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抽搐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诸某,女,6岁。出生十八个月后,发生两下肢抽搐,日数次至十数次,发后 

大汗一身而搐止,经治无效。形神无异,自觉心慌胆怯,纳欠佳,舌尖红,苔白腻, 

脉弦数。初按血分瘀热、筋失濡养论治,用桃红四物汤去川芎加川牛膝、秦 

艽、地龙、炙甘草等,服4剂无效,再试以活血熄风宁神之法,上方去牛膝、秦 

艽、加全蝎、远志、龙齿,药后抽搐略减,杂症依然,静坐即搐,行动则止。 

[治则]清热化痰镇静。 

[方药]陈皮4.5克,枳实4.5克,菖蒲4.5克,制半夏9克,茯苓9克,竹茹9克,炙甘草 

2.4克,当归6克,龙齿15克。3剂后,抽搐止;7剂后纳增,苔薄腻,脉尚弦,原方 

加远志4.5克,续服21剂告愈。(见《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10期) 

[评析]本案心慌胆怯是其主症,为胆腑蓄热所致,参以脉象,当属痰火内扰,胆病 

而足搐,此病较罕见。静时发作,为痰湿阻遏肝胆之气,阳升风动而致,汗后搐 

止,因少阳主身之半表半里,邪随枢机出入表里阴阳,并于阴则胆逆风动而搐, 

继之并于阳则大汗而搐止。考《灵枢·经筋篇》:“其病小趾次趾支转筋,引膝 

外转筋,膝不可屈仲,胭筋急,前引髀,后引尻。”胆病可累及经筋。而且《张聿 

青医案》有用温胆汤加减治一“将寐之时,体辄跳动”的病例,可参考。本案患 

者亦选用温胆汤加味治疗获得显效。(吕志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