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千古第一佞臣赵高,从底层崛起,亲手祸害了大秦帝国(上)》讲到,赵高已经有了一个隐秘的计划,本文继续拆解计划的执行。 三、抓住机遇,发动沙丘政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病开始了最后一次巡游。赵高暗暗高兴,他嗅到了一丝机会,如果胡亥跟着一起去,皇帝在半路死掉,说不定胡亥可以当上皇帝,所以他鼓动胡亥请求随行。秦始皇因为宠爱,答应了。 在这次巡游中,除了自己和胡亥,秦始皇还带上了李斯、蒙毅等一帮重臣。而蒙毅是所有计划的最大绊脚石,他不仅掌管皇帝的御书房,还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铁杆盟友。蒙毅的存在,成为他深深的忧虑。 上天眷顾,机会又一次来敲门。秦始皇半途果然病情加重,他派蒙毅外出祈福,将御书房的事情交接给自己处理。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的计划又多了一丢丢胜算。 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在一天晚上,自己贴心服侍重病的秦始皇,但皇帝突然起来,急急忙忙写了几句诏书,就口喷鲜血,倒在了桌子上。他赶紧过去,收好诏书,摸了摸鼻孔,没有了气息。皇帝驾崩了,他不敢相信,又试了几次,终于确定皇帝真的驾崩了。他变得手舞足蹈。 但他很快平复下来,看起了诏书,知道是召回长子扶苏回国继位。他立刻意识到,现在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丞相李斯,他有信心说服胡亥篡位,但没有信心策反李斯。他决定观察李斯的反应。 当得知秦始皇驾崩后,李斯并没着急盘问遗诏的事情,而是先确定秘不发丧,在回城中,虽然经过九原,但避开了扶苏和蒙恬。赵高心理有底了,他看到了策反李斯的契机,也大概明白李斯的心思。 李斯不敢让扶苏和蒙恬知道,究竟在回避什么。在统一六国后,扶苏和蒙氏兄弟与自己和秦始皇的政见不同,他主张法治,而蒙氏兄弟崇尚儒家,而且他和蒙氏兄弟都很疏远。一旦扶苏继位,自己将被蒙氏兄弟取而代之。他产生了对失去权力的恐惧。 作为察言观色的高手,赵高想到了李斯的忧虑。于是他找到李斯,放低自己的身段,似有似无,不断点戳李斯的痛点和忧虑。对于李斯来讲,扶持胡亥,自己就是大功臣,而迎立扶苏,自己无尺寸之功。 在赵高的游说下,李斯、赵高、胡亥形成了同盟,发动了沙丘政变,篡改诏书,改为立胡亥为皇帝,赐死扶苏。 四、剪除权臣,掌握秦国的生死大权赵高隐秘的计划终于实现了。胡亥当上了皇帝,回到咸阳,立刻提拔心腹赵高做了郎中令,掌管着皇宫大小事务。这时候,他明白要想彻底控制胡亥,需要赶紧剪除蒙氏兄弟、剪除秦国宗室、剪灭胡亥身边的侍卫近臣。 于是,赵高利用胡亥篡位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劝谏胡亥立刻赐死蒙氏兄弟。这个事情必须是自己的绝对心腹,于是他派出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执行赐死任务。蒙氏三代豪族,就在赵高诛杀蒙氏兄弟后,七零八散。 紧接着,胡亥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处死,对侍卫近臣也进行了大清洗、大换血。现在胡亥成为了孤家寡人,赵高成为了胡亥的眼睛和耳朵。现在,李斯成为自己掌权的最大绊脚石。 此时,李斯也意识到了自身危机,也意识到秦国的危机,但为时已晚,他已经无法直接面见秦二世,一切要听赵高安排。在每一次秦二世纵情玩乐的时候,赵高就放李斯觐见,几次之后,秦二世彻底烦了李斯。 赵高又使出了自己的离间术,谗言李斯父子,纵容农民起义,想推翻二世统治。在秦二世一怒之下,将李斯投入监狱,而赵高派亲信对其严刑拷打,又派人反复试探,李斯无奈只得屈招认罪,最后服刑。 至此,赵高消灭了所有明面上对自己的威胁。紧接着,他在二世面前,炮制了指鹿为马的权力测试把戏,将说实话的人全部处死,进一步排除异己。现在,秦二世彻彻底底成为了空架子,成为了自己的傀儡。 五、后记在胡亥继位后,赵高继续怂恿秦二世在,实行严刑峻法,并且变本加厉,终于超过了百姓的容忍程度。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全国反秦势力风起云涌。 这种形势的发展,超出了赵高的计划,已经失控。当他杀害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王后,却被大智如愚的子婴设计杀死,夷灭三族。 参考材料:《史记》、《东周列国志》、《大秦帝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