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李某,男,10岁。1986年3月22日就诊。先患鼻窦炎,经服中药后治愈, 但呵欠频作,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纳少便溏,面色无华,病已半年, 近一月来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温阳,补肾。 [方药]熟地12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泽泻9克,肉桂2克,附片 6克,仙茅6克,仙灵脾6克,茯苓6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服5剂后呵欠大减, 小便减少。再服8剂,诸恙均愈。(见《北京中医》1990年第3期) [评析]呵欠多由气虚阳衰所致,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因患鼻窦炎,服 药过多,伤及脏腑,致气虚阳衰,患者出现一派肾阳虚之症。因“肾主欠”, 故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血,加仙茅、仙灵脾温肾补阳, 如此气足阳复,故病愈。(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