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贾某,男,12岁。1980年元月就诊。觉左手虎口上端发痒,搔后痒止而胃 出血珠,揩去后,数分钟血又冒出,经外科治疗十余日,血不止。病孩面色红赤, 眼目发黄,舌苔干白粗糙乏津,脉洪数有力,仅胃纳不佳,余无他症。 [治则]凉血止血。 [方药]生石膏25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血余炭15克,牛膝12克,藕 节30克,小蓟15克,陈棕炭15克,麝香约绿豆大小放齿上咀嚼,觉满口香味时,立 即将药汁咽下。4剂后,冒血即减,原方去麝香,续服4剂,血止,脉平而愈。(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评析]脉洪为气热,数为液伤;舌干白粗糙乏津,不但气热而血亦燥。眼黄亦 是液伤血热佛郁。冒血部位恰在上廉、合谷两穴之间,《灵枢·经脉篇》谓两 穴为于阳明之穴,阳明本燥金,燥则气郁而壅,壅郁过甚,则气逆迫血妄行,循上 廉,合谷两穴而出。然此疾之主因,实因于气燥血热,迫血妄行而旁流所致。 治疗以大辛大凉之味平燥为主,辅以甘寒清血育阴,佐以微苦泻其血热,助以 焦味,引血归经。加一味极少量之香窜药,引诸药之力达于病所。(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