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杖

 木东青 2020-02-14

     虎杖兼具清热活血通腑之长,一药而兼清热、活血、祛风、化痰、通腑、利尿之长者,虎杖是也。

     虎杖早见于《本经别录》,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渐渐为人弃用,如寇宗奭就说它是“草药”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淋浊门》叶案云:“精关之间,必有有形败精凝阻其间……先议通腐一法,考古方通淋通瘀,用虎杖汤,今世无识此药,每以杜牛膝代之。”可见在叶天士的时代,已经“无识此药”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药学大师叶橘泉先生的名著《现代实用中药》问世,也没有收载虎杖,还是他后来编著《本草推陈》时才收载的。虎杖在川北、甘南,凡河沟浸润处,几处处有之。蓼科,丛生,茎高1~2米,直立如杖,色绿,中空,有斑点如血,叶圆如杏叶而大。四川民间称作“花斑竹”、“雄黄连”,前者言其植物形态,似竹而有花斑;后者可能是因为它有清热泻火作用。广东则名之为“大叶蛇总管”,意即可用于蛇咬伤。我用虎杖的体会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兹分述之:

         1.用于肺炎   虎杖性味苦平(《中药大辞典》),或谓苦寒(叶显纯《中药学》),或谓甘苦辛(《医林篡要》)。用于各型肺炎,都是较理想的一味药:正因为微辛,可以透邪外出;苦寒则能清热利湿,但不甚苦,而不致败胃伤中;既入气分,又可入血分,兼有清气凉血活血之长;既能利小便,又可以通腑,具疏通之性,导湿热痰火下趋。如此,则对外邪与痰、热、瘀,皆可绾照,一药而兼数长,皆深合肺炎病理者也。重庆、上海、北京的肺炎方都采用虎杖,唯其配伍稍有不同,重庆方用虎杖配败酱草、鱼腥草、威灵仙;上海一方用虎杖配鸭跖草、鱼腥草、金荞麦根、白花蛇舌草,二方配半枝莲、百部、金荞麦根、鸭跖草,三方配白毛夏枯草、蒲公英、半枝莲、金荞麦根。北京一方配蒲公英、半枝莲、败酱草。《疑难病诊治秘笈》,其自拟之“肺炎汤”即上海二方加鱼腥草,其用药的思路大致是用半枝莲、鸭跖草、金荞麦(即开金锁)、鱼腥草清热解毒,虎杖通腑泻热,活血化痰;百部降气止咳。颜老还谓:初起恶寒无汗者,加羌活发汗退热;高热便秘者,加生大黄通便泻热;咳喘甚者,加葶苈子泻肺热痰水。邓铁涛老前辈治疗非典,亦重用虎杖,取义或在用虎杖活血利水,以改变肺间质水肿,防止肺纤维化的发生。在既往文献中,也有单用虎杖干品500g,加水5000ml煎至1000ml,1日3次,每次100ml,用后体温在24小时内退至正常,胸透肺部炎症亦吸收,疗程平均9天的报道。现代药理研究,虎杖对多种细菌、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都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咳、平喘、化痰、缓泻通便、利尿的作用。根据文献记载和个人使用体会,我先前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的《肺炎之我见》中提出虎杖是肺炎中期较理想的用药的观点,谨供同道临证时参考。

         2.用于痛风     西医的痛风是人体代谢紊乱而致的多以单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疾病。以其发病多在下肢膝关节以下,发病时疼痛如刀割,又多在夜间发作,局部红肿灼热,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数,因此在辨证上多为湿热瘀浊。痛风虽然属于中医学痹证的范围,但照一般风寒湿热治之多乏效。吾师朱良春先生,本着他一贯的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精神,将西医的“痛风”命名为“浊瘀痹”,以泄化浊瘀、蠲痹通络为法,重用土茯苓(常用量60g)、虎杖、葎草、萆薢、苡仁、威灵仙(常用量各30g),配合泽兰、泽泻、秦艽、桃仁、赤芍、地龙、苍术、黄柏、牛膝,每收捷效,痛缓后再酌加补肾药如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收功。1997年春,我曾陪同朱老前往无锡诊病,来诊者有很大一部分是痛风病人,且多为复诊者,反映甚佳,治痛风亦多验。虎杖既能调整胃肠,通过大小便排出潴留于关节间的代谢废物,又有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本草拾遗》谓其“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滇南本草》谓其“攻诸肿毒……利小便、走经络”,故应视为痛风性关节病不可或缺之品。

        3.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常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因其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流变细、尿频、夜尿多,故多纳入中医学“淋证”范围,但如用一般利尿通淋药多不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泌尿系感染药也不大见效,或暂时有效而屡发,患者医者都颇以为苦。我的同学周安方对此病多年潜心研究,提出此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肝实”,颇能扼其要。对于淋属肾虚,古籍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说:“诸淋者,肾虚而膀胱热也。”肝实,则概括了下焦湿热、气滞、血瘀三个方面。以此,我在用药上多选制首乌、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生熟地、淫羊藿、续断、牛膝;湿热首选虎杖(用量24~30g),次则海金砂、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柏、苡仁、萆薢、石苇;气滞(会阴部胀坠)用枳壳、柴胡、乌药、木香;血瘀(前列腺增生抚之局部肥大或坚硬)用桃仁、山甲珠、琥珀、丹参、皂角刺、当归须、赤芍、益母草、泽兰;血尿加鲜白茅根、鲜车前草、小蓟、蒲黄、滑石、大黄、葎草。虎杖既能清热利湿,又能活血化瘀,不可或缺。虎杖亦多用于诸淋。宋人许叔微《本事方》曾载:用虎杖煎汤,调麝香、乳香少许,治砂石淋甚效。一人之妻患此,每尿时痛楚不可忍,小便下砂石,在溺器中剥剥有声,百治无效,用此方“一夕而愈,目所见也”。前述叶天士医案中所说的古方“虎杖散”,通淋通瘀,可能是用《集验方》(单用虎杖6g为末米饮下),也可能就是许学士此方。此二方之外,叶氏之前古籍中用虎杖者尚不多见。

       4.用于代谢紊乱    虎杖有调整胃肠、通利二便的功用,因此我常用它来治疗血糖、血尿酸、血脂、胆固醇高以及单纯性肥胖、习惯性便秘、高血压病等,对于调整机体代谢紊乱,有较好的疗效。如老友雷兆祥,63岁,体重158斤(身高1.72m),腹大,脂肪肝重度,血脂、胆固醇均高于正常(数字不详),客居广东,常生气。遥寄一方,燥湿运脾,佐以疏肝:虎杖30g,泽泻30g,干荷叶30g,苍术、白术各15g,法半夏15g,厚朴10g,茯苓15g,陈皮10g,冬瓜皮3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另明矾,每天吞米粒大一粒。服药26付,药后大便先是1日3次,渐减至2次、1次,无任何不适。再度索方,停明矾,原方加赤芍、川楝子、苡仁、丹皮、薄荷、青皮、车前草。15付药后颇适,体重由158斤减至128斤,检查胆固醇、血脂已恢复正常,脂肪肝亦消失矣,遂停药。2002年我返川后曾多次相见,至今犹坚持运动,已戒烟,酒也少喝,每餐八分饱,精神体力均佳,惟体重略有回升耳。治徐某(门诊号215号),女,51岁,有糖尿病家族史,查空腹血糖7mmol/L,餐后9mmol/L,甘油三酯3.4 mmol/L,血尿酸500 mmol/L以上,血压亦偏高,诊脉弦滑,舌淡,苔腻,拟健脾运脂,用首乌、泽泻、干荷叶、冬瓜皮、苍术、厚朴、山楂、丹参、桑寄生、陈皮、法半夏、草决明、苡仁、鸡内金、萆薢,14付后加入虎杖、焦三仙。1月后,空腹血糖降至5.6,餐后7.8,血脂1.6,血尿酸正常,血压亦正常。

        5.用于黄疸虎杖有清热活血、利胆退黄之功,常用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疾患而有黄疸属湿热瘀结者,颇为合拍。 1975年,我在荷兰工作时,侨领董仕敏之妻妹,因胆囊结石在莱顿大学医学院手术,术后第三天,高热,恶心呕吐,腹胀如鼓,手不可近,目黄身黄,便闭,尿黄如浓茶。急请我出诊,荷兰医生坦承手术不成功,以致胆汁溢入腹腔而成胆汁性腹膜炎,除用抗生素外,又在下腹部打孔,用生理盐水冲洗,冲出物呈墨绿色苔藓状。诊其脉,滑数有力,舌质红,苔黄厚腻。证属里热实证,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2g,枳实15g,厚朴10g,茵陈30g,虎杖30g,栀子15g,赤、白芍各15g,藿香15g,银花15g,大黄12g。服药后的第3天,高热顿挫,腹胀明显好转,大便日3~4次,黄疸消退大半,易方调理,不到半月即获愈。出院后腰尚不能伸直,头发脱落一半。此我在国外工作时所遇到的最重的病例,事过多年,犹历历在目。事后荷兰医生对病情迅速缓解颇感惊讶,并表示在莱顿大学急腹症用中药还是第一次。虎杖用于胆石症的病例颇多,兹举一例:李某,女,55岁,航天部五所。1997年6月13日来诊,患胆囊结石,有数枚,最大者0.8公分,右上腹、右肩胀痛不适,脉沉弦,苔微腻,大便干结。我用金钱草配虎杖、木香、柴胡、山楂、丹参、郁金、鸡内金、草决明、枳壳、威灵仙、赤白芍、香附,断续服药3个月,年底复查结石之大者已消失,但仍有泥沙状细小结石,且时有轻微疼痛,坚持再用10余剂,其痛如失,再检查小结石已不复见。

       6.用于痤疮    痤疮粉刺,多由脾胃湿热挟痰血痰浊而成,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多发于面部,也有见于胸背及臀部者。其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主。我常用虎杖、白花蛇舌草为主药,配以银花、野菊花、丹参、黄芩、连翘、紫花地丁、白芷、赤芍、牡蛎、天花粉、僵蚕、生甘草。14付为一疗程,可连用1~3个疗程。轻者只用虎杖20g、白花蛇舌草30g。开水泡后代茶,大都可在1~2个疗程内显效,惟囊肿性、硬结性或形成窦道、瘢痕者需要更长时间治疗,同时还须配合外治法。     

虎杖是治疗前列腺的要药

提起虎杖我们会想到它治疗黄疸效果比较好。因为虎杖利湿之力甚强,同时具有破瘀通经之效。治疗黄疸我常用虎杖配石见穿,在降酶方面,效果很快。然而虎杖治疗诸淋首见于宋人许叔微《本事方》中虎杖汤,专门治疗石淋。清代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淋浊门》云:“精关之间,必有有形败精凝阻其间……先议通腐一法,考古方通淋通瘀,用虎杖汤,今世无识此药,每以杜牛膝代之。”可见在叶天士时代,已经“无识此药”了。

急性前列腺炎以湿热为标,肾虚为本,虎杖可清其湿热,一般以古方栝楼瞿麦丸为主方,重用虎杖20-30g,配半枝莲20g;慢性前列腺炎以瘀阻为主,虎杖能破瘀通经,所以,在前列腺的治疗中,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皆要重用虎杖。如:

於某某 男 29岁 患前列腺炎一年,疲劳劳累后常感尿急尿频,近一周来,尿急尿频明显,自服抗生素无明显效果,刻下:口干,尿急,尿频,腰酸,舌苔白腻,脉:尺弦紧

予以栝楼瞿麦丸加减:附子5山药10花粉10瞿麦10瓜蒌10麻黄3细辛3半枝莲20虎杖30茯苓30姜枣 7副

二诊:尿急,尿频明显好转,腰酸,口干舌苔均好转,继服一周,痊愈。

       

           虎杖,荆楚称“活血莲”者是,长于活血、解毒、利水。药性平和,《纲目》载“暑月以根和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珀可爱,甚甘美。”“其汁染米作靡糕甚美。”可作饮料、食疗开发。
         乙肝病毒,缠绵难去,宜疏调缓图。每于疏运肝脾等剂中,不用“抗病毒”之板蓝根、大青叶辈,而取虎杖15-30克配入,旁用神曲、炒麦芽等。用虎杖者,扬其活血解毒之长,庶无苦寒败胃之弊,颇为得手。
         慢性胃炎心下痞满,多与半夏泻心汤,加入虎杖之主“心腹胀痛”(《纲目》),颇验。胆汁返流性胃炎,虎杖用至30克,制呕苦、止痛较快。
        痛风,血尿酸增高,小关节肿痛(甚至变形),肾脏形成痛风石(久则肾功衰),服西药别嘌醇、秋水仙碱等,副作用大,患者多难久服。虎杖“破留血症结”,“利小便,压一切热毒”,又主“风在骨节间”(《纲目》)。每取30-60克,伍土茯苓、萆薢、当归等合辨证方中,一可降血尿酸,二可下痛风石,三可解毒、消肿、益肾。
       尿路结石,无论部位高下,皆择虎杖,其主“小便五淋”。《纲目》载有下砂石淋案,赖其通行瘀滞之力强也。
       前列腺病,如叶天士说:“败精阻窍,湿热内蒸”,举古方虎杖散(虎杖、乳香、麝香)“宣窍通府”。每以大剂虎杖,治标合通关散之类,治本则加入五子衍宗丸之属,孰加留行子、炮甲等,宣窍之功不污。
      某君病黄疸,每输液即发寒热、呕,进茵陈剂效缓,邀虎杖30克合小柴胡汤内,三剂得谷,二周黄悉退。
   “胆石”与肝郁有关,治石不治肝,非其治也。虎杖活血破结,既可化石下石,又可利肝胆疏泄,屡喜择之与白芍相配。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原植物生于山谷溪边,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耐涝,对土壤要求不高。味苦,性寒。归肝、胆、肺经。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定痛、解毒、化痰止咳。临床用名有虎杖、阴阳莲、大叶蛇总管。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叶捣敷蛇咬。
    《药性论》:使,一名大虫杖也,味甘,平,无毒。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能破女子经候不通,捣以酒浸常服。有孕人勿服,破血。
    《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疥痈毒,妇人血运,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本草纲目》:《千金方》:治女人月经不通,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亦治丈夫积聚,有虎杖煎:取高地虎杖根,锉二斛,水二石五斗,煮取一斗半,去滓,入醇酒五升,煎如饧。每服一合,以知为度。又《本事方》:治男妇诸般淋疾,用苦杖根洗净,锉一合,以水五合,煎一盏,去滓,入乳香,麝香少许服之。萼县尉耿梦得,内人患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溺痛楚不能忍,溺器中小便下沙石剥剥有声。百方不多及,偶得此方服之,一夕不而愈,乃予目击者。研末洒服,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有效。

    【现代药理研究】
    ·虎杖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虎杖粗品及白藜芦醇苷均有镇咳效力;虎杖煎剂还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
    ·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苷能兴奋动物离体心脏,增加冠脉血流量。虎杖煎剂还可拮抗BaCl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
    ·白藜芦醇苷对血压有先微升、后缓降至最低点再缓升的作用。虎杖煎剂有降压作用。
    ·白藜芦苷有降血酯的作用;藜芦酚(耆三酚)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虎杖蒽醌片有对抗辐射引起的白细胞升高作用。
    ·大剂量白藜芦醇苷可使大白鼠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其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具明显镇静作用。
    ·虎杖煎剂外用对外伤出血有显著的止血作用。
    ·虎杖对动物实验性糖尿病可降其发病与死亡率。
    ·虎杖所含黄酮类成分有利尿作用。   

虎杖根

(虎杖根_图缺)

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结。

陶隐居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极主暴瘕,酒渍根服之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虎杖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叶捣敷蛇咬。一名苦杖。茎上有赤点者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二月、八月采根,晒干。所在有之。尔雅云∶ 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

药性论云∶虎杖,使。一名大虫杖也。味甘,平,无毒。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冻饮料子,又且尊于茗。能破女子经候不通,捣以酒浸常服。

有孕人勿服,破血。日华子云∶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运,扑图经曰∶虎杖,一名苦杖。旧不载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似柳根。亦有高丈余者。《尔雅》云∶ 虎杖。郭璞云∶似荭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是也。二月、三月采根,曝干。河东人烧根灰贴诸恶疮。浙中医工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治肠痔下血,甚佳。俗间以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珀可爱,瓶盛置井中,令冷彻如冰,极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

雷公云∶凡使,勿用天蓝并斑柚根,其二味根形味相似,用之有误。采得后细锉,却用上虎枝叶 一夜,出,晒干用。外台秘要∶治卒暴,腹中有物硬如石,痛刺昼夜,若不治之,百日内死。取虎杖根,勿令影临水上,可得石余许,洗干捣作末, 米五升,炊饭内搅之,好酒五斗渍,封候药消饭浮,可饮一升半,勿食鱼、盐。症当出。亦可但取其一斗干,捣酒渍饮之,从少起,日三,亦佳。此治,乃胜诸大药。肘后方∶治时疫伤寒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方∶用虎杖根锉,水煮,适寒温,以渍手足,令踝上有水尺许止之。《伤寒类要》同集验方∶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衍义曰∶虎杖根,微苦,《经》不言味。此草药也。《蜀本·图经》言∶作木高丈余,此全非。虎杖大率皆似寒菊,然花、叶、茎、蕊差大为异。仍茎、叶有淡黑斑。自六、七月旋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如桃花,差大,外微深。陕西山麓水次甚多。今天下暑月多煎根汁为饮;不得甘草,则不堪饮。《药性论》云∶和甘草煎,尝之甘美。其味甘,即是甘草之味,非虎杖也。论其攻治,则甚当矣。

    虎杖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根)微温。

「主治」

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药性论》:虎杖,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澈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吸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尊于茗。

      《本事方》:苦杖根俗呼为杜牛膝,多取净洗,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治妇人诸般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

虎杖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处方】虎杖45克,桂心30克,当归30克, 赤芍药30克,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藭30克,枳实30克(微炒微黄),羌活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木香3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白虎风。血脉结滞,骨髓疼痛,发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0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50毫升,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虎杖散--《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虎杖3分,牛膝3分(去苗),苏枋半两(锉),红蓝花半两,莲子心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牡丹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鬼箭羽半两,狗膝2个(干者),硇砂半两(研入),琥珀半两,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研令匀。

【功能主治】产后多时,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虎杖散--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四

【处方】虎杖3两,凌霄花1两,没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四

虎杖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虎杖(锉)。

【功能主治】小儿实热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量多少与之,不拘时候。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虎杖散--《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虎杖3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损伤后,瘀血腹中不行。折伤,血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虎杖散--《吴鞠通医案

【处方】杜牛膝5钱,丹皮3钱,归横须3钱,降香末3钱,琥珀(同研末)6分,两头尖3钱,桃仁泥3钱,麝香(同研冲)5厘。

【功能主治】由房事不遂而成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煮3杯,分3次服。

【临床应用】淋痛:普,三十八岁,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自用五苓、八正、萆薢分清饮等淡渗,愈利愈痛,细询病情,由房事不遂而成。余曰:溺管与精管异途,此症当通精管为是。用虎杖散,现无虎杖,以杜牛膝代之。服药后,一贴而痛减,五帖而痛止,七帖浊净,后以补奇经而愈。

【摘录】《吴鞠通医案》

虎杖散--《本事》卷十

【别名】苦杖散、地髓汤

【处方】苦杖根(俗呼为社牛膝。净洗,碎)1合。

【功能主治】妇人诸般淋症。

【用法用量】苦杖散、地髓汤(《得效》卷八)。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苦杖即虎杖,其根气味苦微温,入足厥阴;麝香气味辛温,入手足少阴,能引入经络乳香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少阴,能逐瘀浊,无论男女淋症,小溲疼痛,此药神效。盖下焦本属至阴之处,此方取通则不痛之意。

【临床应用】砂石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发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

【摘录】《本事》卷十

虎杖散--《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虎杖1两半,桂心1两,当归1两半,赤芍药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木香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白虎风。血脉结滞,骨髓疼痛,发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