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带状疱疹 

[病案]崔某,男,57岁。患者确诊为肝癌伴黄疸,腹水,住院治疗,1982年10月8 

日,突然沿左第十二肋间出现散在红疹,后起脊椎旁,前至左腹脐旁,自腰至腹 

绕体半圈,如带束腰,次日红疹融合成小片,皮损宽约3厘米,色紫赤,伴发热,干 

痛如火燎。患者心烦易急,坐卧不适,面色晦黯,消瘦,痛苦难忍。舌红少苔有 

裂纹,脉细数。 

[治则]清热利湿,泻肝解毒。 

[方药]内服龙胆泻肝汤原方,外用板蓝根30克煎水100毫升调雄黄散(即雄 

黄、冰片二药按30:1比例配制成散剂),调成糊状敷患处,不宜太厚,药干后 

再蘸以板蓝根水,使之保持湿润,每日白天敷用。敷药后疼痛大减,二天后患 

处出现少数小水疱,一周后结痂而愈。(见《黑龙江中医药》1983年第2期) 

[评析]晚期肿瘤病人由于气血虚衰,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带状疱疹是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带状疱疹多治之困难,病情缠绵。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 

腰火丹”,“火带疱”,俗称“蜘蛛疮”。其发病初起多伴寒热,色紫赤如疹,或起黄白 

水疱,沿肋间神经疼痛如火燎,坐卧无奈。其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红者 

多为心肝二经风火所致,临床多见;起黄白水疱,溃烂流水者多系肺脾二经湿 

热所致,湿者临床较为少见。传统治法前者宜用龙胆泻肝汤,后者宜用除湿胃 

苓汤,或外敷柏叶散(《医宗金鉴》。若病者气血虚甚,亦可稍加补虚而不留 

邪之太子参等药。外治均用雄黄冰片散,并以板蓝根煎水调成糊状敷患处,大 

约7~10天即愈,可缩短病程一至二周。(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