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7-9)

 金色年华554 2020-02-13

07

可惜,这逻辑,本身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爱国和道德原本就不是一码事。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这是爱国者们常说的话。天朝上国的荣光,远重于升斗小民的衣食生活。

听起来,振聋发聩、铿锵有力。

可惜,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你,谁是玉?谁又是瓦?

这种论调、这种情绪纠缠华夏之深,造成危害之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不绝于书。

实际上,这些人更多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可伶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自古以来,惟战端一起,无论帝王将相最终功名几何,受苦受难、颠沛流离的永远是老百姓。

那些有智慧、有魄力、有勇气,能够达成和平、消弭战争于无形、造福于亿兆万民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最重要的双边协议,是奠定未来百余年北宋王朝国运的基石。对辽,亦如此。

有学者做过统计,盟约签订之后,从996年到1021年,短短25年间,北宋户口由451万户,增长到868万户,增长近1倍;国家财政收入,由2224万緍增长到50885万緍,财富增加了六十八倍。

此经济规模,如放在大历史中去纵向比较,往前,超过唐朝贞观年间四倍;往后,超越乾隆时期三倍。

如此,值否?

这就是和平的力量。

这也是智慧所应有的回报。

08

西夏,党项人建立的王朝。

王朝控制的区域,大致在今天中国的甘肃、宁夏、陕西等地。

西夏,是中原王朝对其的称呼。党项人自称大夏。

兴起之初,党项人实力羸弱,且夹在辽、宋两个大国之间,生存环境恶劣,一度更是险象环生。不过,像所有的王朝一样,他们有一位彪悍的开国之君—李继迁。

李继迁起兵之初,兵微将寡、危若累卵,但是他颇有手腕,尤其擅长两招,一是游击战,你来打,我就跑;二是实在打不过,就请降,拿着赏赐后,再反、再打。

正是靠这股不屈不挠的劲头,他在辽、宋之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最终形成辽、宋、夏三国鼎立之势,实为一代雄主。不过,继迁直到去世,也没有正式建元称帝。称帝的是他的孙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李元昊。

元昊称帝后,还给宋朝上了封奏章,这就让宋朝君臣脸上挂不住了,不断派兵进剿。有人不解,契丹、党项同是少数民族,为何宋人对辽、夏是两套战略。

这里面,就得分析宋人的心理了。

09

北宋建立时,契丹人的辽国已有几十年了,宋人自然习惯辽国的存在。何况,辽太宗曾经占领开封,还在开封按照汉家礼法举行过登基大典,不过几十年前的事。法理上,他也是中原皇帝。

辽国,立国早、年头久、辈分高,宋人自然不敢小视。

当然,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契丹人曾经狠狠地揍过宋人。开国之初,太宗两次北伐的大败,是宋人心底永久的创伤。

西夏,就不同了。

党项人的祖先,在唐朝末年因为平叛有功,被朝廷赐姓封官。李姓就这么来的。党项人也由此发迹。后来,五代时期,他们又接受过历代的赐封。到了大宋建立,又被赐姓赵。

这就好理解了。在宋人眼里,党项就是家奴。

家奴居然要称帝。

是可忍孰不可忍。可以想象宋人该是怎样的怒火。

可惜的是,这个家奴不好惹。

元昊称帝时,正值北宋仁宗朝,这是北宋最强盛时期,文臣武将也是一时之盛。即便如此,几场仗打下来,北宋还是面子、里子输个精光。

最后,还是元昊琢磨明白了。

打仗就得死人,打赢了也得死人,党项人口原本就少,又怎能耗过大宋?最重要的是,战端一起,边境生意就没法做了,这最让元昊受不了。算来算去,还是不划算。所以,他主动求和,请求宋朝赐给“岁币”,好让两国罢兵。

这下,总算让宋朝上上下下把面子又捡起来了。

与给辽国岁币不同,宋给西夏的岁币少的可怜。这点钱,和交战所需的庞大军费相比,就更不值一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