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行音哑(1-2)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经行音哑(一) 

[病案]陈某,女,30岁。1975年5月6日初诊。三年来发音不扬、声嘶,每月2~ 

3次,近半年来愈发愈频,上月发病后医治休息均无效,并有咽痛感,患者经水每 

月提前4~5天,量少色如秽水,二天即净,音哑与月经周期有关。初始给予玄 

麦甘桔汤治疗,服2剂音出,服第3剂音又哑,语声难扬。舌略红,脉细。咽喉检 

查无异常。 

[治则]补肾调经,养阴利咽。 

[方药]茺蔚子9克,丹参9克,当归15克,柴胡4.5克,熟地15克,白芍9克,枸杞子12 

克,桃仁9克,北沙参15克,桔梗6克,青果9克,蝉蜕6克,甘草3克。服2剂后经水 

量转多,色鲜,行经四天净,汗出,语音清亮,喉略干,欲饮水。继投以养阴药,方 

为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玉竹9克,天花粉9克,枸杞子12克,阿胶9克(烊化),生 

地12克,熟地12克,白芍9克,桔梗6克,桃仁9克,甘草3克,青果9克,蝉蜕6克。服 

3剂而愈。随访四月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9年第6期) 

[评析]患者音哑由月经不调所致,声音之发以肺气为主,但以肾气为本,其所以 

易发及经行时加重,是因为肾主冲任,其脉循少腹上至胸至喉系于舌,患者经 

水提前经行不畅,似乎经气循经脉上逆于喉,阻碍声道,而致发音不扬。故以 

补肾调冲任为主,养阴利咽为辅,调经而音自清。初始治之则罔效,只用养肺 

阴利咽喉之药,而无补肾调冲任之品,故无效的道理亦在此。(李祥云) 

经行音哑(二) 

[病案]彭某,女,26岁,已婚。经行时音哑,经净后恢复声响,平时无咳嗽,经水每 

每提前来潮,经行胸闷胁胀,腰酸少腹坠痛,经行量少色淡,平时头晕目花,面色 

萎黄,咽干口燥,舌淡、苔少,脉沉弱带弦。检查:头发枯干脱落,乳房萎小。 

[治则]滋润肺阴,疏肝固肾。 

[方药]党参9克,当归6克,熟地9克,玄参6克,白芍6克,香附9克,川芎4.5克,巴戟 

肉9克,麦冬6克,茯苓9克,炒首乌9克,玉蝴蝶0.9克,金果榄9克。服2剂药后经 

水已行,声音稍响,与上次经行时相比大有好转,下次经行前再用上方加减,以 

后声音未再哑,病愈。见《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评析]咽喉是肺脏呼吸经过的部位,音哑与肺关系密切。音哑分外感与内伤 

两种,外邪侵肺,肺气壅塞不宣,即平时所指的“金实不鸣”,内伤多因肺阴虚损, 

即所指的“金破不鸣”。本病例经来音哑,肺阴亏损之故,故有咽干口燥。《素 

问·奇病论》曰:“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肾气亏损亦会导致音 

哑。今患者音哑与经行有关,且经行量少,故治疗应滋润肺阴。用生脉散,去 

酸敛之五味子加玄参、麦冬、党参,另考虑落发腰痛,乳房萎小为肾气虚弱之 

征,故用巴戟肉壮肾气,当归、熟地补肾阴,还有胸闷胁胀,经行不畅,此为肝郁 

气滞,故用香附、乌药、川芎、白芍疏肝行滞、调经止痛,玉蝴蝶、金果揽为 

治失音之专药,全方配伍适度,故能收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