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刘某,男,20岁。夏日就诊。而色如常,脉缓濡而细,双足痿软难举,腿弯 上下有青紫细筋,问其因,并未遭受跌打,何故有此筋色,因悟其痧筋之故,验之 以嚼黄豆,无腥味,断为痧毒。 [治则]清热透络,破瘀解毒。 [方药]红花9克,桃仁9克,归尾9克,赤芍9克,积壳9克,川芎6克,紫地丁15克,蒲 公英15克,银花9克。1剂后下紫黑血,双脚能举,不再剂而愈。(见《中医杂志》 1964年第10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痿跫”,多因肺热伤津,湿热浸淫所致。本案系痧毒客于筋脉 所致筋痿,故治以清热透络,破瘀解毒,邪毒清,筋脉得养,则病愈。(吕志连) 低血钾痿症 [病案]刘某,男,39岁。1966年曾发病,两下肢不能活动,经针灸治疗二天后好 转。1970年又一次四肢不能活动,亦经针灸一周后好转。至1973年7月复发 并摔倒二次,四肢呈现瘫痪状态,送某医院针灸和用中药治疗无效,遂送市医 院查治。各项检查,呈典型低血钾改变,诊断为周期性麻痹,住院五天,经静脉 补钾4.5克,口服10%氯化钾100毫升,血钾恢复,四肢已能自主活动,出院。医 嘱继续口服氯化钾2克,一日一次。如此持续服用,竟长达近八年之久,停服则 随之出现瘫痪。鉴于服用氯化钾时间过久,改用中药治疗。患者头昏,心悸, 乏力,腰酸,手足厥冷,性功能减退,四肢肌肉抽搐(尤以睡眠时为明显),舌胖、 苔薄黄腻,脉细。 [治则]温肾健脾祛湿。 [方药]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茯苓9克,炒苍术10克,川萆薢15克,熟附片9克(先 煎),上肉桂5克(研细吞服),干姜3克,怀牛膝10克,鹿角片15克,黄芩9克,黄柏9 克。3剂后,未出现软瘫,下肢逆冷好转,苔已渐化,唯舌尚肿,拟原方去黄芩,加 山药15克,法半夏9克。7剂后诸恙若失。随访一年正常。(见《江苏中医杂 志》1982年第4期) [评析]本例患者,辨证为脾肾阳虚。肾阳虚哀,脾失健运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 日以衰,脉道不行,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通过温补肾阳,使其阳长 阴生,且健脾祛湿,使谷气日旺,从而诸症自消。(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