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500公里深处神秘强震,或因地幔内巨大结构俯冲数千公里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0-02-14

白垩纪小行星撞击地球,将恐龙从地球霸主的位置上彻底抹去500万年后,在现在的太平洋地区,巨大的板块结构开始向地球内部的地幔俯冲,将地表上曾经拥有的生命及一切,都拽进了地球深处,一共有7000万平方公里的古老板块沉没到地幔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七分之一。

这些板块沉入地幔后,可能并未被完全熔化,而是分为层层叠叠的板块结构,在地幔里水平移动,可以到达离沉没点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这是休斯顿大学地质学家Jonny Wu团队最近的研究成果。

地球的地幔大约有3000公里厚,是构成地球的主要部分,坚硬的岩石象浓稠的液体一样在地壳下缓慢移动,带动地壳板块运动。有时候海底被撕裂,岩浆涌出,有时候板块互相撞击,重塑地表地形。火山,地震,山脉,沟壑,在板块运动中新的地壳不断诞生,旧的地壳随着板块潜入地幔,以致于你很难在地球表面找到一块古老的岩石。

在我们的印象中,地震都是板块撞击或火山活动造成的,都发生在地壳板块边缘,板块潜入地幔后就会被熔化回收,亿万年后再重新涌到地壳成为坚硬的岩石。但现在,科学家们的研究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窗口,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利用地震数据重绘地球的内部结构,发现了五千万到六千万年前被淹没在地幔中的多个板块结构,位于地表以下410到660公里过渡区的富水层。这些板块结构与表面板块有同样的弯曲弧度,同表面板块一起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水平滑动,可以移动数千公里,释放的能量同样可以引发地震,这可能是太平洋斐济和澳大利亚之间一系列深层地震的诱因,这种地震被称为维雅兹地震,神秘而且威力强大。据统计,地球上深度超过500公里的深层地震,90%以上都发生在这一地区。

休斯顿大学的研究带来了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地壳和地幔的认识,它们的边界或许并不像我们现在认为的那么泾渭分明,隐藏在地球表面之下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就像前段时间新西兰科学家新发现的西兰蒂斯大陆一样。不过这项研究还仅是初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