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内经>时代补注》花絮(五)

 伴我行圣堂之路 2020-02-13

编者按:这篇“心开窍详解”是赵洪钧先生为《补注》第十五节写的附文。《内经》中除了有“心开窍于舌”的公认说法外,还有“心开窍于耳”及“心开窍于目”,为何三说并存?五脏开窍又如何受五行学说影响?且听赵先生娓娓道来。

 

心  开  窍  详  

 

一、问题的提出

心脏到底开窍在哪里,是激发我撰写《内经时代》的原动力。

关于激发我写《时代》的事件,我在“六十自述”里如下说:

“我在最高学府时,就有留学生。他们也要学《内经》。其中一位美国青年,上课时很随便,经常把帽子抛起来玩,更不作笔记。就是这位洋学生,使讲《内经》的先生丢尽了脸面。

先生正在讲:心在窍为舌。

洋学生突然发问:先生,我怎么看到心开窍于耳呢?到底开在哪里对呢?

先生连想也没想就说:《内经》没有这种说法,不要开玩笑!

洋学生把《内经》翻到某页,指给先生看。这一下,先生傻眼了,只好说问问主任再回答。主任是谁也许有人知道——但不是“理法外”,尽管他也常常以《内经》专家自居,却很可能不知道《内经》还有心开窍于耳之说。

主任查了查书,也傻眼。但他毕竟不需要当面立即答复,最后怎样答复的不必说了。

我知道,《内经》还有心开窍于目的说法。好在那位洋人没有再追问。

为了照顾面子,1985年版的《时代》中没有写这段掌故。现在,当事者大都作古了,不会有人太汗颜。于是,写在这里。

总之,“理法外”是不懂《内经》的,绝大多数讲《内经》、解《内经》并且出过书的人也不懂《内经》。否则,最高学府的《内经》先生,怎么会被一个刚入门的青年洋鬼子,一句话问得无地自容呢!这不是中医界的耻辱吗!

自己忝列中医之林,有责任痛雪此耻。

这就是我最初为什么要写《内经时代》。”

要痛雪此耻,我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由于自刊本的《时代》,没有提及上面这个掌故,于是没有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学苑版《时代》加了些自注,对这个问题做了些解释,但不够详细。现在金栋大夫要给《时代》做补注,“六十自述”作为序言同时发表,读者首先看到“自述”中说的这个掌故。他们必然会问:你赵洪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于是我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六问。即:

1.目前公认的九窍配五脏或五脏开窍是如何说的?

2.如何看五脏开窍或五脏主九窍?

3.今《内经》关于五脏开窍还有什么不同的说法?

4.为什么《内经》中心开窍于舌、于耳、于目等三说并存?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5.古代乃至现代医家,如何强解心开窍异说?

6.为什么《内经》中关于肺、脾开窍的说法没有矛盾?

显然,本文主要是要回答第二、三、四三个问题。

此外,本文顺便讨论了,如何看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目前公认的五脏开窍说法

所谓目前公认的说法,就是目前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现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和《内经》教材关于五脏如何开窍的说法,因为它们的作者居于权威地位,影响最大。学生们不得不接受其说。

凡受过系统中医教育者,都很熟悉五脏开窍之说。即: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在《中医学基础》之类的教材中,以上说法首见于“五行归类表”。近年的类似教材,有的对五脏开窍作了进一步说明。比如,新世纪《中医学基础》第一版有一个标题:“感觉功能与五脏的调节”,说“感觉包括人的嗅觉、视觉、听觉、味觉等,是耳目口舌鼻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感觉器官为五脏所主。”

这样把五脏开窍完全理解为五脏和感官的关系,显然不很全面,因为九窍不都是感觉器官。即便同时是感觉器官者,教材的理解也有错误。比如,该标题中举的“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素问五脏别论》)主要就不是指嗅觉不灵,至少还应该包括,鼻塞而影响呼吸。中医教学权威,对中医理论理解到这样的程度,学生怎么可能追本溯源知其所以然呢!

金栋按:经文这句话中的“心肺”,应是偏义复词,义在“肺”而不在“心”。当理解为“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因“鼻为肺窍”与心无关。

洪钧按:其实,教参引的这句话全句是:“故五气人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据此,鼻不利强调的应该是有碍于五气入鼻,而非有碍嗅觉。

今《内经》确实有把七窍仅仅解为感觉器官的经文。

如:《灵枢·脉度》云:“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但也有的经文理解为传输通道。

如:《脉度》篇就有“五藏不利则七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失之则内闭九窍……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难经·三十七难》:云“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

该标题还提到“心寄窍于耳”,而且百方弥缝,却没有提及此说所本。学生和其他读者不可能知道为什么。

心在窍为舌或心主舌之说,在今本《内经》中,不止一处提到。最系统且定型的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中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酸生肝……肝主目。……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窍为目。南方生热,热生火……苦生心……心主舌。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窍为舌。中央生湿,湿生土……甘生脾……脾主口。……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在窍为口。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主鼻。……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在窍为鼻。北方生寒,寒生水……咸生肾……肾主耳。……在地为水……在脏为肾……在窍为耳。”

以上为节略的第五篇有关经文。

本文主要是回答为什么《内经》中关于心开窍的说法不一,故先把其它四脏开窍略过。今《内经》关于它们的开窍之说也没有矛盾。总之,按本篇所说,就是“心主舌”或心“在窍为舌”。

今本《内经》中,关于五脏开窍而且主心开窍于舌的,又有比较系统叙述的篇章还有①《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②《灵枢•脉度第十七》③《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等。有关经文不再引出。这三篇有关经文,都很简明。足见它们成文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之后。此外,只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应该是据心主舌推论而来。

总之,以上是后世直至目前公认的心开窍说法,也是《内经》的定型说法。

此说早在晋代已经成为定说。《甲乙经·卷之一·五藏六腑官第四》云:“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肾之官。凡五官者,以候五藏”。

洪钧按:《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等也有五脏系统,却未及开窍之说。

三、如何看五脏开窍或五脏主九窍

如果用最简明的一句话表达我的看法,就是:这是运用五行学说,建立人体五脏模型的需要。

今教材也持五脏系统说,只是教材总是千方百计地说,五脏系统如何有道理,而不愿意指出其方法论上的严重错误。

所谓五脏系统,就是运用五行学说,把那时知道的人体的其它一切构造和功能分别归为五脏所主。当然,五行学说不但适用于人体,它还把五方、五气(此指寒热燥湿等)五味、五色、五音、五声等都附五行。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显然,心主舌或心在窍为舌,不过是心脏系统(或火系统)中,不大重要的内容之一。

问题是这样的归类或推理,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依据。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归类或推理,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经验。故总体来说,运用五行学说推出的五脏系统(实质上是五行系统)是基本上不能成立的。

医学是典型的经验科学,得不到经验支持的理论,必然漏洞百出。

比如,说心属火、色赤、生血等,大体上可以据经验接受。在味为苦、在音为徵、在窍为舌等无法据经验理解。

没有经验基础的推理或归类,必然有很大的随意性。五脏和九窍如何配属,就看初创者当时如何想象或联想了。换言之,初创者的想象或联想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推理或归类结论。

心开窍有不同的说法,就是由于当初创立者的联想不同。

联想思维本来就是很不严密的推理方法,再加上可供联想的经验知识太少,结论就更加随意而不可靠。

这就是五脏系统不能成立的方法论根源。

读者很可能认为,我的上述见解,不过是一孔之见。何以见得,当初建立五脏系统涉及五脏和九窍配属关系时,有那么多不同的联想呢?

我的回答是:支持拙见的文献很多,详见下文标题五。

四、今《内经》关于心开窍的其他说法

简言之,今《内经》还有心开窍于耳、于目两种与心开窍于舌不相容的说法。

今《内经》关于心开窍于耳的明文,见于《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在《素问》中,该篇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还靠前,而且很系统又篇幅很长。谨节略其中的有关叙述如下: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对心 “开窍于耳”这种明白无误的说法,该做何解呢?先不说。不过,知道此说的学者应该较多。

问题是,今本《内经》还有心开窍于目的明文。知道此说的就不太多了。

心开窍于目的明文,见于《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篇中说: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放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

这段话不但有“目者其窍”的明文,还论述了悲痛流泪的道理。其说也基本上是运用五行学说推理,却有比较充分的经验基础。后人想歪解都很难。于是,今教材一般不提这段文字。我认为这是思维定势在作怪。因为有成见的人,常常睁着眼睛看不到不想看的东西,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同观点。

这第八十一篇不是后来补入的《素问》遗篇,也不属于唐代才编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其中出现了大反潮流的心开窍说。显然不得不重视。

五、如何解释心开窍之说不一

上文标题二实际上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即五脏开窍是运用五行学说建立人体五脏模型的需要。该模型的经验基础不足,因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心开窍有不同的说法,就是由于当初创立者联想不同。

很可能有不少人认为,我的上述看法有偏见,甚至认为我有意诋毁中医理论。为了应对可能有不少人责难我,下面举出尽可能多的文献依据,看看古人的有关说法是否支持以上拙见。

最早的有关现存文献,是和《内经》大体同时的《淮南子》。

该书《精神训》说:“是故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

《精神训》说的脏腑主窍,和《内经》完全不同。其中没有提及心,却足以证明当时对脏腑主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原因就是,创论者联想不同。

可能成书于战国秦汉的《管子》,对五行系统有另一套说法。此书《水地》篇说:“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 

这套说法与《内经》的差异也很大。其中也没有说心发为何窍。原因也是作者的联想不同。

《白虎通》是东汉的权威著作。其中的有关内容,代表着当时学术界和官方的正统观点。

该书《性情》篇引用了纬书《春秋元命苞》等。篇中说:

“目者肝之使……鼻者肺之使……耳者心之候……阴者肾之泻……口者脾之门户……。或曰:口者心之候,耳者肾之候。或曰:肝系于目,肺系于鼻,心系于口,脾系于舌,肾系于耳。”

文中提及“耳者心之候”,又说“心系于口”。前一种说法以及其他四脏开窍和《素问金匮真言论》全同。

总之,今《内经》遗留的五脏开窍不统一,是两汉学者(包括医家)的联想始终不一的痕迹。

关于五脏开窍的不同说法,古人综合文献最多的是宋代人萧吉作的《五行大义》。其中说:

“《孝经拔神契》云:肝仁故目视,肺义故鼻候,心礼故耳司,肾信故窍泻,脾智故口诲。《太平经》云:肝神不在,目无光明;心神不在,唇青白;肺神不在,鼻不通;肾神不在,耳聋;脾神不在,舌不知甘味。……脾心肺三脏及候各有异说。《甲乙》以鼻应肺;道家以鼻应心。《管子》以鼻应脾。《甲乙》应肺者,鼻以空虚纳气,肺亦虚而受气故也。道家鼻主心者阳也。《甲乙》以肺应口;道家以肺应口与《管子》同。《甲乙》以肺应口者,口是出纳之门,脾为受盛之所,口能论说,脾能消化,故以相通。道家以肺应口者,肺金也,金能断割。口有牙齿,亦能决断,是金象也。《管子》之意恐亦然也。《甲乙》以舌应心,道家以舌应肺,《管子》以心应下窍。《甲乙》以舌应心者,凡资身养命莫过五味,辨了识知莫过乎心。……道家以舌应肺者,肺者,阴也……舌与地通。《管子》心应下窍者,以心能分别善恶,故通下窍、除滓秽也。”(丛书集成本《五行大义》,1939年,商务印书馆版,5556页)

显然,《大义》所述五脏和九窍配属有多种说法,萧吉的综述相当简明。只是说理无不牵强。

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文献,我看以上所举已经足够了。因为已经足以证明,五脏开窍有个长期发展过程。作者很多,各有自己的联想。今《内经》所述,是整理众说的结果,但还是留下了不同说法的痕迹。

六、古代乃至今日医家对心开窍异说的强解

按说此文的目的已经达到。即心(和其余四脏)如何开窍,不过是运用五行学说建立五脏系统的需要。此说经验基础很薄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说法是因为,创立者的联想不同。对此不要强解。知道本有不同的说法即可。

但是,古代乃至今日中医家,学问深湛者很少。他们不知道此说的渊源和发展过程,再加上思维定势作怪,总是想拐弯抹角地强解。

以下试举13家之说,看看他们如何解释心开窍于耳、于目。

1.晋代人王叔和《甲乙经·卷之一·五藏六府官第四》有: “《素问》曰:心在窍为耳。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

洪钧按:既然舌非窍,圣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说心在窍为舌

2.隋代人杨上善《太素·卷第三·阴阳杂说》有:“《九卷》云:心气通舌。舌既非窍,通于耳。”

洪钧按:杨氏不过是承袭了《甲乙》谬说。

3.唐代人王冰注《素问》云:“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云:'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又云“神内守,明外鉴,故目其窍也。”

洪钧按:王氏承袭谬说之外,又据少阴经络为说。但入于耳的经络不止少阴,何以它脏不开窍于耳?至于神明内守,当无所不主,何以专主目?

4.明代人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四》云:“赤者火之色,耳者心之窍。火之精气,藏于心曰神。《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可见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

洪钧按:心肾水火之别,何以耳能兼乎心肾?

5.明代人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南方丙丁火,其色赤,吾人之心属火,故内入通于心,而外开窍于耳。《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而此又以耳为心之窍,可见心之窍不但在舌,而又在耳也。《缪刺论》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则耳信为心之窍也。’其精则仍藏之于心耳。”又云:“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专精之外窍也。”

洪钧按:火入心为什么就开窍于耳呢?耳也属火吗?

6.明代人吴昆《素问吴注》云:“《缪刺论》曰:'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又云:“五脏各有其精,心能专一之,故云五藏之专精。……精专于心,神发于目。”

洪钧按:吴氏承袭了王冰谬说,无新意。至于精专于心,何以只发于目呢?

7.明末清初人张志聪《素问集注》云:“《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走于面而走孔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 又云:“心开窍于目,故目者,心之窍。《五脏生成篇》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洪钧按:既然十二经皆上走于面,为什么十二经不是都主五窍呢?既然目者心之窍,何以圣人又说心在窍为舌呢?有这样的圣人吗?

8.清初人高士宗《素问直解》云:“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心开窍于耳,而耳复藏精于心也。” 又云:“五脏之精,随心气而注于目,故目者,其窍也。……是以人心有德也,则气和于目。目者其窍,此其验矣。”

洪钧按:高氏全无见解。耳能藏精于舌,它窍不能吗?

9.清初人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云:“按:舌之职有二,一司辨五味,一司协音声,而实内根于心,舌为心之苗是也。故火旺于心,则舌为之赤;火炽之极,则舌为之焦;若无病之人,火降水升,则舌自津润而滑泽。苟非有窍焉,则内之何能通心液、外之何能辨五味、别音声乎?乃王氏一则曰舌用非窍,再则曰寻其为窍则舌义便乖,乃曲为之解,亦何不察之甚也。夫窍之为言孔也。原王氏之意,或以诸窍皆有孔,而舌似无孔。今试取舌而观之,细若针毫津出若泉者非孔乎,孔之大者窍也,孔之小者亦窍也,谁谓舌非通窍哉!抑又有说焉,《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而此又言在窍为舌,是心有二窍也。虽然,肾亦有二窍焉,肾在窍为耳,又《金匮真言论》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五脏之中,一窍者三,而心肾独各二窍者,何也?夫心者,火也,牡脏也;肾者,水也,牝脏也。水火者,天地之正气,阴阳之妙用,气血之本源,生死之关键也,所系至重,故二脏独有牝牡之名,为用至博,故心肾更有兼通之窍。火性炎上,其气上通,是以正窍在舌,而旁窍在耳;水性润下,其气由上而达下,是以上窍在耳,而下窍在二阴。然分之有水火升降之形,合之乃阴阳互根之妙,故肾在窍为耳,而心亦开窍于耳,是耳者心肾之所交通,水火之所际会,学人不可不察也。注谓舌非通窍,固非,而心肾各有二窍,与夫心与肾共窍于耳之义,俱不拈出,真缺陷也,因为臆解于此。”

洪钧按:姚氏自己承认是臆说,但还是要说这么多的废话。

10.日本人丹波元简(生卒相当清末)《素问识》:“汪昂云:'耳为肾窍,然舌无窍,故心亦寄窍于耳。是以夜卧闻声,而心知也。’简按:此似曲说,而亦有理。”

洪钧按:丹波氏自己承认是曲说。曲说者,拐弯抹角、牵强附会之说也。

11.日本人森立之(生卒相当清末)《素问考注》目为肝之所主,然其眸子所见者,是心之所主也。故曰其窍也。

洪钧按:肝主目莫非不主眸子,而留待心去主宰?

12.近人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云“耳:'耳’字误。应作'舌’。《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在窍为舌。’是可证。”

近人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云:“开窍于耳:《阴阳应象大论》谓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本篇以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此为五行归类中的不同观点。”

洪钧按:傅氏不敢强解,约与拙作有关。

13.今高校教参《内经》云:“综上诸注,心开窍于耳,其因不外有二:一是舌本非窍,而手少阴之络会于耳,故耳又为心窍。此即汪昂所谓'心亦寄窍于耳’。然《素问识》认为'此似曲说。’一是耳兼心肾。持此说者较多,此说明《内经》中五脏九窍理论,有一窍为二脏所主者,即耳兼心肾两窍;有一脏主二窍者,为心兼舌耳,肾兼耳、二阴。之所以如此,是因经络相互交通之故。”

洪钧按:教参承袭了全部谬说,而且未及心主目。大概是不知道《内经》心主目之说。

以上是比较著名的有关著作,对心开窍不一的见解。其中只有2010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注》没有强解,很可能受拙见影响,却没有说清为什么。附会最多的是姚芷庵和今高校教参。关于心开窍于耳,各家都提到。心开窍于目之说,则不是都提及。

七、为什么肺脾二脏开窍没有矛盾

这里是说,今《内经》关于肺脾开窍没有互相矛盾之说,因为上文已经出,汉代和之前不久的有关说法是有矛盾的。不再重复引出有关文献。

为什么此二脏开窍没有矛盾呢?

原因就是,这是它们比较符合生理常识。古人在长期整理五脏开窍说的过程中,最后选择了符合常识的认识。

比如,肺开窍于鼻,就是因为鼻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呼吸。即它属于呼吸系统(即肺系统)——尽管也同时是感觉器官。临床上见到鼻塞流涕,一般会同时有头痛、身痛和恶寒,就是按寒伤肺温阳解表而鼻塞会痊愈。

脾开窍于口,就是因为口是消化系统(即脾系统)的入口。

故最好把后阴肛门也开窍于脾。这样更符合生理。临床上就是这样运用的。比如胃家实用大承气,就是通过肛门排出燥屎。

《金匮真言论》说的肾开窍于二阴,与开窍于耳矛盾,也为今人承认。原因就是二阴、特别是前阴属于肾系统(即泌尿系统)。临床上就是这样运用的。比如尿频或尿急,主要是补益肾气治疗。

至于为什么肝开窍于目,可能是目和木同音,因为按五行学说解释很难理解。

也可能是其它四脏开窍已选定,肝只好开窍于目。

还可能是古人早就用羊肝治雀目而效佳的推论。

总之,凡五脏开窍符合生理者,即足指导临床,否则,没有实践价值。换言之,理论最终要向经验靠近。

八、心开窍详解余论

至此,我想再补充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看,由五脏附五行发展而来的五脏系统说,或者如何看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的得失。

二是古代是否有人认为感官都为心所主,即和西医说的感官的功能都属于大脑相通。

五脏系统,实际上是五脏附五行系统的全面推演。这样推演出来的系统,固然基本上不能成立,但还是体现了古人思想之活跃。对此我曾经如下说:

五行学说的理论价值,在于形成了一个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器官相合而又互相制约(即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体系。又通过五色附五行、五味附五行提出色诊理论和五味补泻理论。除经络学说之外,中医理论中没有比五行学说更复杂、更严谨的了。无论认为建立这一体系所用的逻辑方法多么不可靠,我们还是要承认,这是人类大胆地联想、通过概念和推理建立理论的一种可贵的尝试。只靠当时有限的观察常识,不借助五行,古人怎么能把五脏、六腑(五行学说中只容得下五腑)、面色、五官、皮肤、肌肉、骨骼、二阴甚至毛发等联系到一起呢?也不可能有五色诊法,不可能有五味补泻学说。若对看西方古代的四体液说,理论价值不可与五行学说同日而语。”

当然,我也同时指出了五行系统的不足,说:

然而,即便看不到五行学说的逻辑缺陷、不管其概念预设的随意性,我们仍应看到它的一个大毛病。这就是,在五行学说中,脏腑、器官等人体各部分之间,没有信息通道。特别是,五脏之间没有互相联系从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即便金克木是无条件的,它们一旦相遇即发生,但不能远距离(即不接触又没有中介)相克。假如问:肺怎么克肝呢?我们总不能说那是遥控的。总之,单靠五行学说,人体还不是一个整体。所以,从整体观念角度看,五行学说不如经络学说重要。人们可能会说,中医理论是一个整体,五行学说与经络学说等不能分离。那么我们要问:经络的主体是六对,而且也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也与脏腑相配,五行怎么去统帅经络呢?就很难回答了。

五行学说的另一个缺陷,是五脏及其统帅的六腑等脏腑器官之间的关系太简单。固然,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何一脏的病理生理都会影响其他脏器。但是,各脏器以及全身各器官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五行生克关系那样简单。按五脏生克的理论,任何病证都可以通过调整一个脏器来解决。这样就失去了诊治疾病的特殊性。近来,已经有不少人从控制论的角度说明这一点。其实,医学家不必借用这种新理论就能明白这一点,而且更接近实际,故笔者认为不必运用那种新学说。

五行学说有无特别出色之处呢?据笔者看,它最出色的成就是,推演出了肾脏和膀胱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古人没有发现输尿管,气化学说讲尿生成,是在小肠气化直达膀胱。这样,膀胱不能和肾有关系。可是,五行学说通过肾属水将膀胱和肾联系到一起了。于是,尽管肾乃作强之官、主封藏、主骨、主生长发育和性功能等,没有三焦、肺、脾等器官的调节水液的功能,后来却成了管水的主角儿。

其余凡是没有观察常识作基础,单靠五行生克推演出来的理论都是不可靠的。五行学说在实际应用中的失败,其理论根源在此。”

以上引文俱见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三讲: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至此,基本上说完了我对五脏系统说的看法。接着说一下是否有古人认为,五官的感觉功能都应该属于心。

我认为是有的。

最早认为心主五官的人,是战国末的大学者荀子。《荀子·天论篇》云:耳、目、口、鼻、形能(能,或为“体”字),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正名篇》又云:“缘天官……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徵知,徵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徵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徵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其说虽然不是从解剖生理而来,却明确无误的认为心主五官(天官,即五官:耳、目、口、鼻、形体;天君即心)。

《吕氏春秋》也有与荀子略同的观点。此书《仲春纪》云:“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口鼻不得擅行,必有所制。”高诱注:“制,制于心也……制于君也。”

《白虎通》虽然充斥着阴阳五行说,却也保留了类似荀子的看法。此书《性情》篇云:“目为心视,口为心谭,耳为心听,鼻为心嗅,是其支体主也。”

总之,古人不是不知道五官均应为心所主,只是由于到了汉代,五行学说的势力太大,加之出于建立人体理论模型的需要,终于形成了五行化的五脏系统,于是五官配属于五脏。心在窍为舌、开窍于耳、目者其(心)窍等说,就是这样来的。

附:《内经》有一段话,对舌的语言功能认识,颇符合现代解剖生理,故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其见解,高于目前普通人的认识。水平差的医生,不一定有此认识水平。故附在下面,以免人们认为中医完全不重视解剖生理。

《灵枢忧恚无言第六十九》云:“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不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