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胀症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病案]贾某,女,36岁。1976年7月6日诊。有慢性气管炎史,近十天来先眼睑, 

后脐腹,继之个身浮肿,脐下胀而不痛,按揉得暖气或欠气而稍舒,食后腹胀加 

剧,故拒食。大便时干时稀,小便不畅,量少色黄。周身关节酸困,天冷则症状 

加剧。诊时颜面晦黑,气息微弱,形体消瘦,腹胀如鼓,舌质黯红、苔薄白,脉沉 

细而滑。体检:体温36.4℃,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正常。精神差, 

半坐卧位。桶状胸,右侧较隆起,呼吸音低,两肺底散在湿啰音,偶及哮鸣音,心 

尖搏动在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尖区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 

膨隆,腹围101厘米,腹壁静脉曲张明显,肝肋下5厘米。杵状指明显。X线胸片 

示:右上肺透亮度增强,肋间隙增宽,肺动脉段突出。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 

室肥大伴劳损。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2.肺气肿;3.肺心病Ⅱ心衰。入 

院即抗感染,强心利尿,曾用过多种西药无显效。 

[治则]补肾阳,升大气,化气行水。 

[方药]制附子9克,知母9克,小茴香9克,泽泻9克,生黄氏15克,枯梗3克,升麻4.5 

克,柴胡4.5克,吴茱萸4.5克,山药18克,川楝子12克,木香6克。12剂后病情转 

佳,心衰纠正,腹围降至72厘米。观察数日,病情稳定出院。(见《陕西中医学院学 

报》1978年第3期) 

[评析]本例证属肺胀症。其气短不足以息,腹胀,脉沉,似与张锡纯所说的人气 

下陷符合。患者面色晦黑,形寒肢冷,为肾阳虚惫,而小便不畅,量少色黄,为肾 

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蒸化而致肺气不足,膀胱气化不行,属肾阳虚衰,大气 

下陷。若用峻下逐水的芜花、大戟甘遂之类,则更伤肾阳,犯“虚虚”之戒,即使 

茯苓淡渗之品亦宜不用少用为妥。故以补肾阳、升大气、兼以化气行水,方 

选升陷汤合导气汤加减而奏效。(吕志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