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郁江酒徒 2020-02-14

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在1968年提出了“马太效应”,用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国际政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南美太平洋战争,是指1879年至1883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两国为争夺南太平沿岸阿塔卡马沙漠里的硝石和鸟粪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在参战三国当中发生了马太效应呢?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

南美太平洋战争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处,其中秘鲁占有沙漠北部、玻利维亚占有中部、智利占有南部。随着人们逐渐发现阿塔卡马沙漠中丰富的硝石矿藏,三国为争夺硝石和鸟粪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硝石是制造火柴、黑火药、玻璃的原材料之一,鸟粪经过漫长的成矿作用后会变成磷酸盐矿,是一种优质的肥料,近现代有不少国家靠鸟粪实现经济的腾飞。以秘鲁为例,该国在因银矿枯竭而陷入财政危机后,正是靠着开采成本低、数量丰富、利润极高的鸟粪开采和出口摆脱了财政危机,鸟粪经济的繁荣为这个曾经贫困的国家带来了难得的财富。因此,对硝石和鸟粪垂涎不已的三国矛盾不断集聚,其中秘鲁和玻利维亚在1873年秘密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共同应对智利的威胁。

战争的导火索发生在玻利维亚。最初,玻利维亚同意从1874年起25年内不对英国和智利合营的硝石公司提高现行税率,却又在1878年强行增税。在遭到公司拒绝后,玻利维亚强行没收了该公司的财产抵税。对此,得到英国支持的智利决定以战争应对。智利军队于1879年2月进攻玻利维亚沿海的安托法加斯塔,南美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发动战争的智利总统阿尼瓦尔·平托·加蒙迪亚

攻占安托法加斯塔后,智利军队一路高歌凯进,夺取了卡拉克雷斯、卡拉玛绿洲和科比加,从而占领了玻利维亚整个沿海地区。玻利维亚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试图与智利和谈。但想要占领玻利维亚和秘鲁所有产矿地区的智利不但拒绝停战,还高调谴责秘鲁的缔约行为。经此之后,秘鲁政府不顾国内保持中立和联合智利的呼声(联合智利也不可能了),站在玻利维亚一方参战。

战争初期,智利海军封锁了两国沿海地区。尽管一度被秘鲁海军击败,但回过神来的智利军队很快在伊基克战役、塔克纳战役和阿里卡战役中接连击败秘玻联军,两国沿海全部沦陷,总统先后下台,智利军队甚至在1881年1月占领并劫掠了秘鲁首都利马。无力再战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不得不吞下战败的苦果。

1883年10月,智秘签署《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秘鲁属阿塔卡马沙漠)永久割让予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交给智利管理10年。1884年4月,智玻签署《瓦尔帕莱索和约》,承认智利对玻利维亚所有沿海地区的占领(包括玻利维亚属阿塔卡马沙漠)。

至此,南美太平洋战争结束,智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整个阿塔卡马沙漠。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秘玻两国失败并不意外,智利是南美军事强国,秘鲁却军备废弛,玻利维亚更有持刀枪弓箭的印第安士兵

智利的强国之路

智利在这场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不但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鸟粪和硝石资源,还大大拓展了国土面积,一跃成为南美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如果要问智利此后得以高速发展,成为南美洲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源头,那就是这场太平洋战争。

战争结束后不久,智利挟战胜之威把国土向南推进至麦哲伦海峡,将智利国旗插到了南美洲最南的地区。而且还吸引了外国主要是英国投资者的青睐。

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智利就和英国交好,正是在英国的怂恿下智利才决定对秘鲁和玻利维亚开战。但殖民时代的英国不是大善人,它之所以在背后插手这场战争有着自己的考虑。

被玻利维亚没收财产的硝石公司,本来就是英国和智利合作经营,因此玻利维亚的举动也得罪了英国人。如果智利能够打败秘玻同盟,不但是给玻利维亚的教训,还能让英国资本迅速进入它们垂涎已久的阿塔卡马沙漠,甚至控制这一地区的采矿业。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引发南美太平洋战争的就是这样小的硝石

战争的结果,除智利人之外,最开心的或许就是英国人了。秘鲁和玻利维亚将各自所属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割让给智利后,英国资本迅速涌入此地,智利的采矿业也变得空前繁荣。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智利都垄断了全球的硝石市场,英国资本也在硝石开采中分得了大大的一杯羹。

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世纪70年代阿连德总统在智利掀起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没有历史源头的。因为随着采矿业的蓬勃发展,智利国内对开采鸟粪、硝石的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智利工人阶级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智利在1892年的硝石出口量为30多万吨,1896年暴涨至100多万吨,1906年则超过1160万吨,为智利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智利外汇储备因此大大增加。硝石出口的繁荣,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采矿业规模和工人阶级规模的庞大。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阿塔卡马沙漠在南美的位置,绝大部分属于智利

事实上,巨额财富不是决定国家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要素,如何使用这笔巨额财富对统治阶层的能力、眼光和品质都是一个大考验。例如葡萄牙虽然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先锋,却因为王室多将所得财富用享乐而非资本积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沦为二三流国家。

智利显然不像葡萄牙那么短视,这也是智利能一直保持南美国家中较高的发展水平的原因。太平洋战争获胜后,硝石出口税收入在智利出口税总额中占比超过一半,硝石开采从战前小产业一跃成为智利支柱性产业。

19世纪末的智利政府抓住了国库充盈的机会:在经济领域发展生产、鼓励投资和移民,并且通过提高关税打击外国资本,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民生领域则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并增加就业,公务员的工资也适当提高,还改善了社会福利。此外在教育、国防等领域也进行了一番建设,一方面为智利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了一支足以保卫国家安全、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军队。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1861至1891年智利的主要经济指数

不可否认,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一样,智利也面对着军队参与政变的问题,例如何塞·曼努埃尔·巴尔马塞达·费尔南德总统就是被议会支持的军队推翻的。但是,智利的确是南美洲政治(相对而言)最稳定的国家,这和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财富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高度国家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是分不开的。

秘鲁和玻利维亚:余震至今未停

战争结束后秘鲁就爆发了内战,此后国家始终都受到这次战败的负面影响。

其实,战前的秘鲁社会就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虽然鸟粪经济帮助政府在走向崩溃和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中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但秘鲁国内政局却始终不稳定,经济上也因为大额开销而背上了沉重的外债,而且各行业尤其是军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无论是否有此意图,赢下太平洋战争是有助于秘鲁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缓和政治和经济危机的,这也的确是一些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所在。

然而战败却加剧了这种危机,政客颜面扫地,民众的质疑声甚嚣尘上。《安孔条约》签署后不久,秘鲁就爆发了内战,承认《安孔条约》合法性的卡塞雷斯从群雄逐鹿中登上总统宝座,但他发现此时的秘鲁因战败而爆发了严重危机。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卡塞雷斯总统

战前的1872年,秘鲁债台高筑,即便有鸟粪经济的加成也让秘鲁身负3500万英镑债务,到战争爆发时还在增加。战败之后,秘鲁硝石产地被夺走,鸟粪资源被抵押给外国银行,工业设施被毁,债务愈发沉重,卡塞雷斯总统不得不用铁路控制权、的的喀喀湖自由航行权、亚马逊盆地81万英亩土地所有权和有偿报酬等卖国条款换取英国人的资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历史现象。崩溃、混乱、靠外国人扶持才能喘口气的社会经济加剧了政治动荡。激进改革运动和军事政变频繁影响着千疮百孔的战败国,直到20世纪也不曾消停。对此,历任秘鲁总统不得不想法设法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社会稳定,这却进一步造成了激进主义者和军人的不满,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由于动荡不安的政府无力恢复经济,秘鲁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也没有从战败中缓过来。经济危机使社会各阶层贫困化,这种不满又发泄到了政府身上。正如克里斯汀·赫内菲尔德《秘鲁简史》中所言:

(太平洋战争)是秘鲁现代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事件。

玻利维亚则遭受了更多的屈辱和痛苦。在《瓦尔帕莱索和约》中玻利维亚的表现有点搞笑:它承认了智利对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占领,却拒绝说成是“割让”领土。或许玻利维亚是想借文字游戏维持战败国仅存的一点尊严,但割让领土和承认占领又有什么区别呢?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玻利维亚行政区划,被智利和秘鲁锁在内陆

说回战败的影响。安托法加斯塔是玻利维亚唯一的沿海省份。该省在事实上被割让使玻利维亚彻底变成了一个内陆国,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内陆国对国家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交通不便。除非邻国,否则任何进口、出口都必须经过第三国境内,使内陆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而且失去海运之后,对旅游业也是一大打击。

虽然后来航空运输兴起,但毕竟飞机运货量较小,而且成本昂贵,对进出口贸易的帮助聊胜于无。

对玻利维亚而言,进出口贸易的打击还不是唯一的灾难。随着玻利维亚领海变为智利领海,玻利维亚永远失去了太平洋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海军也沦为“河军”,地位和作用一落千丈。

这些影响是长期甚至永久性的。被禁锢在内陆的结局引发了领土危机。秘鲁、巴拉圭、阿根廷、巴西等国先后都向玻利维亚提出了领土要求,无力迎战的玻利维亚只好一一答应,在20世纪30年代的查科战争之又和巴拉圭打成平手,在这个小国身上都没能占到便宜。独立至今,玻利维亚已经丧失了超过一半的国土。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1932——1935年查科战争

另外,玻利维亚政府在战争期间以教育经费支持军队原作的做法阻碍了玻利维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恶化了因缺少出海口和资源而遭到打击的玻利维亚经济。经济的孱弱阻碍了玻利维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这个国家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时至今日,玻利维亚都对失去出海口耿耿于怀,数次因出海口问题闹到国际法院乃至断交。在今天的玻利维亚,大街上处处是“玻利维亚人要求出海口”的标语。面对经济水平和军事实力都高出一截的智利,玻利维亚人有机会吗?

南美太平洋战争的马太效应:赢家和输家截然相反的未来

安托法加斯塔港

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始终呈现在战后三国的身上:经济、教育、国防、政治,太平洋战争的失败至今仍然影响着玻利维亚和秘鲁的方方面面,玻利维亚更是沦为社会发展严重受限的内陆国,这一局面短期内也很难改变。反观智利,虽然也有经济倒退和军事政变等污点,但总体上朝着一个繁荣的方向前进,这和智利在战争中的收获密不可分。

马太效应再次显示了它的威力,它冷酷的面貌时时提醒着后者:只有不断发展、不断走向富强的国家才能避免被历史重击又难以翻身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