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下,无人智能设备的价值大大凸显,其中农业无人机凭借高效、安全的作业优势,迅速地普及到了全国各地的农村、城镇社区的消毒应用之中。那么,无人机消毒是否有效,什么样的药液才适合用于无人机防疫消毒,该设置哪些作业参数? 今天,极飞学院就为大家理一理,关于此次疫情中无人机消毒防疫的常见疑问和解答。 一、病毒如何感染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接触人的嘴唇、口腔、鼻腔及眼睛中的黏膜细胞来感染患者,因此防护的关键,是避免病毒进入我们的眼口鼻之中。 该病毒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传播: 一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飞沫离开人体后,很快就会沉降,不会一直漂浮在空气中,因此传播距离非常有限,一般 1-2 米; 二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造成感染,例如飞沫中的病毒依附在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键盘等,人用手接触了这些物体后,若再触碰自己的眼口鼻,便会造成感染。据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表示,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如温度20℃、湿度40%-50%,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 5天。 因此,及时对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十分重要。 二、常用消毒药液 1.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主要用淀粉类植物发酵制成,可用于人体消毒。 消毒原理: 乙醇能吸收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 使用浓度: 消毒酒精浓度一般为 70%-75% 左右。如果是 90% 浓度的酒精,则需要按照酒精:水(5:1)的比例进行稀释;如果是 95%浓度的酒精,则需要用酒精:水(4:1)的比例进行稀释。 使用无人机喷洒75%医用酒精,飞行高度应距作业表面 3-5 米,如果飞得太高,消毒效果不大。 注意事项:
2.含氯消毒剂 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钠(NaClO)的消毒剂,常见有 84 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等。84 消毒液是一种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为4-7%,气味刺激。 消毒原理: NaClO 在水中产生次氯酸根和新生态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使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导致病毒蛋白质变性死亡。 使用浓度: 注意事项:
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消毒原理: 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常见的主要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过氧化氯等。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通过其较强的氧化性,破坏病毒中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其死亡。 (1)过氧化氢(双氧水):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强刺激腐蚀性,腐蚀性,漂白性。 杀灭病毒的效果好,比较绿色、安全,无残留。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和浓度是比较稳定的,但遇高温、光、金属离子及其他杂质会引起分解,建议早上、傍晚、阴天等阳光不强烈的环境喷洒。 (2)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强烈刺激气味,杀灭病毒效果好,绿色无残留。但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粘膜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引起不良症状,使用浓度不宜过高。过氧乙酸,见光易分解,建议早上、傍晚、阴天喷洒。 (3)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是安全无毒、高效持久的消毒剂,无毒性残留,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食品、医院等消毒,但它易挥发,需现配现用。 使用浓度: 此外,在春冬季节,天然的太阳光照射,温度和紫外线强度都达不到杀灭病毒的程度,所以晒太阳无法有效杀灭病毒。 源自:宇辰网无人机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