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颠顶冷痛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产后颠顶冷痛 

[病案]张某,女,28岁。于1984年1月9日诊。患者于1983年8月5日顺产一男 

婴,因无人侍奉,仍操劳家务,洗涤衣物,产后十一天感头顶发冷,怕风,遇热则 

舒,常用围巾掩盖头部,未及时治疗。以后颠顶发凉,怕风逐日加剧,发展到冷 

痛难忍,痛时伴呕吐。曾用西药及中成药治疗无效。刻下:头裹三层围巾,外 

戴皮帽,痛苦面容,表情淡漠,面色晄白无华,声音低微,动则气短、心慌,舌质 

淡、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则]暖肝散寒,益气升阳,和胃降逆。 

[方药]吴茱萸12克,人参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川芎10克,细辛6克,藁本10克, 

升麻5克,柴胡10克,羌活12克。2剂后,已去掉帽子,只用一条围巾护盖头部。 

颠顶冷痛大减,欲呕已止,其余诸症减轻。上方继服3剂。颠顶冷痛、欲呕已 

消除,稍有心慌、气短。以后服补中益气丸,一日二次,每次2丸,连服十天巩固 

疗效。追访多次未有复发。(见《河北中医》1985年第3期) 

[评析]患者产后气血两亏,脉络空虚,加之操劳家务触冒风寒,风寒之邪乘虚而 

入直犯颠顶。肝经循额与督脉会于颠,风寒之邪循经上犯颠顶,阴居阳位,故 

发冷痛难忍。阴寒之邪挟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痛而欲呕。方用吴 

茱萸汤加味,方中吴茱萸、人参、柴胡暖肝补气散寒,使气血温和,细辛、藁 

本、川芎行气血散风寒治颠顶痛,升麻有载药上行之力,生姜辛温宣散,和胃 

降逆止呕,桂枝温经散寒;白术、大枣健脾和胃。辨证准确,药到病除。(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