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日记 | 宝宝的第一首诗

 金潼妍 2020-02-13

——— 吾家有女明媚如斯 ———



写在日记前

关于宝宝的国学教育,我和宝妈从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争论。宝爸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元素太过压抑,而反观西方的小朋友似乎更加开朗和自信。
关于宝爸的担心,我并不完全否认。但身为外语专业的我,似乎更认同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至于长大之后,难道一个中国人要去同外国人讲他们的文化吗?
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讲求“中庸”和“重他”。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让孩子在释放童真的年纪接触太多的言志咏怀、悲国伤秋的东西,似乎又于心不忍。于是我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当中,精心挑选一批朗朗上口但意境简单,“阳光明媚”的诗词。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

我家宝宝接触的第一首诗

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在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大多数宝宝学会的第一个词是“爸爸”或“妈妈”,与血缘无关,而是于人体口腔的生日发育有关(详细信息见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婴儿先学会叫的是爸爸和妈妈?)。于是得到启发,在小孩子对于文字和语言没有概念的时候,要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器官——眼睛和听觉器官——耳朵。
因此当我家宝宝会自己坐了之后,我每次给她吟诵这首咏鹅时,第一句“鹅、鹅、鹅”的时候,并不是模仿小孩子的奶声奶气,而是一边尽量模仿动物“鹅”的叫声,把声音拖长(每个“鹅”字约3拍的样子),然后手举高,做出“曲项”的样子,最后头——望向天花板。

这样一套动作下来,成功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孩子把“鹅”、“曲项”和“向天”的要素对应联系起来。虽然每次都会引来老公怀疑的眼神(以为我是邪魔附体),但事实证明,效果真的很好。孩子一岁多便可以吟诵这首《咏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