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时期,调肺养肺刻不容缓,最全中医养肺方法送给你!

 七彩昌江 2020-02-13

 

确诊病例突破四万!新冠肺炎形势严峻,大家发现原来肺部是如此的脆弱。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这也是提醒我们要好好养肺了!

在当前战胜疫情的关键时期,少出门、不出门是预防病毒感染及蔓延的重要方法之一,钟南山院士也说过,这个难关能不能快速度过,不仅是医务人员,还要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不出门、少出门就能拖死耗死这场瘟疫。

当前呆在家不出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在家调调肺,养养肺,毕竟一分的“防”胜过十分的“治”,通过这次的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肺的重要性,故此在现阶段调肺养肺特别重要。

 
全民养肺,刻不容缓

中医有一句话说:肺气一伤,百病蜂起。何以故?

在古中医的眼中,肺脏的地位非常重要,乃五脏之长,人体的真气的予以充养全身,水谷津液予以敷布,都必须依赖肺气呼吸宣化。《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到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有“华盖”之称,为五脏之长,在古中医的眼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宰相,宰相乃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试想,一个国家没有好的良相会什么结局?

《黄帝内经》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再试想,如果身体的吐故纳新及一身之气的生成与运行出了问题,那身体会是什么后果?那一定会引发百病蜂起,所以,我们不论是养生保健,抑或是治病调理,一定不能忘了调好肺,治病得治根,治根先治肺。另外在临床中也不难发现,肺脏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其他脏腑的强弱,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病情的转移发展和治疗,很多看似与肺毫不相干的病,寻根溯源都是肺气亏虚所致。

养肺不仅仅是中老年朋友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好好养肺。

1
女人不养肺,老得特别快

肺是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就像一台中央空调,但又不像空调那样能常清洗或更换滤网,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清理更换。肺不仅是呼吸器官,还能修复受损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能在肺里制造大量血小板,体内超过一半的血小板是在肺部产生的…

经常爱熬夜的人脸上会出现暗疮、粉刺或黑斑,那是因为肺的功能受到影响,皮肤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就会'饥饿',慢慢衰老、退化、出现皱纹。

2
男人不养肺,患癌概率高

男人往往有吸烟的习惯,这样很伤肺,每年因吸烟而导致肺癌的比例就相当高。

此外,根据中医五行的理论,肺为金,肾为水,所以通过养肺,还可以起到补肾的效果。肾藏精,肾脏好的人,精力就会特别旺盛。

3
老人不养肺,小心病缠身

老人因为肺气不足会常感到气短乏力,尤其是患有老慢支、哮喘的人,就更为此感到苦恼了。

“主呼吸之气”是肺最本职的工作,它上与鼻、口相通,气体可由此直接入肺。肺气受伤,呼吸之气就会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导致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疾病。

4
小孩不养肺,容易咳嗽

秋冬,孩童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就是因为肺不好,如果不养肺,就等于埋下了健康隐患,小朋友一言不合就会咳嗽。

知道养肺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养肺呢?

如何在家自我调肺养肺呢?

调肺养肺的方法很多,例如食疗、中药、运动等等,不过这些方法比较慢,今天向各位道友分享一种方法特别实用的养肺方法,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实现,那就是拍打或按摩肺经。

相对于食疗、中药、运动等方法来说拍打或按摩肺经就是一种多维度,深层次的护肺强肺良法!因为肺经直通肺脏的,人体一身的气机都要由肺经来调节,通过对肺经的疏通调养,就可以很好的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它不用花钱,不需什么特殊的场地,随时随地都可拍打。

现在媒体报道新冠肺炎基本都是靠个人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病毒的,中医认为,肺经和肺是有直接对应关系,通过拍打或按摩疏通肺经,可以让肺变得更有活力,从而增加自身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面对新冠肺炎,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有恐慌忧虑的心态,对于恐慌忧虑,拍打或按摩肺经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肺经上的侠白穴就可调理恐慌,而太渊穴可以调理忧虑。

另外春天也快要到了,中医认为春季的肺经最虚弱,更要提前养好肺,所以现阶段自我拍打或按摩肺经很有必要。

经常拍打肺经,能强壮全身

为什么春季的肺经最虚弱呢?

简而言之,春季气温相差较大,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杂质相对的比较多,而且春季也是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季节,而肺脏是负责体内呼吸的,当春季天干物燥,空气中的杂质比较多时,肺部的负担就相对的比较大,因而体内的肺经就会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

各位道友,千万不要轻看肺经的功能,黄帝内经云:它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大凡学过经络的人都知道,不论是中医学院的教科书,抑或是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医养生保健书,在讲经络时,总是先从肺经开始讲起,而且在十二经络气血循环时也是以肺经为起始, 那么,十二经络循环时为何要以肺经为起始呢?

爱好中医养生的人都知道,经络的理功能主要是起到是运行气血的,由于在十二经络的结构中,只有肺经是起自于上、中、下三焦,而人体中焦所化生的气血,必先上注于肺,经过肺气的推动,气血才能流注到十二经脉,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十二经脉以肺经为首,也因此有肺朝百脉之说。

中医认为,肺气足,可形成营卫之气,防止邪气从气管、皮肤等侵入,肺是人身最大的内脏,肺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全身的健康,特别是关乎身体免疫力,由于肺主呼吸,若肺丧失了呼吸机能 , 清气不能吸入 , 浊气不能排出 , 新陈代谢就会停止 , 生命活动也就因此宣告终结 ,可见若肺的功能弱了,人的生命力也相应的弱了,肺的功能强了,人的生命力也相应的强了,人的生命力强,肿瘤、慢性病等就不容易发生。故此欲治病强身,先把肺强起来。

最方便的养肺方法,搓手腕

手腕上有肺经的总开关是太渊穴 ,搓太渊穴可以增强人的肺气,上面已经谈到人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肺,肺主皮毛,皮肤的防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肺气足不足影响着卫气的保卫能力强不强。而太渊穴是补强肺气的第一穴。

取穴:拇指指根下面有一个窝。

方法:用两个手的太渊穴靠在一起,相互地磨擦。经常擦上一分钟左右,太渊就开始发热,浑身就开始有点微微地发热。 

如何拍打或按摩肺经?

1、先把整个肺经循行路线按揉一下,查找酸痛点,有酸痛的地方,可以作为重点拍打对象。

2、拍打肺经先拍从太渊穴开始拍打,很多人拍打肺经多是从肺经的第一个穴位中府穴开始,这样也可以,但效果不如先从太渊穴开始拍打,尤其肺气虚弱的人,更要先从太渊穴开始拍打,因为太渊穴是激活肺经的开关,每一个经络都有一个重要的开关,肺经的重要开关就是太渊穴,拍打太渊穴后,想追求更好的效果,可以接着拍打太白穴,太白穴不是肺经上的穴位,是脾经上的穴位,为什么要拍打太白穴呢?因为拍打太白穴可以给肺经增加能量,提高效果。如果感觉拍打太白穴不太方便,也可不怕,在睡觉之前,可以捶捶它。

3、拍完以上两个穴位后,可以按照肺经循行路线从上往下拍打(也就是从中府穴开始,向少商穴方向拍打),有酸痛的地方,可重点拍打。

4、拍打的方法,可以用空掌,也可用空拳拍打另一胳膊,第一次拍打力度从轻轻开始,然后拍打力度慢慢增大,以手臂产生微微震动 为宜,如果胳膊粗壮的,力度可大些,因人而异。拍打手法也不局限于拍打,根据自己的喜好,也可按揉等。

5、拍打结束后,可用手心相互搓大拇指处3——5分钟左右,从鱼际搓到列缺,搓到皮肤微红发热,这样效果更好。

拍打或按摩肺经以10——15分钟左右为宜,不要一直拍打或按摩,因为会造成肺经出现疲劳感。

临睡之前,还可以双手搓热捂捂锁骨上下周围的区域,也可帮助强化肺气。

另外下面三个手部穴位也能提高肺部功能(配有视频指导)

1、少商穴:大拇指指甲的边缘

2、鱼际穴:大拇指的掌指骨终点

3、列缺穴:手腕高骨最高的位置

这三个穴位都属于手太阴肺经,咳嗽、气短、咽喉痛时,都可以按摩它们。

动作要领:十指交叉,用大拇指向前推。一个穴位推15到20次,微微感到酸胀即可。

养肺五个最

1
最简单养肺法:一杯热水

提示热水不仅可以喝,还能润肺,大家可以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

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杯子中,用鼻子对准杯子吸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2
最有效养肺法:主动咳嗽

疫情严峻,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3
最古老的养肺法:呼吸操

早晨起来后常常做深呼吸,可以养肺。而这个深呼吸是有一定频率的,一呼一吸尽可能达到6.4秒。人体的呼吸应该和经脉的运行相对应,经脉之气在人体中一昼一夜循行全身50星期,经过换算相当于一呼一吸6.4秒,是古人呼吸养生的最好节奏。

每天睡前平躺在床上,在肚脐上方放一个3斤左右的沙袋(小枕头),用力呼气把沙袋顶起,然后吸气把沙袋放下去,刚开始每次练习2~3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5~10分钟。

提示适当地运用闭气法,有利于增强肺功能。在吸气末屏住呼吸,使气暂时不呼出,尽可能停止到不能忍受时,再呼出来,这样反复18回。

4
最便宜的养肺法:笑口常开

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 常笑宣肺 ”一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5
最舒服养肺法:按迎香、叩肺俞

按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且可疏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养肺润肺的食物

1
山药

山药是润肺的最佳食品之一,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吃。最好的吃法是做山药粥,或者是直接清炒山药就可以了,不适合与其他的食物相配。

2

这个大家都清楚,梨水是用来清肺的,润肺的。所以,梨对于肺来讲是好东西,因为水多,又好消化。最好的吃法是,做成梨汤,或者是梨水,加入冰糖,吃梨肉喝汤,就好。

3
百合

百合是白色食物,而肺就适合吃白色的食物,所以,对于百合来讲,也是适合润肺的,最好的吃法依然是清炒,不用加太多的调料,清淡口味即可。

4
银耳

银耳也是中医推荐的用于润肺养肺的食物之一,最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打成汤,最好加枸杞还有红枣,这样,会让银耳的效果更出众,记得加白糖。

5
白萝卜

萝卜有通气之说,而肺就需要过气,所以常吃萝卜可以让我们放屁,但对于肺的功能有很好的通畅效果。所以吃萝卜也是可以清肺的。

6
石榴

有生津、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可用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7
甘蔗

蔗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咳,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8
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瘘、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养肺食疗方

1
梨膏

梨膏从唐代开始成为了御用养生之品,一直到了清朝被御医从宫里带出来,才在民间流传。

原料: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做法:

1、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

2、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

3、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

4、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后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

5、在放凉后的梨浆里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2
白果川贝粥

小儿、老人常常咳嗽、夜咳,但痰不多的可以试试白果川贝粥。白果6个、川贝5克、杏仁5克、百合10克、白木耳5克,蜂蜜30克,煮粥晚食。杏仁降气止咳,百合、白木耳、蜂蜜润肺,川贝润燥化痰,白果敛肺平喘。对喘息性咳嗽、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咳嗽都很适合。

3
清蒸南瓜

南瓜补气益肺,从营养学来讲,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也是护肺的很好食物,不妨多吃点蒸南瓜。

原料:南瓜一圈。

做法:

1、将南瓜洗净,除去里边的籽和丝,削去南瓜表皮,不要削得太厚,会影响口感,且容易碎。

2、将南瓜切成5公分宽、15公分左右长的大块。

3、将南瓜块一层一层的码在盘子里,在南瓜上适当撒些白糖。

4、放在蒸茏上蒸熟即可。

4
润喉桔梗茶

桔梗10克,甘草10克,参须10克,麦冬10克,罗汉果半个,煎水代茶饮,经常用嗓子的人,比如教师可以喝,能够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消除疲劳、保护嗓子。咽喉有痰的可以加化橘红5克,效果更好。

疫情当前,一定要记得养肺哦,这篇文章介绍的方法,全家都用得着,记得转给关心的人!

 

据《尚书·吕刑》记载,周穆王在叙述刑法的起源时说:“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这段话的意思是:蚩尤一开始作乱就祸害到了百姓,他的种种行为不仅没有对那些贪婪得像鹞鹰一样的人的嚣张气焰构成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反而使他们装出一番虔诚的奉上峰命令架势,更加疯狂的去掠夺人民的财物。所以,九黎族人不听从蚩尤的命令。在这种情形下,蚩尤制定种种严酷的刑罚来威逼九黎族人服从,并美其名曰“这就是法令。”于是,削鼻子、割耳朵、破坏人的生殖器、在人面上刺字等各种严酷的刑罚就开始滥加施行并成为制度了。从此以后,那些贪婪之徒杀人掠夺都有了华美的托词,他们说他们这样做是依法行事。这样,九黎族人才跟着他乱哄哄的干起坏事来。这一段记载给了后世读者一个印象:蚩尤是九黎族的暴君,太平盛世时期倡令作乱的凶顽之徒。如果你有兴趣再读一读其它史籍的话,或者如果你有兴趣还去读一读像《龙鱼河图》、《遁山开甲》等五行、谶纬或者志怪类如《述异记》等古代典籍的话,你会发现蚩尤的形象几乎被定格了: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一句话,这是一个绝对的反面形象。也许与“暴君、乱贼、贪婪凶顽”有关吧,在上述典籍中,蚩尤的形象又是那么怪异:“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不仅如此,就连“蚩尤”这个名号也是怪怪的:《广雅释诂》:“蚩,乱也。”《方言》:“蚩,悖也。”又说尤,同由尤,是人肚子里一种虫;“蚩”、“尤”合起来意思就是一种行为悖乱的虫子,这自然是人们一句字义望“字”生义的结果。如果说《龙鱼河图》、《遁山开甲》、《述异记》等典籍是因其本身怪异而有意塑造蚩尤这样的怪异形象的话,人们望字生义而诠释蚩尤名号的意义则有明显的歧视、贬损、嘲讽等负面意义。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要说一段重复的话。我在《从史籍中看炎帝和黄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司马迁采信《大戴礼记·五帝德》、《大戴礼记·帝系》的记载和观点,以黄帝为五帝之首,实际上就是以黄帝为尊,也就是以黄帝为正统,自然,举凡与黄帝所言所行所思相悖的就是非正统的,也就是非正义的了。用春秋笔法来记载和叙述非正统、非正义人物的历史,自然就要将炎帝对子氏族部落的征伐活动斥之为‘侵凌’了。”《大戴礼·用兵》把蚩尤说成是“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劂亲,以表厥身。蚩尤愍欲而无厌者也。”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意见,由此推而广之,蚩尤与黄帝有过敌对行为,而且,很有可能,终蚩尤一生,他与黄帝只有敌对,没有合作。所以,人们在评述蚩尤的种种行为及由此而来的功过是非时,也受这种意见支配,并且,较之于评述黄帝的其他曾经有过敌对关系的对象,其批评、贬斥的主观态度又更为显著。司马迁是这样,其他古代史学家也是这样。

《史记·五帝本纪》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一段话暗合了蚩尤是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的形象,也似乎印证了《尚书·吕刑》的记载。但是,它给人留下的悬念实在太多了。

《史记·五帝本纪》在记载黄帝为建立统一的国家雏形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伐活动,重点记叙三场战争:降服炎帝氏族部落的阪泉之战,平服蚩尤的涿鹿之战,安定北方的北逐荤粥之战。人们不禁要问:司司马迁为什们要单单叙述这三场战争呢?

阪泉之战促成了黄帝、炎帝氏族部落联盟的产生,奠定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基础,为人类社会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它的意义深远,值得一记;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剑指北方少数民族,发动北逐荤粥的战争,在安定北方的同时,彰显了新兴氏族部落联盟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影响,在坚决打击敌对势力之余,震慑了其它潜在的敌对和分离势力,其政治意义胜过军事意义,是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共同维护和巩固统一民族和国家雏形而进行的一场宣传战,意义非凡,也值得一记。那么,涿鹿之战为什么也值得一记呢?我们不妨先在史籍之外的典籍中来搜寻有关线索: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龙鱼河图》说在涿鹿之战的初期,黄帝“遂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在天神的帮助下才制服蚩尤。《黄帝玄女战法》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才战败蚩尤。《玄女兵法》则说:“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注意,这里说“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以至于或交战双方都比拼神力,或黄帝一方的神灵暗中相助,这才取得胜利,无非是说蚩尤是很强大的对手,其战斗力不亚于黄帝,甚至比黄帝还要高强,因此,仗打得惨烈,赢得艰难。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原因之一。

史籍《逸周书·尝麦解》有这样一段记载:“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皞,以临四方,司__(缺两个字)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翼。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上天降生了炎帝、黄帝两个圣人,他们降生之后,才开始定制的制度、建立章典,并按制度、章典治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授命炎帝分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炎帝就让蚩尤去少昊氏的故地山东任职。可是,蚩尤却在那里兴兵作乱,驱逐炎帝,炎帝大败而逃,蚩尤一路紧追,一直追到涿鹿,并进行了更为激烈的交战。炎帝非常害怕,只好先黄帝求援,黄帝就出兵与蚩尤作战,最后,将蚩尤战败,并把战败的蚩尤杀死在冀州一个叫“绝辔之野”的地方。

这段记载可以补充司马迁上述记载的缺漏,它交代了涿鹿之战发生的原因和大致经过:蚩尤氏族部落归属了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在职务上,蚩尤是炎帝的直接下属;当炎帝奉命委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时,炎帝作出了让蚩尤一同去山东赴任的安排,而炎帝自己也在山东一带,这说明炎帝和蚩尤除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之外,可能还有其它特殊的关系,这为蚩尤到山东以后,积蓄力量,整军备武,最后,举兵驱除炎帝创造了机会;蚩尤举兵驱逐炎帝,并把炎帝打得大败,这说明蚩尤拥有一个强大而又有实力的集体,即氏族部落,而蚩尤则是这个氏族部落的首领;黄帝让炎帝派蚩尤去山东赴任,也就是让蚩尤氏族部落迁徙到山东去,对于蚩尤氏族部落来说,这是被迫背井离乡,这应该是导致蚩尤举兵逐炎帝的主要原因;涿鹿之战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蚩尤逐炎帝,后一个阶段是炎帝联合黄帝共同战胜蚩尤,在形式上是氏族部落联盟平定子氏族部落的叛乱,属于平定内乱的战争。

涿鹿之战是一场平定内乱的战争,它的发生时期很特殊,因此,意义非同一般:涿鹿之战发生在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建立之初,也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形成初期,平定这样的叛乱直接关系到了这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存亡和发展。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主要原因。

《逸周书·尝麦解》的记载也许是可信的,所以,后世有不少史学家采用了这段记载。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罗泌,他在所著的《路史·后纪四》中是这样转述的:

“炎帝参卢,是曰榆罔,居空桑。政束务乘人而斗其捖,于是诸侯携贰,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德不能御,蚩尤产乱,逐帝而居于涿鹿,顿戟一怒,并吞亡亲。黄帝,时为有熊氏,实懋圣德,诸侯利宾之。参卢大惧,设襢于熊,黄帝乃暨力,牧神皇风后,邓伯温之徒及蚩尤氏转战,执蚩尤而诛之。于是四方之侯争辩者宾祭于熊,爰代炎辉,是为黄帝,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帝之祀于陈。”

罗泌的转述较之《逸周书·尝麦解》的记载更为详细。第一,他告诉我们,炎帝氏族部落的首领,也就是炎帝,名叫参卢,又叫榆罔,榆罔及其氏族部落原来居住在空桑。空桑是一个地名,大致在现在的鲁西豫东地区。第二,到炎帝榆罔时期,炎帝氏族部落内部处于不稳定状态,面临分崩瓦解,这说明此时的炎帝氏族部落已经衰落了。第三,就在炎帝氏族部落处在这样的困境时期,炎帝派蚩尤去镇守山东西部,并管理工匠事宜。第四,到山东后,蚩尤接受炎帝的节制,但是,炎帝却缺乏节制蚩尤的实力,于是,蚩尤乘机起兵驱逐炎帝,这说明,炎帝和蚩尤同属一个氏族部落,他们之间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蚩尤举兵驱逐炎帝,也就是争夺氏族部落的领导权。第五,在连吃败场之后,炎帝求助于黄帝,黄帝派邓伯温等人领兵战败了蚩尤。这说明此时炎帝氏族部落已经归属了黄帝氏族部落并因此组成炎黄氏族部落联盟。第六,战胜蚩尤对于巩固和壮大以黄帝为首的氏族部落联盟有着非凡的意义,黄帝的天下共主地位由此而确定。

罗泌的这一段转述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炎帝为战胜蚩尤而归顺黄帝并与黄帝组成炎黄氏族部落联盟,我们能否由此推断炎帝和黄帝之间是先后合作后又分裂呢?这样的联想至少可以引出两个问题:其一、是涿鹿之战促成了炎黄两个氏族部落的联合吗?其二、是先有炎帝、黄帝平定蚩尤的涿鹿之战然后才有炎帝、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吗?

这两个问题的支撑点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们不妨用解读文本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罗泌的转述中有三处缺主语:“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德不能御,蚩尤产乱”。从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一般特点来看,这里应该是承前省略主语,这个省略的主语是“炎帝参卢”。“政束务乘人而斗其捖,于是诸侯携贰,乃分正二卿”,这是说炎帝榆罔时期,炎帝氏族部落联盟领导层内部矛盾重重,以至于疏于对子氏族部落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这导致了子氏族部落的离心离德,由此引发了氏族部落联盟内部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特殊背景条件下,炎帝“乃分正二卿”,对氏族部落联盟的最高领导层进行了调整,确定了自己与蚩尤在氏族部落联盟内一正一副两个最高领导职务,与蚩尤共同管理氏族部落联盟。“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这是说在具体分配工作的时候,蚩尤被委任主持管理少昊氏的故地山东一带,这是炎帝氏族部落联盟的西部边境。到此为止,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印象:炎帝榆罔和蚩尤之间的争斗乃是炎帝氏族部落联盟,甚或是炎帝氏族部落的内部事务,我们不妨称其为“内讧”。“黄帝,时为有熊氏,实懋圣德,诸侯利宾之。参卢大惧,设襢于熊,黄帝乃暨力,牧神皇风后,邓伯温之徒及蚩尤氏转战,执蚩尤而诛之。”这是说作为新兴的天下共主,黄帝的实力和影响力正如日中天,不仅赢得了其它氏族部落的拥戴,而且,在走投无路的狼狈处境下,作为老牌天下共主的炎帝榆罔也不得不屈尊相求,这就促成了炎黄氏族部落联合,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蚩尤。如此说来,问题的答案似乎应该是这样的:涿鹿之战促成了炎黄氏族部落的联合,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

父,《说文》的训解是:“巨也,家长率教者。”这就是说父就是大的意思,指的是拥有对人行使统领、管教权力的人,即首领。后来,“父”的这个意义被“后”、“帝”所取代。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不妨也用解读文本的方式来看一看《逸周书·尝麦解》。“昔天之初,诞作二后”,这“二后”指的是谁?从“命赤帝分正二卿”的叙述来看,“赤帝”乃是“二后”之一,从“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来看,另一后应该是黄帝。“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皞”,这里承前省略了两个主语,前一个主语是黄帝,后一个主语是赤帝,也就是炎帝。“命赤帝分正二卿”,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黄帝授命赤帝分派、任命两个行政主管管理地方事宜,这说明在涿鹿之战前,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已经存在了。“命蚩尤宇于少皞”, 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赤帝任命蚩尤去少昊氏的故地山东赴任履职,这说明赤帝和蚩尤之间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联系下面叙述蚩尤举兵驱逐炎帝的情节来看,赤帝和蚩尤很可能属于同一个氏族部落,而且,他们是这个氏族部落的两个重要首领。所以,蚩尤逐赤帝应该是炎帝氏族部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再读《路史·后纪四》所附的《蚩尤传》,我们更容易理解赤帝和蚩尤之间斗争的性质:

“帝榆罔立,诸侯携,胥伐虐弱,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德不能驭,蚩尤产乱,出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

这一段话意思是:榆罔继承炎帝地位的时候,氏族部落联盟内部的子氏族部落各自为政,以强凌弱,氏族部落联盟面临瓦解。于是,炎帝榆罔选派两名得力官员区地方上管理个子氏族部落。他任命蚩尤到少昊氏的故地山东去,分派蚩尤管理西部的子氏族部落和各种工匠。但是,蚩尤的实力和影响力太大了,炎帝榆罔更本就无法驾驭蚩尤,蚩尤乘机兴兵作乱。蚩尤反出羊水、九淖,直指炎帝榆罔的大本营空桑,把炎帝榆罔驱赶到涿鹿。之后,蚩尤取代炎帝榆罔而自称炎帝,并举行了祭告天地的封禅仪式。

这一段话说得十分明确:蚩尤驱逐炎帝榆罔,目的是取而代之,自立为氏族部落的最高首领炎帝。

那么,怎样来理解《逸周书·尝麦解》和《路史》对这段史实叙述的不同之处呢?我们认为三者之间可以互为补充,《逸周书·尝麦解》着重于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即涿鹿之战是在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形成之后发生的,所以,作者特意在叙述之后来了一段这样的评述:“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作者认为,蚩尤兴兵驱逐炎帝,这是“以甲兵释怒”,用战争说话,述说自己内心的不满。联系前后文来看,蚩尤不满的多半是炎帝分任给自己的职务和工作。作者又认为,黄帝援助炎帝平定蚩尤之乱这是顺天意,有利于稳定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内部的稳定和有序运作,所以说平定蚩尤之乱是“用大正顺天思序”。我认为,这样的评述是紧扣涿鹿之战繁盛的背景来说的。《路史》的转述则着眼于“展示细节的真实”,补充说明《逸周书·尝麦解》叙事细节方面的不足。

《蚩尤传》的上述叙述给后世留下了一段公案:蚩尤是否就是炎帝?吕思勉等前贤经过考证以后认为阪泉和涿鹿是同一个地方,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乃是在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两场战争,很可能就是同一场战争中前后两个阶段中的两场大仗。以此为一个依据,吕思勉等前贤认为炎帝和蚩尤可能就是一个人。我认为不同的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不同的战争,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不同战争的未必就是同一个人。今人刘俊男老师在其《炎帝就是蚩尤》一文中,先论述炎帝不是神农,然后从十一个方面举证论述炎帝就是蚩尤的理由。我也赞同炎帝不是神农,但并不是说炎帝和神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就单纯的名称这个意义来讲,神农和炎帝是同一氏族部落前后不同时期的首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逸周书·尝麦解》和《路史》的叙述来看,蚩尤和炎帝之间应该也有一种特殊关系:很可能,炎帝榆罔和蚩尤是同一氏族部落同一时期的两个主要首领。所以,《遁甲开山图》说:“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路史·后纪四》说:“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一般认为,榆罔是神农、炎帝家族的末代首领,而蚩尤则与榆罔同时,这与《遁甲开山图》、《路史》说蚩尤是炎帝的后裔并不矛盾。从《蚩尤传》来看,蚩尤有过逐炎帝榆罔而自立为炎帝的举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蚩尤是众多的炎帝中的一个,言蚩尤冢是炎帝陵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以此断定蚩尤就是与黄帝同时代的炎帝而直言炎帝就是蚩尤,这是不恰当的。

蚩尤与炎帝同属一个氏族部落,蚩尤乃是炎帝氏族部落的后裔,其族源、出生地及早年活动地、活动范围及“牛首人身”的形象的相同乃至重叠实属正常。当炎帝氏族部落归顺黄帝氏族部落并由此组成炎黄氏族部落联盟以后,作为炎帝氏族部落的后裔及炎黄氏族部落联盟的一个中成员,从职业上来说也好,从职务上说也好,蚩尤从事于炎帝相同的工作,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当蚩尤与黄帝交恶的时候,蚩尤秉承氏族部落的传统以火攻黄帝,与黄帝以谴责炎帝氏族部落的罪状去谴责蚩尤,这也属正常现象:蚩尤不是炎帝氏族部落的吗?这些都蚩尤与炎帝相同的方面。在古籍中,蚩尤主兵,是战神,蚩尤主法主罚,德合荧惑星,即火星,所以,与火星相对应的炎帝,也体现了蚩尤的特征。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古代人帝陪天帝、人间帝王的臣佐陪人间帝王的祭祀体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作为神灵的炎帝和蚩尤在古人的表述中还是有区别的。《淮南子·天文训》说:“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这段叙述告诉我们:炎帝是天帝,在星宿上表现为太阳,人间帝王炎帝与之相配受祭,朱明是人间帝王炎帝的臣佐(一说朱明是夏季的另一种说法),与人间帝王炎帝相配受祭,在星宿上表现为荧惑星,荧惑星就是火星。这样的表述暗合炎帝与蚩尤的关系:在南方天宇的星宿,太阳和火星一主一次,与炎帝和蚩尤的一主一次的关系一样。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在叙述炎帝、黄帝、蚩尤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他的政治倾向性十分明显:以黄帝为正统,在叙事时始终以黄帝为本位和中心,故不惜使用春秋笔法。你看,言炎帝,则称其“侵陵诸侯”,言蚩尤,则称其“作乱,不用帝命”,而且是“最为暴”,特别是司马迁前面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后面又说,在这样的敏感时期,“轩辕乃修徳振兵”,其言外之意就是炎帝无德,炎帝失德。司马迁更本就没有以炎帝为本位来纪事。既然已经在做了这样的铺垫,司马迁为什么还要讳言黄帝啥蚩尤呢?没有必要,事实上,司马迁并没有讳言黄帝杀蚩尤,你看,他不是说黄帝“遂禽杀蚩尤”吗?既然如此,我认为,说司马迁为避免轩辕黄帝有“犯了弑君之罪”之嫌而有意识的将本为同一个人的炎帝、蚩尤分为两个人来叙述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怎样来表述炎帝和蚩尤之间的关系才比较合适呢?我觉得这个答案可以这样来写:炎帝和蚩尤是同一氏族部落同一时期的两个主要首领,蚩尤曾一度驱逐炎帝榆罔自立为炎帝,这是涿鹿之战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