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三年就灭亡了

 黄河水888 2020-02-14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为此,秦国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随即秦国的百万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将王翦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燕王喜与赵代王嘉联合抗秦,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燕军大败溃不成军。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前225年,被秦军四面合围,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图坚守大梁,垂死挣扎。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尽成鱼鳖,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杀。至此,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在秦军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屡次迁都避祸,楚国的发源地荆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都没入秦国,楚怀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乡。

公元前221年迫于严峻的形势,齐国同秦国断交,并开始陆续征调军队防守西部边境和内长城。秦王政命刚刚远征完辽东在燕地休整待命的王贲,率大军从燕国南下越齐国河内陆区,以出齐军防线之后,出其不意直插临淄。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背道而行,齐国连调兵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同年秦军进入临淄,齐王建以举国之兵,完甲之师不战降秦,纳土归朝。

秦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他声威震于世殊,从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强大的意志,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

公元前210年,为弹压日益不安且出现骚乱倾向的楚国故地,秦始皇开始了被称为死亡之旅的最后一次出巡,途中染病,行在驻陛赵地沙丘,同年7月一个闷热的夏季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行宫。

前208年9月,也就是关东全面叛乱的第二年,秦军大将章邯率秦军主力30万,大破赵军乘胜进占邯郸,赵王歇与张耳率残部退守巨鹿。秦军兵多粮足猛攻巨鹿,赵王遣使向天下诸侯求援。至十一月燕军与齐军近二十万增援巨鹿,但面对秦军浩大的声势与严整的阵容,燕齐援军不敢触秦兵锋,皆从壁上观。十二月,项羽率楚国援军赶到巨鹿。楚军不顾一切的突入秦阵与秦兵拚死肉搏,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惶恐。

在三天的时间里,楚军九战九捷,秦大将王离、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员副将涉闲在惶恐中自戕,被称为虎狼之师令关东人士闻之丧胆的秦军重兵集团遭受了百年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在楚军凌厉的攻势面前,在巨鹿前线的数十万秦军全线动摇了。

公元前207年7月走投无路的秦军大将章邯、司马欣胁迫残部二十余万向项羽所统率的诸侯联军投降。在解除了秦军士兵的武装之后,对秦军有深仇大恨的项羽命楚军违约坑杀秦军降卒,其他诸侯的军队也都参与了这场血腥而惨烈的屠杀。

206年十月楚将刘邦率军越武关进逼咸阳,秦王子赢出降。十一月项羽所率诸侯联军入函谷关,秦国这个自东周以来立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国家的终结时刻最终来临了。

项羽压抑不住心中的仇恨,始皇帝的子孙被项羽合门杀尽,痛恨秦国的诸侯军正在四处烧杀。骊山墓、阿房宫、咸阳城到处都是熊熊的烈火与遮天蔽日的浓烟。

这个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呢?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时,貌似强大的秦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六国贵族势力伺机死灰复燃,尤其是广大的南方,天高皇帝远,自由惯了的当地人对秦法秦制有很强的牴触情绪。

秦朝统一六国之谜:司马迁曾四次提及的一个真实到可怕的预言秦朝的统一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关键的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分歧。对于秦朝为何能终结数百年的乱世,开启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历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出个各种答案,包括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地理形势、社会变革等等,而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就是人心所向。

在汉朝中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曾经有四次明确清楚地提到一个著名的预言,据说这个预言预示了秦朝的统一。

这个预言是周朝的太史儋提出的,却被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记载下来,司马迁著史时的心态颇为耐人寻味。第一次是在《周本纪》中,周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周太史儋对秦献公说“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

第二次是《秦本纪》中,秦孝公十一年,还是一样的人,一样的话。第三次是《史记·封禅书》,第四次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以有人干脆认为这里这位太史儋就是老子,虽然还有不同看法,但连续四次精确记载这一句话,可见司马迁用意非凡。

这句话的前半段是回顾,所谓“始周与秦合而别”,说的是秦国立国来自于周孝王封非子在“秦地”为一“附庸”,这是非常低等级的分封,但秦国就此立国,当时的周朝首都是丰镐,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秦人住在汧渭之会,大约在今天的甘肃,承担着保卫周王室,抵抗西方戎狄的作用。

西周被犬戎灭掉后,周人的老地盘周原被戎狄占领,周平王东迁洛邑,秦襄公护送。为了表示感谢,周平王将已经失陷在戎狄手中的周原送给了秦人,要他们自己去攻取,这是“合而别”。

“别五百岁复合”,说的是自平王东迁(公元前779年)之后五百年后,东周王室逐渐衰落,最后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公元前256年,秦庄襄王派大军灭西周,公元前249年,灭东周,周王朝寿终正寝,实现了“别五百载复合”。

从公元前256年算起,隔了17年后,公元前238年是秦王政九年,这一年秦王赵政亲政,刚一亲政便平定嫪毐叛乱,清除吕不韦势力,大权独揽,实现了权倾朝野,而秦国统一的大幕也徐徐拉开,这就是“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

这个预言的精准简直可怕。不过在历史学家看来,这个预言是否存在,是否那么精确并不重要,真正值得重视的是这条预言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在长期的动荡和战乱中乞求中华大地华夏文明一统的真挚情感,折射出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就逐渐出现的统一学说和主张,这才是秦国统一的幕后推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