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汗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病案]黎某,女,40岁。1979年9月开始觉心悸不宁,心率110次/分,汗出津津,以 

后病情加剧,每日约有一小时暴汗如洗,日夜皆然,病之初始汗出稍觉爽快,久 

之神疲乏力,纳谷日减,形体消瘦。曾去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甲亢”,先后治疗半 

年余,汗出如故,并伴胃脘疼痛,口泛清水,心烦失眠多梦。 

[治则]育阴潜阳,敛汗固表。 

[方药]黄芪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珍珠母15克,龙骨15克,牡蛎 

15克,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知母25克。服3剂汗出止,纳谷倍增,心悸消失,唯 

感胸中灼热如炽。原方加生石膏25克,又服3剂,以理善后。(见《广西中医药》 

1981年第4期) 

[评析]气属阳,血属阴,两者同源,为水谷精微之所化生,气血互为依然。本病例 

脉症合参,乃属阴虚阳微之暴汗。阴血亏虚,变生内热,阴虚则阳不潜藏于内, 

热迫津液随阳外泄,故暴汗出如洗。汗为心液,行泄太过,耗竭心阴,心阴亏损 

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故治疗用当归、熟地、生地,知母滋阴清热养血; 

珍珠母、龙骨、牡蛎,五味子潜阳敛汗,黄苠卫外固表,甘草缓中止痛,调和诸 

药,全方共奏育阴潜阳、敛汗固表之功。药后汗止,但胸中炽热,故加用生石 

膏清上逆之浮火,并解肌热。如此治疗阴阳调和,使久病之疾,霍然得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