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窍奇痒(1-2)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七窍奇痒(一) 

[病案]叶某,女,58岁。1982年5月15日诊。自1969年底开始自感口腔上腭发 

痒,继之鼻、耳内、眼睑作痒阵阵。到1970年上半年痒势加剧,口腔上孵尤 

甚,常赖两手指轮流磨擦上腭,不时地挖鼻耳、拭目,致日不安静,夜不入寐,心 

烦不安,食退形瘦。作各种检查无明确诊断,多称为神经性痒症。刻诊苔薄 

白,脉细数。 

[治则]滋阴泄热,凉血清窍。 

[方药]丹皮10克,升麻10克,生地16克,黄芩9克,山栀10克,知母10克,防风8克, 

生石膏30克,生甘草4克。4剂后眼、鼻、耳内之痒基本消失,上腭之痒明显减 

轻,原方去防风,加元参10克,大黄6克。服5剂,再去大黄,加玉竹12克,连服11 

剂,七窍奇痒消失,诸症改善。随访未复发。(见《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1期) 

[评析]本病罕见,根据症状,辨为脏腑虚热上冲孔窍致痒,纯以泄热凉血法治之, 

热清,七窍得安故痒止。以后方中加玉竹滋阴以善后,防复发,共服药20剂而 

愈。(吕志连) 

七窍奇痒(二) 

[病案]梁某,男,32岁。1988年6月19日诊。七窍奇痒已二年余。春夏加重,多 

方求治不效。上周因感冒后又发作,眩晕耳鸣,咽干唇燥,时有涕泪,不时搔 

口、鼻、耳、目,腰膝酸软,汗出微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滋补肾阴,疏散风热,祛风止痒。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苍耳子10克,密蒙花10克,生石膏15克,甘草5克,辛夷 

5克,川芎5克,生地20克。7剂后痒止痛减。又服5剂,并以左归丸调理善后。 

(见《四川中医》1990年第7期) 

[评析]本案乃元阴亏虚,无力滋润九窍,营卫不固,风热侵袭而奇痒。太阳经主 

一身之表,头颅七窍,均与之有关。现风热之侵袭,正邪相争而致七窍奇痒。 

本例元阴虚为本,风热为标,故先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使皮毛有主,卫气以 

固;加辛夷、苍耳子、密蒙花入窍疏风止痒,生地滋阴,川芎引药直达病所。 

缓则以左归丸善后,故能取效。(吕志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