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国濂著作等身

 八面山人 2020-02-14

吴国濂(17441824),字友宋,别字莲渚,号裕轩氏,东阳城内南街人。就业于族兄吴龙川先生。龙川先生名国澄,龙川系其号,慷慨卓荦,是县内名宿。吴国濂十九岁中秀才,凡书中有关国计民生、得失利病,无不留意。乡试失利后,更加发奋刻苦。

吴国濂自幼至壮,苦节读书,至乾隆戊申(1788)屡试不中后,于是放弃通过科举考试进取的念头,着意于经书子史,寻求切合自身的典训,下切实的功夫。在家以儒行修其身,以前人的功业鼓舞自己的斗志;出门与二三知己相与畅叙幽情,徜徉于山水林石,以琴酒诗歌快谈酣咏,寻真乐於渊深,寄至味於淡泊。脱离了科举求仕的羁绊,沉浸于典籍和大自然中,吴国濂纵情山水,俯仰古今,探究性命之微,践行仁义之实,体悟到人自有至贵的东西,可以不倚形而立,不随死而亡,卓然而不朽,这就是精神和思想。

有了这样的境界,就无奢望,无倖求,无往而不自得。因为无倖求,一生不拜神与佛。因无奢望,一生无愁叹之声。与邻里所言,无非勤俭伦理。即使是牧童农夫,以至渔樵佣乞,无不与坐对闲谈。吴国濂自言,一生最景仰三个人:陶渊明之旷达,白居易之闲适,苏东坡之佳趣。他的妻舅韦家琳到广西天河当知县,吴国濂仿拟《名臣言行录》装订成册送给他说:“读书济世,是我们读书人的事。希望你做一名循吏,不要去做能吏。如果合适就留下,不合就离开,望好自为之。”

吴国濂想要以一心穷天地之高深,以一笑破今古之来往,手不释卷,年复一年,不知老之将至。有人嘲笑他说:“您老而好学,还想干什么呢?”吴国濂回答:“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年老了,还想一鸣惊人吗?只不过这样做才能适合我的内心罢了。”他曾说:“《春秋》是一部治世之书,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甚于斧钺。” 他想要凭借群经来阐明《春秋》的义理,有时引用论述之时,不能确切表达,就连易数稿,亲自抄写,以致手上生茧,执笔不能趁手,因此字迹大多倾斜。

吴国濂晚年住处毗邻葛洪故居旧址(今东阳图书馆西南),造了三间“可亭”,和兄弟及志同道合的人汤庆祖、中表韦敬亭、宗弟吴時敏、堂兄吴国鸿等吟咏其间,悠然自得。大多时候,独自端坐室内,手执图书,研究经传,旁及群书。凡阅读先贤文章有所得,就提笔写诗作文,其诗文往往直抒胸臆。其《宿水竹庵》诗写道:“累石山桥涧水平,游人长与鹿争行。一灯坐处月无色,四壁萧然风有声。截竹引泉煮客茗,携锄掘笋饷春羹。如闻贾岛来相访,也愿昌黎属后生。”道光《东阳县志》中录有吴国濂游览张国维在白云洞为母所建“遂初堂”而作的五言律诗,诗云:“携屐来林麓,登堂见性情。但期生报国,那顾死留名。屋角含云气,池头咽水声。暮鸦啼更急,遗憾几时平?”

吴国濂优游林泉、沉潜经史、笔耕不辍的生活,若从绝意科举时算起,一直到81岁去世,延续了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他著有《诗思无邪》16卷、《读〈诗〉质疑》3卷、《〈春秋集注〉纂疏》16卷、《四书质疑》13卷、《录先儒〈大学〉定本》1卷、《诸儒〈大学〉论说》1卷、《可轩〈大学〉私抄》1卷、《经书图考》10卷、《读史编》1卷、《效觉编》1卷、《见闻异辞》20卷、《高隐录》8卷、《宫闺题品》4卷、《可轩类物书抄》45卷、《月令演补注》2卷、《花月令》1卷、《花中十八士传》1卷、《花中八仙诗》1卷、《两欢类志》2卷、《不如录》2卷、《莲渚家训》3卷、《幸乐亭文集》4卷、《幸乐亭诗集》4卷等。计著书22160余卷,可谓著作等身。其《尚志录》现存市文物办。(吴立梅

                                 原载《东阳家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