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文之第1001篇科学探索趣文】 数千只动物聚集在一起,行为突然开始变得怪异,几个小时之内,它们就莫名其妙倒在地上暴毙而亡,只留下一地的尸骸。这不是恐怖电影的情节,这是2015年5月发生在哈萨克斯坦中部的诡异事件,在两到三周的时间里,大约60%的赛加羚羊突然暴毙。 赛加羚羊又名高鼻羚,与同样濒临灭绝的藏羚羊是近亲,和星球大战里的外星物种汤汤(tauntaun)相似。20世纪以来,由于盗猎者将羊角出售到中国当药材,全球高鼻羚的数量锐减95%,中国境内的已完全绝种。由于哈萨克斯坦等尚有高鼻羚生存的国家严格执行反盗猎措施,高鼻羚的数量后来恢复到了25万只左右。但2015年的诡异事件,让这种濒危灭绝物种的命运更加雪上加霜。 科学家们对高鼻羚死亡事件进行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可能是一种名为多杀巴斯德菌的病菌,羚羊感染后致其血液中毒,引发内出血或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率达100%。羚羊为什么会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几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建模分析历史数据,发现气候变暖可能是这种病菌突然爆发的关键。 研究人员分析了1981年7万只高鼻羚死亡、1988年27万只死亡事件的历史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和天气记录,发现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当地的湿度比平时高80%以上,日平均最低气温也高于正常水平,尤其是在2015年。这意味着潮湿炎热的气候很可能是多杀巴斯德菌爆发的温床。 虽然真相依然扑簌迷离,但这一研究对那些无视气候变暖的人提出了警告,即使是幅度不大的气候变化,都有可能造成高鼻羚灭绝性死亡事件的发生,一个越来越热的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何况我们养尊处优已成习惯,在这种无法看见的突发灾难袭击下,我们真的可以全身而退? 这项研究发表在1月17日《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