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丝竹《碧荷香韵》

 黄建新图书馆 2020-02-14

琵琶音乐的天空   music for PIPA

荷塘月色~~江南丝竹 来自琵琶边界 07:25

江南丝竹简介

(文章末尾有整张专辑的乐曲在线欣赏)

       民间丝竹乐。流行地域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建国后,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丝竹乐而称其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的某些乐曲和演奏形式,约在明、清时期已在当地流传。清未民初已有演奏丝竹乐的组织“文明雅集”,之后相继有“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等演唱昆曲、滩簧并奏丝竹乐的组织产生。二十年代又有“国乐研究社”、“乐林国乐社”、“云和音乐会”等组织,都曾演奏和传播过丝竹乐。
        演奏江南丝竹的组织有“清客串”和“丝竹班”两“清客串”为市民自娱性组织,演奏地点多在茶馆私人住宅等地,常奏八大名曲,擅用细腻的加花手法,不受聘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的演奏活动。“丝竹班”为民间职业性音乐组织,在农村中以吹鼓手兼奏者居多风格粗犷朴实,气氛比铰热烈。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它以二胡、笛子为两件主要乐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弹弦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洋琴;管乐器还有箫、笙;打击乐器有鼓、板、木鱼、碰铃等,上海郊区农民乐队的演奏,往往加用大件打击乐器。
江南丝竹著名的八首乐曲是《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亦常演奏。
          江南丝竹乐曲其结构除民间一般常见的曲牌联缀、循环、变奏的特点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变奏所形成的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所形成的一曲多变,构成丝竹乐中一簇一簇围绕母曲的套曲。如《老三六》、可衍变为《中板三六》简称《三六》、《慢三六》《老六板》可衍变为《快六板》《中六板》《中花六扳》《慢六板》此五曲俗称《五代同堂》。这些乐曲既可分别独立演奏,又可由繁到简、由漫至快的顺序演奏。以《老六板》为例:其演奏顺序:《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缓冫《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旋律清秀流畅《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轻快平稳;《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动明快《老六板λ流水板,旋律简朴)。当板腔变奏应用于一首乐曲时,对比效果比较强烈。                   

            江南丝竹乐合奏在突出主要乐器二胡、笛子的基本原则下,其它乐器灵活自如地、依据一定的规律特点相互对比烘托,默契协调,获得独特的韵味。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控制应用,音色圆韵饱满。高音清远含蓄,低音悠扬婉转。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垫音、打音、倚音、颤晋、气颤音、泛音等。二胡演奏右手要求弓法丰满柔和,连绵不断,力度变化非常细腻,左手传统演奏习用一个把位,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滑音、勾音、空弦装饰音、左侧音、垫指滑音等。

中华上海笛文化研究所  洋泾国乐社简介

      洋泾地处黄浦江南,浦东的四大名镇之一。洋泾人杰地灵,历来是浦东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地区,尤其是民乐,人才辈出。
             早在三、四十年代,就由当时浦东民乐界颇具名气的高手俞关生、顾关通、沈远根、沈福根、沈稼苑、王赞廷、沈日新等先生发化研起创立洋泾国乐社的前身——洋泾清音班。乐社成立后,潜心专国研,切磋技艺,艺术水准日趋精湛,成为浦东地区乃至上海颇具声究乐望的一支乐队。
      迄今为止,已为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舞剧院、浙江歌舞剧院、杭州歌舞团、战友文工团、大间连歌舞团、香港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出版社等专业院校和团体输送人才,其中有的当了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院校教授、乐团首席等。

      1992年,洋泾国乐社成立为上海江南丝竹协会首批集体会员。乐社几十年如一日积极开展活动,对江南丝竹的曲目和演奏在弘扬继承中不断充盈提高,富于新意,使乐曲更臻完美和富有表现力。由于全体乐社人员团结协作和勤奋努力技艺不断提高,省市内外丝竹界专家,同仁慕名前来交流切磋,更使乐社昌盛闻名遐迩,贏得专家和爱好者的赞誉。近年来,我社参加了上海民间音乐集成会展,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播放;-1992年由上海音协主办的“长征杯”创作与演奏比赛中,获得全布唯一的作品与演奏双优秀一等奖,同年在“第二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获优秀奖,并应上海人民广播台之邀录制创作曲目《荷塘月色》,后制成CD,翌年五月参加第15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群众文艺专场演出。198年应法国巴黎东方电视台之邀赴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四国六大城市参加西欧诸国举办的东方音乐艺术节。2004年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地区民族音乐展演。目前乐社由唐文德、钱栋明、滕康仁、刘富根等先生负责,由本社前华康先生(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江南丝竹协会学术部委员,中华笛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东方国乐团特邀指挥)任艺术指导、作曲、配器兼指挥。本社自2004年10月起,被上海笛文化研究所吸纳为团体会员,为江南丝竹的传承发展,探索创新,作出更大的努力。

荷塘月色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中花六板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欢乐歌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暹逻诗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春暖山寨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碧荷香韵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怀古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一点金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朝元歌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行街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月是故乡明 洋泾国乐社 - 碧荷香韵(丝竹洋泾行)

        连青自说自话:大爱"江南丝竹",今天读了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的《中国传统器乐与乐种卷》一书提到"近百年来,北方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较为迟缓,各派演奏家多云集于江南一带:无锡派、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汪派。我听到耳朵里是"鸟语花香"的感觉适合钢筋水泥城市人欣赏与向往。听完江南丝竹音乐,我突然感觉琵琶只是中国乐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注脚”。扬琴、笛子、笙、胡琴都重要。才发觉我关注的公众号“江南雅韵”中有一些乐曲加入了现正火的“中国印象”乐队的组合,我估计是富有江南丝竹的元素在里面。我反复地听这张专辑若从喜好角度排序:荷塘月色——怀古——行街。特别是很稀奇《行街》此曲常常被用于婚宴喜事的曲子,乐曲的最后一个音为什么让人感觉乐曲没完?音停在高音的3上。按照习惯地欣赏音乐的旋律走向,总感觉下面还有。。。。。喜欢《怀古》一曲,在本公众号的里有乐谱的乐曲分享。

《怀古》乐曲与乐谱分享  (点击此处打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