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合病证治琐谈

 琼箫 2020-02-14

百合病首见于《金匮要略》。本病是以心肺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临床以精神恍惚、言行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主症的病证。

百合病既可发于热病之后,亦可由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以致阴虚内热而发病。治以养阴清热,润养心肺为大法,百合地黄汤为代表方。因用百合可治疗此病,且常有良效而得名。

百合病常见于临床医学所说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清代医家陈修园提出:“此病最多,而医者不识耳。”徐灵胎说:“此等症,病后得之者甚多,医者不知,多方误治,以致病气日深,不可救疗,始终无一人能识之者,遍地皆然也。”已故名医程门雪先生也曾提出:“百合病非但有,而且并不少见。”显然,识证是百合病证治第一要义。

 病因病机 

(一)病 因

有关百合病病因的论述较少。《金匮要略》只述百合病证治,未阐述病因。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病后所生

病后伤正,正虚发病。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人体正虚,营卫气血失调,余邪留连,百脉不和,变成此病。此时百合病犹如当今之感染后失调综合征。

2.情志所伤

情志所伤,气机郁结,化热伤阴,内扰心神。赵以德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提出,该病多因“情欲不遂,或因离绝菀结,或忧惶煎迫”所致。清·吴谦等人以及近代医家曹颖甫亦有相似的论述。

3.误治伤正

外感病治不得法,损伤正气,耗损阴液,脏腑失调,心神失和。

误治伤正较之外感与情志损伤,尤为重笃。盖因误治之害有伤正与助邪两端。

4.房劳所伤

房劳过度,伤正扰神,阴液受损,心神失养,形神失和。日本医家饭田鼎在《金匮要略方论考证》中说:“盖百合病者……房室过度之所致。”《伤寒论》有热病瘥后劳复之证治,值得临证参考与借鉴。

百合病主要是由外感热病所致,这对借助热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来理解百合病病机及论治大有裨益。外感病后,正气特别是阴液受损,阴虚热结是其主要病机。当然,不能据此而排除情志、误治等因素所致的百合病。

(二)病 机

1.病涉心肺,损在气阴

心肺受邪,气血被扰,心主血脉、肺司宣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和,引发诸症。

多数医家认为百合病病机与心肺失调最为密切。魏念庭认为百合病与肺气有关,他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中说:“百合病者,肺病也。肺主气,肺病则气病,气病则脉病”。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血脉出自一源,皆由心肺主持。这是古今医家论述百合病病机与心肺有关的依据所在。

心肺居胸中,既为气海,又为血府,且为神明所藏之地,因此,各种致病因素,累及心肺功能,影响心主血脉与肺朝百脉的功能,致使百脉合病,皆可引发本病。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以心肺阴虚内热居多,符合临床所见,也与百合之功用主治吻合。

2.气血不和,元神受累

元神失常,病位在脑。是当代医家提出的重要观点。

对于百合病病位在心肺的观点,医家持不同看法。金寿山在《金匮诠释》中就提出百合病“与心固有关,与肺却少关涉”;至其病机“当属于气血不和”“气血不和可以导致神病,百合病者,神病也。清其气血即所以治其神”。并援引海派名医程门雪先生的看法为证:百合病“不独邪热伤肺,尤伤脑髓……肺为水之上源,肺热则小便黄赤,病深者头痛,邪热不独伤肺,由肺移脑,精神错乱,故其病剧伤脑,轻者但头淅淅,最轻但头眩耳。总之,百合一病,热伤肺阴,延及脑髓,征于膀胱也”。程门雪先生迳以百合病为脑病。无论是从上述的心肺居胸中,既为气海,又为血府,且为神明所藏之地而言;还是从当代中医脑病学研究结果来看,程、金二位先生之说确有至理。

历代医家对百合病证治处方功效的认识基本一致。百合、地黄、知母均为治疗本病之要药,三者均有滋阴润肺、清心泻热、安神除烦之力;同时,也是外感病后期阴伤热扰之常用药。此外,滑石能清热除烦安神,也为热病气分热盛所常用。凡此均提示本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患者多属阴血津液不足之体;二是,百合病发病后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阴液滋润与濡养功能不足,即阴虚内热的病机特点;三是,心神被扰。由于阴伤热扰,心肺失和,气血运行障碍,以致气血不和,终致脏腑失调,经脉失和,百骸失养,心神不宁,而以心神首当其冲。

3.气阴损伤,病在心脑

百合病以元神失和,神机失用,言行失常为临床特征。基于传统的病机认识,其病在心肺,与气血、阴津、血脉损伤有涉。若结合脑为元神之府的脑髓理论与临床实践来认识,本病之言行、饮食、睡眠异常属于元神失控所致。心肺受病言其脏腑损伤,脑髓本病则是从神明失用的根源阐释其病机病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表 现

本病诸症由心肺阴虚,气血不调,神机失和而引发。心主神明,言听视动皆由心主,精神思维主于心,百合病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诸症变幻不定,诸如出现神志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和感觉等失常的现象;诚如《金匮要略心典》所云:“全是恍惚去来,不可为凭之象。”二是,由于阴虚生内热,以致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百合病以神志不定,精神恍惚为主要症状。因此,不少学者强调百合病的病位主要在心。恰如赵以德先生所说“是病多心生”。其依据是本病之临床表现无一肺脏之特征性症状,因而将各种精神神志病状之病位归属于心,则颇合医理。肺气失和,也会影响精神情感,心肺同居上焦,心主神明,肺为相傅之官,气血为神明之本。肺主皮毛,外感热病,多从肺起,邪伤肺阴,热邪扰心,恰如《温热论》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其病虽异,理无二致。

因此,若基于脏腑辨证,将本病定位在心肺颇当。但若从当代临床而言,则应隶属脑病范畴,以上程、金二位先生所言更为恰当。

(二)诊 断

本病临床症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这些症状往往不稳定,常见默默不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进饮食,但不能食,有时食欲较好,有时又厌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二是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多不明显,甚或服药后出现呕吐或下利加重,通常无躯体异常或躯体异常与百合病临床表现没有直接关联,或一如常人。临床根据上述特征,即可诊为百合病。此时,用百合汤类方尤如当代之诊断性治疗,亦合于临床实际。

(三)类证鉴别

百合病症状变幻多端,由此就需要与许多类似疾病作出鉴别。如脏躁、郁证、不寐、癫证、病后虚弱等与百合病的鉴别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则百合病属于脑病范畴已是不证自明。

 证 治 

(一)治则治法

临床治疗百合病主要围绕心肺阴虚、热扰心神而采用养阴清热、宁心安神等法。主要从心肺阴虚内热入手,以养阴清热为宜,不可妄用汗、吐、下等攻法,以免更损阴液。

此外,由于当代社会生活变化,社会因素对本病发病之影响,引起医家高度重视。临床对西医精神病学所描述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等一些与本病有某些相似临床表现,病性属心肺阴虚内热者,参照本病辨治。

(二)代表方

百合病主治方剂以百合地黄汤为代表,常用方有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但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既应重视以上方剂的应用,但又不能拘于此。

临证可以将《金匮要略》所述的百合病证治方药作为一种疾病的不同证候来认识,随证加减。同时,应结合后世医家经验以及临证所见辨治。临床不乏将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与生脉散等熔于一炉而取效者。

(三)基本药物

百合是治疗百合病之主药。百合甘寒,色白入肺,甘能润肺,寒可清心,复能益气安神。生地黄甘寒,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益心营,清血热。二者配伍,养阴清热,除烦安神,畅利血脉,宁神怡心。复以甘凉之泉水下热气,利小便,用以煎百合,共奏滋阴液、润心肺、凉血热、安心神之功。阴复热退,百脉调和,病自可愈。服药后大便呈黑漆之色,为地黄本色,停药后即可消失。

百合地黄汤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也可用于感染性疾病出现的感染后失调综合征的治疗。此外,百合地黄汤还可与其他方剂合用,如合酸枣仁汤可用治郁证,与甘麦大枣汤合方可治脏躁。或可根据病情与甘麦大枣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二仙汤等方合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病症的治疗。

(四)治 禁

本病病机以心肺阴虚,内有燥热者居多,不可使用汗法。若医者误以“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为表实证而用汗法,汗后阴液受伤,肺阴亏虚,虚热益甚,则出现心烦、口燥等症,宜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用百合知母汤。方取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以知母养阴清热,除烦润燥;以泉水煎药清其内热。三者共奏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之功。

(五)救 误

百合病误下后用滑石代赭汤。百合病以阴虚里热为主,若误以“意欲食,复不能食”为邪热入里的实证,而用攻下法,误治之后可能出现的变证为:一是误下津伤,里热反炽,阴伤液耗,化源不足,出现小便短赤而涩。二是胃气为苦寒泻下之药损伤,导致胃气上逆,发生呕吐、呃逆等症状。此时,治宜养阴清热,利水降逆,用滑石代赭汤。方中百合清润心肺,滑石、泉水导热气而通水腑,代赭石降逆和胃。诸药配伍,使心肺得以清养,胃气得以顺降,则小便得清,大便调匀,气机和降,呕哕自除。

(六)当代医家经验荟萃

综合近代医家对百合病的治疗经验,可以将其证治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阴虚内热证,治宜清心润肺,百合地黄汤为代表方。痰热内扰证,治宜清化痰热,黄连温胆汤为代表方。心肺气虚证,治宜益气安神,甘麦大枣汤为代表方。肺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肺肾安神,方为百合地黄汤加味。心肾不交证,治宜交通心肾,用百合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味。常用百合、生地黄、川黄连、肉桂、阿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