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确实是我最不愿触及的一段历史,但这部剧看过多次,每次感触、关注点都不一样,对一些经典语录及自己所感(主要是前半部分)整理如下: 1,目虽张而纲不举,变的是细枝末节而不是根本,纲举目张方为根本之变。 2,李鸿章:我但存一颗公忠体国之心,贵胄掣肘也罢,清流物议也罢,我都懒得去管他喽。 3,身怀利器,慎而重之。 4,经验是积累起来的,才干是历练出来的。 5,有好处的时候,瓜儿甜籽儿蜜,出了事上楼抽梯,过河拆桥,这种事谁也保不齐。 6,天下的事情不怕不能实行,就怕没有能够实行了人。 7,万籁俱寂,却是最危险的时候。 8,不想知道的事,我就不问了。 9,名利名利,名和利分开来瞅瞅,总能瞅出一个人好恶。名利名利,名在利前。 10,高明莫过中庸。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儒家思想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负,要进取不懈,但儒家之经典中庸融入了道家精神,何以然呢?是认为办事难啊。只是一味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死了也于事无补,所以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就是中庸。 11,无非是平衡牵制之术。 12,高居庙堂,危乎高哉,谨言慎行才是根本,有时候适度平庸骨子里面才是精明。李鸿章评醇亲王。 13,军队十天半个月没有吃的,就什么道德文章也救不了了。 14,李鸿章:太后之事无小事。 15,李鸿章养生之道:第一,食不厌精;第二,每天早上一次散步;第三,做些怡情的事,弄弄花草等。 16,感想:没有李鸿章,盛宣怀再有能力又能做些什么!? 17,我华夏所有学问,一言以蔽之,道术二字而已,也可以说内圣外王,我嘛是道多一点,李鸿章术多一点。李鸿章办事只重实例,追求立竿见影,我呢更多关注世道人心,不敢舍本求末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