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崩(1-3)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白崩(一) 

[病案]雷某,女,48岁。1975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八日前突然从阴道内流出 

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将内裤浸透,察看该白色膏液状,有大小不等的油珠, 

无其他颜色夹杂其中,至今仍多量流出。伴有腰部酸痛,头目眩晕,四肢怕冷, 

气短乏力,面色苍黄,平时有带下但不多。先给患者服用《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的固冲汤加附子、阿胶,6剂无效,改用他方亦无效。苔薄白、舌质淡红,脉 

细微。 

[治则]健脾补气,固摄止带。 

[方药]白术60克,土炒黄芪120克,醋炒三七9克,五倍子6克,人参精(因缺人参) 

二瓶分三次冲服,连服二剂,白崩止。为巩固疗效,将鹿角胶15克,鹿角霜15克, 

三七15克,菟丝子15克,沙苑蒺藜15克,黄芪30克,肉桂15克,制为蜜丸,每日三 

次,每次6克,人参精每天三次,每次3毫升,连服三料,身体康健,观察二年半未见 

复发。(见《新中医》1979年第1期) 

[评析]白崩系奇经空虚,带脉不束,冲任不固所致。先用《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的固冲汤无效,分析原因系妇人血衰,气虚之极不能生也,气虚不能摄精血, 

故改用《辨证奇闻》中的助气敛血汤、闭血汤合而用之,以达固崩之目的,因 

奇经之虚欲固疗效必须加补精之味,故采用内补丸加人参精、三七等,如此治 

疗收到显效。(李祥云) 

白崩(二) 

[病案]王某,女,63岁。患者三天前腰部痛坠,继之白带淋漓不断,今晨突然白崩 

而下,色白如清稀涕样带下,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眩晕不敢开目。脉沉细无力, 

皮肤润湿。 

[治则]固真元,止崩带。 

[方药]红参10克,熟附片10克(先煎),黄芪20克,熟地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冲), 

白术12克,炙甘草5克,升麻3克,芡实10克,牡蛎30克,龙骨15克。服2剂药后心 

宁神安,带下减缓。于原方加怀山药一味,连服5剂。带下止,腰痛除。继服补 

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随访一年,带下病从未复发。(见《江苏中医杂 

志》1982年第3期) 

[评析]前贤有训:白崩是带下之重症,白崩甚于赤崩,盖白崩者,气不能摄耳,故 

方以红参、熟附片、黄芪、鹿角胶、熟地为君固真元,龙骨、牡蛎、芡实固 

涩为臣止带下,白术、炙甘草健脾为佐,升麻升提为使。全方共奏补益止崩带 

之功,故病速愈。(马荫笃) 

白崩(三) 

[病案]赵某,女,40岁。白带甚多,自述一蹲到厕所就能流一碗之多,带色白有臭 

味,并伴有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腰膝如折,四肢不温,阴部瘙痒,面色晦黯等症 

状,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而弱。 

[治则]健脾补肾,清热利湿。 

[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5克,茯苓21克,车前子15克,芡实21克, 

焦山栀10克,黄柏10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陈皮10克,白果15克,桑螵蛸10克, 

党参10克,川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服3剂诸症大减,药见效机,依前方 

又服7剂病愈。以后随访多次未见复发。(见《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第1期) 

[评析]白崩临床上较为少见,对机体的危害性又较白带甚之。白崩多因脾肾 

虚损所引起,患者出现一派脾肾不足之症状,同时还伴有阴痒带臭之湿热之 

象。故用健脾补肾、清热利湿,固涩止带之剂,药症相投,仅服10剂即能治 

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