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祥海孙犁先生自幼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记春节》一文,开篇就写道:“春节从贴对联开始。”文中回忆了小时候每逢过年,父亲托人写好对联捎回家,孙犁与叔父一起贴对联,并由此记住了家里的一副老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这副对联也成了先生一生的写照,至今还挂在他的耕堂里。孙犁先生的书房里,还挂过几副对联。如1985年,先生当年住在多伦道的大院里,山西作家杨栋第一次去拜访他,见他墙上,挂着一幅中堂画,两边是一副篆书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杨栋说“这恰是先生精神的写照。”此外,他的书房里还挂过一副出自《红楼梦》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对联的含义,也恰好印证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心理追求。2002年,孙犁先生去世后,作家刘心武撰文怀念说,孙犁的一生正可以用这副对联来概括。此外,在“孙犁纪念馆”的内柱上,还有先生手书的一副对联:“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先生晚年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孙犁先生的《书衣文录》里,有一篇《暑期读书漫录》,有一则《商文之间》,其中写他读梁章钜《楹联丛话》一书,并记住了其中的两副对联。一副是江淮大盐商,贴在门口的:“岂有文章惊海内,何劳车马驻江干。”梁氏以为商人出此,是大言不惭,不伦不类,作为笑料录存。孙犁先生则认为“商人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作家来我这里,并不是因为我有好文章,使你们慕名而来,是因为其他原因……这样解释,对联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意味。”先生的解读也别有一番意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孙犁先生虽然创作的对联并不多,但他很喜欢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并常借对联来表情达意,寄托情怀,而这几副对联就是最好的证明。2019年11月29日《湛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