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谭某,男,12岁,1976年1月12日就诊。患者1月6日因高热,流鼻水、头 痛、有黄痰,四肢冷四天而住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用庆大霉素 及中药银翘散、四逆散等治疗,二天后热退。热退后二天仍有少许咳嗽,有黄 痰,自觉左耳听力逐渐下降,以后完全听不到声音。患者四年前患左耳中耳 炎,经治疗后已好转,现五官科检查:诊断为陈旧性中耳炎,外耳道充血。舌苔 厚腻,脉弦滑。 [治则]清肝泻肺,除痰通窍。 [方药]菖蒲3克,茯苓12克,竹茹9克,钩藤9克,菊花9克,瓜蒌皮9克,干莲梗9克, 天花纷9克,木通4.5克,生苡仁9克,冬桑叶9克,芦根12克。服3剂药后耳聋减 轻,仍稍有咳嗽。在上方基础上略有加减,处方为菖蒲3克,钩藤12克,菊花9克, 冬桑叶9克,天花粉9克,瓜蒌仁9克,干莲梗12克,木通6克,枇把叶9克,莱菔子6 克,杏仁9克,夏枯草9克。服4剂后听力逐渐恢复,二个月后随访听觉正常。(见 《新中医》1976年第6期) [评析]肾开窍于耳,少阳脉络于耳,若老弱与久病所致耳聋,治当在肾,少年或因 暴病引起的耳聋多为邪致闭窍,治在肝肺。今病孩热退之后骤然耳聋,且又咳 嗽、痰黄、头痛、脉弦滑,此属肝肺之火灼液成疾,阻塞脉络,清肃失降,脉络 不通所致,宜清肝肺之火,兼与化痰通窍为治。方中桑叶、菊花、钩藤、夏枯 草清肝,木通、菖蒲、莲梗利窍通络;天花粉、瓜蒌皮除痰;芦根、杏仁、 枇杷叶以清降肺气,药症相符,故能奏效。(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