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 [病案]郭某,女,24岁。1979年3月1日初诊。患者1976年3月感冒发热,经用 中西药物治疗后,自觉经常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炎,腋下测体温一 般在37.6℃~38℃,测血沉为20毫米/小时,其他检查均正常。自1978年初以 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37.5℃左右,畏寒发热无汗,膝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而 润微紫黯,苔黄白较腻,脉浮紧。 [治则]开腠解肌,安中攘外。 [方药]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18克,杏仁15克。服2剂后,身觉微汗出,恶寒 减,舌紫黯渐退,苔白滑,根微黄,脉细微缓。改用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之法,药 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0克,大枣10枚,白薇12克。服3剂症 减,续服4剂低热退,一直未复发。(见《新中医》1980年第2期) [评析]在外感热病即伤寒病中,发热为主要见证之一。患者低热反复发作,已 三年之久,但未传经,表现为恶寒发热,属太阳经症。故仅用麻黄汤和桂枝汤, 先后治之,处方合理,迅速治愈三年缠绵之疾。(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