建成,故以庙取村名为酸枣庙。
44.李 村以姓氏取名。
45.东什村相传,明洪武年间,郭、刘、袁等10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居10处,各以姓氏作村名,合称什村。后因村落发展,分为东西两个什村,该村居东,称东什村。
46.西什村该村居东什村西,称西什村。
47.西郭村以姓氏取名。后根据地理位置称西郭村。
48.了堤头该村古时是黄河大堤尽头,以地形取名了堤头(了:完了之意)。据《刘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以原名了堤头作村名。
49.曲 河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黄河故道湾曲之高地上定居,故以地形取名曲河。
50.东葛庄据清康熙年间《葛氏家谱》和史小寨乾隆年间《葛氏墓碑》载,葛姓由史小寨分支于此,以姓氏取名葛庄。因重名,且位于王庄乡葛庄之东,更名为东葛庄。
51.沙 咀据传,明洪武年间,谷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南有沙丘,村子建在路咀,故名沙咀。
52.黄辛庄据传,明初黄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沿用原村名前曲河。据《黄姓家谱》记载,明隆庆年间,卫水泛滥,村被淹没,人们南迁一华里,建立新庄,在新庄二字上冠以姓氏,称黄新庄。黄辛庄是以“辛”、“新”同音而来。
53.寨 里1958年建立大队,下高村、双庙、吴村共同组成双庙联合大队。1959年下高村单独为一个大队。1962年下高村大队分为寨外、东门里、西门里三个大队。1963年改成寨里、寨外两个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54.寨 外同上。
55.双庙据传,明洪武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在村西头并排建了两座小庙,故取名双庙。
56.吴 村据传,明洪武年间,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吴家村,后简称吴村。
57.单 庄据明万里四年(1576年)《单氏谱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58.西韩庄据传,明洪武年间,移民时该村住有韩姓,以姓氏取名韩家庄。该村明万历十六年(1588)《刘姓墓碑》记有韩家庄之名。为与另一韩庄区别而改称西韩庄。
59.军里庄据郭小寨清乾隆年间《郭姓墓碑》记载,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分军里庄一支。此地原为黄河故道,村人生活困难,多出外当兵,依当时制度,凡兵多之地不纳粮,故名军里庄。
60.打鱼庄据该村清嘉庆那年间《张氏墓碑》载,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黄河古道,以打鱼为生,取名鱼张家庄。后简称打鱼庄。
61.杨梁村据该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刘姓墓碑》记载,始祖自明初于山西洪洞县迁至滑邑杨梁庄。相传,迁来时因周围大杨树很多,可供盖房作梁,故名杨梁村。
62.下 河据康熙二十二年(1683)《刘姓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刘霍自山西洪洞县迁杨梁村定居,刘霍的儿子刘堂为种地之便,移至河滩居住,以地势取名下河。
63.程 庄据该村《龙王庙碑》载,唐代为临河县北下河村。宋末程姓迁此,以姓氏取名程家庄。明嘉靖三年(1524)牛姓迁此,仍称程家庄。后简称程庄。
64.西褡裢据《张姓墓碑》记载,该村原名北什善堂。明洪武十三年(1381)始祖张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编织褡裢为生,改村名为褡裢。后来因与东褡裢对称,名为西褡裢。
65.东褡裢该村居西褡裢东,称东褡裢。
66.前 村该村清同治六年(1867)《奶奶庙碑》载有牛留村之名。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路径此处,所乘之牛生了一头小牛留下,周围各村皆因之而称牛留村。后来人户增多,各村冠以姓氏或方位称名。该村以方位称前牛留村,简称前村。
67.后 村该村以方位称后牛留村,简称后村。
68.前赵庄以姓氏取名。因重名,与后赵庄对称,更名为前赵庄。
69.柴 村据该村东《奎星阁庙碑》记载,明末名为韩庄。清乾隆年间柴姓从内黄县迁此,后改名柴村。
新镇镇(50个村)
新镇镇政府
1.新 镇据传,元时该村名新安。因地濒卫河,村民多以装卸为生。后来市场繁荣,形成集镇。元时设有巡检司。明初,改名新镇。
2.杜 行 杜行原名后杜庄,系明代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当时杜姓居住该村,为此起名杜庄。又因东南1公里大屯村唐代以前盛名,该村居大屯后侧,为此简称后杜庄。到清末至解放前,群众为防荒乱和外来摧残,自然以姓住在一起,排成小行。大屯、马行、后杜庄三村为十二大姓,排成十二个街行,后简称十二道行,后杜庄为杜行。
3.马 行 马行原名马家湾。系明初洪武年间马姓至山西洪洞迁民于决现村北堤下,黄河大堤转弯处,以姓取村名马家湾。到明世宗年间,因为黄河决口,将该村淹没,人们无法居住,又迁移到堤上,定村名平村。因为大屯村历史悠久,又系以姓定街为行,本村距大屯村较近,受此影响,改村为行,起名马行。民国时期,大屯、马行、杜行为一个大保。各行设有分保,总称大屯保。后来称为大屯,所以现在远处有大屯之称,近叫马行。
4.焦 行 焦行又名焦拐,原名大屯,据查焦姓始祖碑文,系明代洪武年间焦姓自山西高平县迁民于大屯村,因位于拐弯处,起名为焦拐,又因大屯村街道成行,改为焦行村至今。
5.前胡岸 据传,胡岸原名岸上村,因居黄河故堤岸上得名。后因胡姓众多,于明隆庆年间改名胡岸。后来因村庄发展,分成胡岸前街、后胡岸,该村根据地理位置,称前胡岸。
6.后胡岸 该村居胡岸前街后,称后胡岸。
7.董 庄 《浚县志·方域》(1801年版)中有董庄之名,村名来历不详,待考。
8.张 庄 据《赵姓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赵宽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浚邑张家庄。相传,该村因张姓始居于此,取名张家庄。后简称张庄。
9.李海屯 据《李姓墓碑》记载,先世李海,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以人名起村名李海屯,沿用至今。
10.南刘庄据传,刘姓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刘庄。后因重名,改称南刘庄。
11.田 堤 据传,明洪武年间,田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黄河故堤,故以地理位置冠以姓氏,起村名田家堤。后简称田堤。
12.张 堤 据传,明洪武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黄河故堤,故以地理位置冠以姓氏,起村名张家堤。后简称张堤。
13.西 皮 据传,该村原名皮村,以姓氏取名。因居黄河故堤西,改称西皮。
14.长 屯 据传,明初郭、方、靳、李、巩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村南北长三华里,故名长屯。
15.庄 头《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侯万里作记的《兴明寺碑记》中有庄头之名。该村处于南北长三华里的长屯之首,故名庄头。
16.栗 庄据传,明初贾姓自山系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贾家庄。明永乐年间,栗姓从延津县刘王庄迁入该村,于明洪武年间改名栗家庄。后简称栗庄。
17.申 店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王姓墓碑》记载有南店村之名。相传,因该村设有店铺,又位于淇门镇之南,故名。清咸丰年间,因申姓众多,改名申店。
18.耿 湾 据传,元朝末年,耿湾旧址在本村东南角1里处,原名为尚庄,以姓氏取名。因地势低洼,常被洪水淹没,于明万历年间迁此河湾处,因耿姓众多,改名为耿湾。
19.东高宋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宋靖康二年(1127)八月,宋高宗过此,故名高宋。该村居东,称东高宋。
20.西高宋 该村居东高宋西,称西高宋。
21.淇门东街 《淇门镇志》记载:“淇水注入卫水处。故名淇门,又名淇口。”该村历史非常悠久。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淇门镇有东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张公庙碑》,唐大顺初朱温冠魏博分遣其将庞师古等下淇门。孔子适卫时与群弟子讲学于此。”后村落发展分为淇门东街、淇门西街、淇门南街。该村居东,称淇门东街。
22.淇门南街 该村居淇门南,称淇门南街。
23.淇门西街 该村居淇门西,称淇门西街。
24.东双鹅头 据传,该村距卫河较近,卫河决口不断,在河的慢流处,留下两个形似鹅头的土台,故取名双鹅头。该村坐落在鹅头的东面,称东双鹅头。
25.西双鹅头 该村坐落在鹅头的西面,居东双鹅头西,称西双鹅头。
26.东郭村 据乾隆二十年(1755)《李姓墓碑》载:“溯厥由来,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洪武初年,因浚邑幅员广大,人烟萧索,迁民于东郭村......”据传,该村以姓氏取名,因村西有郭村,故称东郭村。
27.西郭村 该村原名郭村,以姓氏取名。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东明寺在郭村,寺建于唐。”后因村东有郭村,改称西郭村。
28.于 庄 以姓氏取名。
29.孟 庄 以姓氏取名。
30.东枋城 据《浚县志》(1801年版)记载:“建安九年(204),曹操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因其名其处为枋头,后赵苻洪于此筑城,名枋头城,后简称枋城。后发展为东、西两个枋城,该村居东而称东枋城。
31.后枋城 该村居东枋城西,而称西枋城。因村规模较大,又分为前、后枋城,该村居北,称后枋城。
32.前枋城 该村居后枋城南,称前枋城。
33.和 庄 以姓氏取名。
34.北刘庄 据传,明初刘姓等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靠黄河,取名河道村。该村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闫王寺庙碑》载有该村之名。清乾隆元年(1736)因给刘克振夫人侯氏立守节碑,故将河道村改名为刘家庄。因重名,该村在北而称北刘庄。
35.新码头 据该村《康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康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康庄。”因居卫河北岸,往来商船多停泊于此,逐渐形成码头,清初改为码头。1975年卫河决口,水淹村庄,搬迁新堤北岸定居,后因重名,更名为新码头。
36.张寺南 据《张姓家谱》记载:“始祖张宽,明初从山西郭村迁居于此,因村北有一座白马寺,取名寺南。后以姓称张寺南。”
37.任寺南 唐朝顺宗年间,这里建了个白马寺。相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白马寺南面居住,取名寺南。后因任姓独居该处,故称任寺南。
38.牛四马湖据传,古时此处为湖泊,人多在此放马,故称“马湖”。明洪武年间,牛、商、彭、刘四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各以姓氏取名,称牛马湖、商马湖、彭马湖、刘马湖。后统称牛四马湖。
39.崔马湖 明洪武年间,崔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40.李马湖明洪武年间,李姓自山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41.王马湖明洪武年间,王姓自山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42.邢 固据传,在隋唐时,这里叫高阳集(有寨),因地高向阳而得名,战乱中村无人烟。明初邢姓定居于此,改名邢固。
43.司 庄以姓氏取名。
44.兰 庄 以姓氏取名。
45.彭 村 据传,该村原名溜渡村,以卫河上设有渡口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彭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改称彭村。
46.侯 村据传,该村原名溜渡村,以卫河上设有渡口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候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改称侯村。
47.赵 摆 据该村《赵姓家谱》记载,明初始祖从附近赵村迁此定居,并在卫河上设一摆渡,众称赵家摆渡。后简称赵摆。
48.牛 村 据传,该村原名溜渡村,以卫河上设有渡口而得名。明洪武年间,牛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改称牛村。
49.大蒋村 据传,该村原名溜渡村,以卫河上设有渡口而得名。据《蒋姓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改称蒋村。因重名,加形容词,更名为大蒋村。
50.官 庄 据该村《吴姓墓碑》记载,清嘉庆年间,此处系郝村蒋姓菜园,当时有吴姓在此看护,因靠官路,取名官庄。
欢迎留言评论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