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道裂孔疝(气膈)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廖某,男,4岁。1974年3月2日初诊。1973年8月中旬起病,胃脘腹痛,拒 

按,腹痛时脘部膨胀,食后即吐,二便秘涩不畅,形体消瘦,精神萎靡。曾用解痉 

驱虫、抗痨抗菌等西药及中药治疗无效,经胃肠钡餐造影:诊断为食道裂孔 

疝。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弦。 

[治则]温胃,祛寒。 

[方药]素馨花9克,鹿含草15克,柴胡9克,佛手4.5克,腊梅花9克,香附9克,郁金9 

克,龙眼肉15克,大枣15克。服2剂又服丸药,其组成是:吴茱萸9克,藿香15 

克,川朴15克,机壳9克,川椒1克,陈皮3克,甘草15克,苏打1.5克。共为细末,炼 

蜜泛丸如黑豆大,每次服10丸,6小时服1次。服中药及药丸后次日腹痛呕吐即 

止,饮食好转。以后每日按时服丸药,丸药服完后病愈,体重增加,面色红润。 

1974年随访患儿,病未复发。(见《新中医》1975年第2期) 

[评析]本病中医称“噎膈”,根据病因分“气隔”、“血膈”、“痰膈”、“火膈”、“食 

膈”五种。本患儿食后即吐,胃脘疼痛,脘部膨胀,此属“气膈”症。《内经》 

云:“三阳结谓之膈。”故选用素馨花、腊梅花、佛手、香附、藿香、郁金等 

理气散结药为主药,以龙眼肉、大枣、川椒、吴茱萸温胃祛寒,全方配伍上通 

下畅,二便自调,诸症俱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