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多元化的艰难之路(上)

 晴三爷 2020-02-13

这一篇我们要聊一聊异端经济学在德国的发展过程。有关这个主题的疑问及解答附在下面,大家也可直奔正文。


什么是异端经济学?

答:大家可以先简单的把主流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画上等号,除此以外的经济学流派可统称为“非主流经济学”或者“异端经济学”。这样虽然不完全严谨,但是对于非专业读者理解目前的文章是足够的。进一步,什么是新古典经济学?粗略地说,看到那些以市场机制、自由竞争、均衡概念为核心以及衍生出的其他分析,可以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容。

为什么要讨论经济学在德国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美国,英国,或者是中国?




回答:主要是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德国的异端经济学发展的脉络相对更清楚,有利于读者们对于这个领域的历史的宏观图景有一个初步印象。大家可能对看具体的故事更感兴趣,但是在了解这些故事之前,对于这些故事发生的学术背景、社会背景有一个了解对于深入的思考是更有益处的。


第二,这一主题文章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相关的事件或者问题。比如,为什么批评公理化逻辑的研究方式?与本文相关的经济学争论究竟是什么?德国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别的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在干什么?这些问题会陆续在后续文章中讨论,本文就像是广阔背景下的一块拼图,与其他问题相互连接。


第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异端经济学在德国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也是许多经济学学术现状的缩影。读者们在了解在了解文中所介绍的这段发展历史时,也能大致感受下异端经济学家们的艰难。


正文开始:


引言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不是通过使他的反对者信服并且使他们认识到真理的光芒而获得胜利。而是因为他的反对者们大多都死去了,并且熟悉他的新生一代成长起来了。——普朗克



(一)五十年代:美国之风吹满地



二战的阴云刚刚散去。战后的欧洲经济一片凋敝,由于连年的战争,大量建筑房屋、机器设备被损毁,整个欧洲处于一片废墟之中。同时,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罢工接连不断,而欧洲各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进行不断地斗争,共产主义的声望在不断高涨。作为战争发动国之一的德国也不例外,社会与经济秩序同样处于混乱之中,经济亟待复苏。1947年,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对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各国进行了经济援助,而这项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目的,就是反共。


50年代的标志是压抑的政治气氛。克劳塞维茨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事实上,作为政治的延续的,不仅仅是军事。这一时期的经济学研究同样深受政治影响。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代表的各个左翼经济学派在德国(指西德,即联邦德国)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整个非主流学术界在压抑的环境下生存愈发艰难。

 

不过,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维度的,而是往往与具体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像奥地利学派这样的右翼经济学同样也开始被丢弃。(插一句,很多人希望谈一谈奥地利学派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谈的,因为奥地利学派早就不是主流理论了,在学术界也没有什么影响力,那些追捧奥派的爱好者基本连现在奥派的学术期刊有哪些都答不上来)不过,奥地利学派的边缘化是否等同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如果不是的话,具有类似意识形态的新古典和奥地利学派,为何命运迥异?希望读者,特别是有经济学背景的读者带着这一问题阅读后续文章。

 

真正走向主导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

 

为什么是这样?我们要从具体的历史中寻找答案。德国学者海泽(Hesse, 2007)发现,这一时期与异端经济学,特别是左翼经济学的压抑状态形成对比的是,主流学者们处于一种自豪与得意的状态。这些学者不无骄傲的宣称,战后德国的经济学正在走向专业化。那这个专业化究竟指什么?根据海泽(Hesse, 2007)的研究,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市场、数学、学科独立。

 

具体地:

· 从内容上,不断强调市场机制是最优经济协作与分配机制,而其他的生产与分配机制都是次于市场经济的。


· 从研究方式上,公式化、公理化、数学化,把经济学建立公理化的演绎逻辑体系上。(这一点导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以后的文章会讨论)


· 从学科上,把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如法学)分离开,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不断建立经济学内部的细小分支。事实上,在德国经济学曾经是包含在政治学(Staatswissenschaften)学科下面的的。


对中国国内经济学情况有所了解的同学,对于这个画面一定很熟悉。那么这熟悉的画面背后实质是什么呢?


海泽(Hesse, 2007)与罗瑟等(Rosser et al.,2010)学者指出,这个所谓的专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美国化(self-Americanization)的过程。所谓经济学界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不断向美国学术界制定的标准靠拢。而美国学术界的标准是什么呢?学者福尔卡德(Fourcade,2009)这样总结道:



想要在美国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你必须相信市场机制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效的。而那些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或者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是非常非常例外的,并且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无需感兴趣的话题。




那么为什么美国化会成为当时德国经济学界的主导风气?这与当时德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对于当时的德国经济学界来说,战败国的身份让学者们多少都有一种落后感。德国经济还处于恢复状态,与美国的繁荣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者们把这种物质差距引发的自卑感进一步投射到了学术研究领域,认为与美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当时德国很多年轻的经济学者(今天所说的海归)都在美国接受的经济学训练,这些学者更加倾向于美国主流学界的研究范式。因此,当时的经济学界普遍存在一种情绪,就是向美国的学术研究看齐,把之前由于战争所失去的发展进度重新夺回来,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越接近美国学术界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甚至整个体制接近于美国,才能凸显出德国经济学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现象在三十年后的某个国家再度上演。

 

事实上,这种美国化的趋势在当时的德国已经到达了一种极端的程度,经济学家们对于其他非主流的研究方法拒不接受。不仅如此,他们也试图和曾经的研究传统划清界限,以便更好的融入美国化的潮流[1]。甚至那些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也被学者们批评会损害德国经济学的国际竞争力。就这样,没有德国文化传统基础的新古典理论反而得到了学者们的不断捍卫,而那些与新古典存在不同意见的声音,包括本土化的声音,则被普遍压制了下来。


海泽等(Heise et al., 2016)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他非常惊讶的看到,在一个讨论西德经济发展的章节中,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介绍反而占用了更多的篇幅。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本科时所上过的财政学课程。所用的国内教材通篇照搬美国Public Finance的内容,以及对于美国各种税制的详细介绍。而对于中国的财政体系是什么、中国财政的基本情况则只字未提。整个学期课程上完之后我也没有从老师那里获取到关于国内财政的知识。)


在5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学术理论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而其他经济学理论则受到了全面的压制与忽略。不过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美国之风吹满地,德国学者真争气”才是这些人更真实的心态。时隔五十余年后,罗瑟等(Rosser et al.,2010)学者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反思道,这种“唯美国中心主义”的学术研究事实上是一种二流的模仿而非一流的创新。读到这里,即便作为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也应该能看出学术界的一些问题了,不过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再看一看现在的学术界,是否感觉似曾相识呢?



二)六十年代:事情正在起变化




经过了漫长的压抑的50年代,60年代到来了。


1962年,毛教员写下诗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形势越是艰难,真正的革命者愈发斗志昂扬。


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在中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嗡嗡正在展开。在美国,黑人运动与反战运动开始掀起浪潮。在日本,学生们大规模罢课,与警察紧张对峙。在西欧,法国学生掀起了“五月风暴”,西德学生则爆发了“社会主义学生联盟”领导的潮学。革命成为了当时年轻人的标志。


此时的经济学界也正在酝酿一场激战。


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的天下,用萨缪尔森的话说,“现在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了”。不过,这里的凯恩斯主义其实是经过新古典学者扭曲后的理论,更确切的讲,是新古典与凯恩斯的综合。而这种综合,实际上是把凯恩斯《通论》的理论变为新古典的一种特例,从而试图把凯恩斯所批判的新古典经济学重新确立为主流。新古典阵营一方,经过希克斯等学者将凯恩斯理论变为IS-LM模型[2],以及萨缪尔森编写的教科书的流行,凯恩斯主义——即对凯恩斯的新古典解释——成为一种标准的官方解释。


不过,并不是没有人看出其中的问题。罗宾逊夫人以及凯恩斯的学生、同事表示,凯恩斯的理论被扭曲了。所谓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罗宾逊看来就是“混蛋凯恩斯主义”(Bastard Keynesianism),完全篡改了凯恩斯本人的想法。为此出现了一场关于如何解释凯恩斯的理论论战。当然,凯恩斯本人并没有太多机会参与这场论战,或者做出任何评判,因为他于1946年就去世了。不过从凯恩斯生前与俄林,哈耶克等学者的论战经历,可以大致推测出凯恩斯本人的真实态度。(关于论战的更详细的内容,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介绍)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如何解释凯恩斯的论战,其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背景。随着罗宾逊夫人关于资本加总问题[3]的一系列文章的发表,以及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著作的诞生,围绕着新古典经济学一系列核心命题的论战开始了。论战的双方分别是以罗宾逊、斯拉法等为代表的英国剑桥经济学家和以萨缪尔森、索洛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家。由于索洛等人在MIT,而MIT又坐落于Cambridge镇,这场曾经震动了整个经济学界的论战又被称作“剑桥资本争论”。(关于这场争论以后的文章再详细讲)




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最伟大的女性经济学家。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奖的耻辱,连她的对头萨缪尔森都表示遗憾且不解。而她最终未能获奖的原因,似乎和晚年公开支持文化大嗡嗡有关。




这场论战发源于新古典理论的资本加总问题,但是很快就蔓延到了新古典理论体系的各个领域。论战揭示了所谓的严密的新古典理论大厦存在着致命的逻辑矛盾,从而整个新古典体系都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1966年,萨缪尔森承认了新古典理论的问题,宣布投降,论战暂时告一段落。英国剑桥学派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德国经济学界的情况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部分学者对于经济学全面美国化后的局面似乎有所醒悟,意识到了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对新古典抱怨、厌恶的情绪逐渐蔓延开来。


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主观情绪。60年代西德为了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开始大量的建立大学与研究机构。虽然机构的设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人才却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因此,与激增的研究机构数量相伴的是大量的教职空白,这些空缺亟待相应的人才填补。这对于异端经济学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那些反对美国化以及非主流的经济学研究者迎来了一丝转机,终于赢得了从被排斥的边缘迈向研究中心的机会,而德国的经济学也即将迎来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不过这种多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相当不均衡的。海泽等(Heise et al.,2016)学者按照学术价值取向把当时的学校划分了不同类别。



(1)传统保守主义的大学,比如波恩大学(Uni of Bonn)。这些学校的传统非常保守,对于经济学的多元化研究也是非常抗拒的。

(2)传统但是同样受到改革派影响的学校。

(3)新建的,但是没有任何改革意愿的学校

(4)精英导向的新建学校。

(5)新建的,并试图提高学术开放性、加强和现实联系的学校。

(6)以社会与政治改革为目标的新建学校,如不莱梅大学(Uni of Bremen),柏林自由大学(FU Berlin)。(这一分类我们在后文还会用到)


不难看出,上述学校中(1)(3)(4)为保守势力,(2)(5)的部分学校为犹豫的中间力量,(5)(6)的部分学校则是坚定的改革者。事实证明,经济学多元化与异端经济学发展情况最好的学校正是这些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年轻学校。也正是这些学校,后来成为了理论革命者的大本营。在这些学校中,越来越多的异端经济学者开始涌现,学校开始有人研究或教授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有人开始讨论熊彼特的学说,还有人研究制度主义等其他非主流学说。在法兰克福大学(Uni of Frankfurt),甚至为讨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学者专门设立了讲授席位,在其他一些学校也有异端经济学研究者拿到了教职。


到了60年代末期,全球的革命运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德国学术界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满情绪也在日渐高涨。在当时,托马斯·库恩(Kuhn, 1962)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被频频引用(这本书也发表于60年代)——当旧的范式[4]——新古典经济学被证明存在致命缺陷时,意味着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危机,范式的转换必将到来。当时的年轻学者们深信,他们已经站在了一场科学革命的边缘。

 

一场革命似乎就要来临。






注释:

[1]例如德国历史学派,曾经是德国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这一学派以强调对具体历史阶段的分析以及大量引用历史材料而著称,其反对的正是抽象的、演绎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2]关于IS-LM模型,经济学专业以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任何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对此不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可以略过此术语。


 [3]所谓资本加总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异质的资本品(厂房、机器设备等)如何加总在一起,比如一个房子和一台机器,计量单位都不一样,怎么加总到一起?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收益现值法加总,而这又涉及到利率为资本边际产品的新古典命题,从而产生了循环逻辑的问题,即想要度量资本品总价值必须先知道利率,而要知道利率必须先知道资本品总价值。关于这一问题的更深入讨论,可参考剑桥资本争论的相关文献。


[4]范式这一术语来源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一著作,指的是学术共同体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一些不需要证明的研究前提。库恩认为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是渐进式的,而是整体的和革命的,从一个范式跳跃到另一个范式的。一个时期内科学能够取得的成果,其实已经由这一时期共同体所认定的范式决定了。


比如在一个时期内,所有天文学家都以地心说为研究前提,即地球是球体;地球静止不动且处于宇宙中心;其他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动。但是一些新的观察证据与已有的前提和推论矛盾,比如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很不规则,有时候甚至出现逆行。为了使这些现象不威胁地心说的前提假设,科学家们会把他们归为特例,并且制定一些新的补充规则来解释特例的规律,比如增加各种本轮。直到这些特例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增加的规则过于复杂,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重新反思地心说的前提。而日心说的理论提出后,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以此为前提,那么一切又都变得简洁明了逻辑顺畅。所以经过艰难的斗争日心说会取代地心说成为新的研究范式,这就是科学的一个飞跃。



地心说的理论逐渐演变得非常复杂


其他流派的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的质疑,也可以用范式这一个概念来解释。主流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与现实相差太远,而且在这个方式下特例太多,衍生出来各种解释特例的规则越来越复杂。所以很可能是这个范式本身就是错误的,需要彻底否定他它,在一套新的范式下展开新的研究。



(全文完)

鸽了半年没写新文章,实在不好意思。谢谢还留在通吃岛上的读者们。

本文作者是我的朋友大写C,本岛主根据通吃岛固有风格做了一点微小的改动。大写C在通吃岛上发表的上一篇文章链接如下:经济学与意识形态(一)——经济学家是理中客吗?本文算是经济学与意识形态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一系列还会继续。

文章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名词和抽象的理论,读起来可能不那么容易。我们会继续探索如何更加简洁生动地普及左翼理论,希望大家提提建议。同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容易得来的知识,想要靠一两篇简单粗暴博人眼球的文章“顿悟”实属妄想。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这一系列。

另,最近几个月大事频发,但本岛主并未做过相关调查研究,不敢随意发声,所以暂不会写时评文章。

一点微小的贡献,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