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疑云:为什么“号称强大无比”的秦国,仅立国15年就灭亡了?

 我的七彩石 2020-02-14

历史疑云:为什么“号称强大无比”的秦国,仅立国15年就灭亡了?

为什么“号称强大无比”的秦国,仅存15年就灭亡了?!就不堪“农民囚徒起义军一击”,而瞬间亡国?!秦国还能算作是个“王朝”吗?!为什么号称“无敌的秦国军队”,却不堪装备简陋(长矛和镰刀装备)的“农民起义军”的一击?!

怎么建国短短15年,强悍无敌的秦军,就从“战无不胜的铁军”,变成了“一击即溃的蛋军”?!从英勇无敌,到溃不成军而亡国?!亡国后,这些秦军都去了哪里?!都“阵亡牺牲了”?!都随秦始皇“陪葬了”?!还是“去了哪里”?!

昔日的秦国军队,曾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其规模和质量都是拔尖的——在秦皇兵马俑中“可见一斑”!其战斗力在当时可谓“无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正是因为他们当时“拥有世间最强”的军队!才“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然而,建国后仅仅短暂的15年,强大的秦军,就先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囚徒起义军”的第一击后就“中原安徽大泽乡失手”,后陈胜率部攻入秦国首都咸阳,对大秦帝国打了“重重第一击”!

注1:大泽乡,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市区东南约20公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故地。其位置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著名的符离集烧鸡产地)南西寺坡镇的刘村。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于此地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014年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名为《关于同意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的批复》(民地字〔2014〕28)的文件,正式恢复大泽乡地名。

注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公元前209年(秦朝建立的第15年,秦始皇去世第三年,秦三世继位的第3个月)的七月,陈胜、吴广在今安徽大泽乡起义反秦,刘邦知道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时机已到,率众响应。隧在沛县少年豪杰和官吏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支持下,杀了秦朝的沛县县令,攻占县城。正式宣布反秦起义。

项羽(“楚怀王”帅“楚”军)与刘邦(“汉王”帅“汉”军)按“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为“秦王”,还没想到后来会开创建立“大汉朝”。

当时刘邦率先攻入秦国国都咸阳,所以将秦国的京师保卫部队即“三秦京师”(这是秦国三大主力军队之一)麾入自己营下。并把关中之地分为“三秦”(雍、塞、翟)。但在项羽的强压下,刘邦只能暂时交出“三秦”的军权归项羽统领。

随后便进入了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年代。鸿门宴、霸王别姬、明修栈道暗地陈仓等一幕幕上演。开启“大汉朝”创立之前(即“前汉”时期)的“楚汉争霸”战!

不过随着“楚汉战争”刘邦逐渐占据优势,后来居上,最终三秦之地和“秦军京师”还是回到了刘邦身边。最后刘邦能够击败项羽,是有旧秦军功劳的,甚至可以说是秦军帮助刘邦(汉军)又一次逆推了楚军。

昔日的秦国军队,可谓“无敌”之师,加之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全国的青壮年人口几乎无一例外都参加了军队,其规模和质量都是拔尖的!末期秦国军队大致可分为三支:一支是之前征服岭南后留守的军队,简称为“南部军”,一支是屯驻在长城沿线主要防备匈奴的“北部军”,还有一支是驻守关中、负责保卫首都的“京师军”。

秦末起义爆发后,位于东南方向的楚国故地反抗最为激烈,以至秦国本土与岭南的交通几乎断绝。而驻守在此的南部军采取了“保境安民”的策略,封锁了五岭边界,隔绝了与北方的联系,完全没有介入到当时的“楚汉之战”和灭秦战争中。至秦二世三年,南部军统帅赵佗宣布独立,建立“南越国”,南部军也因此保留了下来,再未离开岭南半步。可以说他们是抛弃了自己当年追随秦始皇而亲身创立的“秦帝国”。

其次是北部边军,这支部队是秦军的精华所在,且数量众多: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帝派遣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设置九原郡,实行移民屯田,修筑长城要塞,常年驻军。《过秦论》中所说的“胡人不敢南下而木马”当是指此事。秦末之乱时,北部军奉命南回参与平叛,在这个过程中,北部军“先胜后败”:在王离的统领下,北部军首先平定了赵国和燕国地区的叛乱,而后与章邯军会合,击溃了围城的项羽领导的楚军,并杀死楚军大将项梁(项羽的叔父)。但在之后与项羽率领的楚军主力大部队在“巨鹿决战”时被“大败”,主将王离被俘。自此秦军北部军“覆灭”(或战死、或投降)。

而最后的这支“京师军”,“身世”要复杂得多。秦末之乱时,京师军一直留在关中负责京师地区的防卫和皇帝的保卫。至秦二世二年,陈胜部将周文率军攻入关中,在首都咸阳东郊的戏水地区被屯驻在此的京师军击退。这也是这支军队第一次参与秦末的战事。此后,京师军并未乘胜追击,而是继续留守关中,始终未入关东参与任何作战行动。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的军队攻破武关,进入关中。九月,秦军在峣关附近阻击刘邦失利。至此,秦国大势已去(秦二世在秦朝宰相密谋下杀害,拥立秦二世的儿子胡亥为“秦皇三世”);秦皇15年(二世三年、三世第3个月)亦即后来的汉元年十月,秦皇三世子婴开城投降,刘邦接管了秦国本土的政权和领土,京师军也顺次被接管,成为刘邦军队的一部分。

而到了十二月,项羽统领四十万联军进入关中,与刘邦展开决战架势。在之后的鸿门宴上,刘邦表示臣服项羽,将之前所接管的秦国都交给项羽处置,包括京师军各部。

翌年二月,项羽分封天下,为防备刘邦借关中东进,项羽将原秦国关中地区分为雍、塞、翟三国,即所谓的“三秦”,而原先的京师军也被编入“三秦”的军队中。但同年八月,刘邦大将韩信统率汉军“明出子午,暗渡陈仓”,反攻关中成功,塞国和翟国投降,雍国也在不久后被灭。至此,之前编入“三秦”军的部分京师军再次回到刘邦的军中!

刘邦在重新占领“三秦”之后,在各个方面继承了旧秦国的政策,“抚关外父老”;并以此为根基,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自此,随着战事的开启,旧秦国的将士、来自秦国的兵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军,汉军的人员结构也由此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成为“汉军”的一大来源,而旧秦军队也随着刘邦定鼎天下而“融合在汉军中”而消失在了改朝换代的历史长河中。

作者插一句题外话:今天的所谓“秦皇陵”和“兵马俑”,不像是仅仅立国15年的秦始皇的(至今既无任何出土文字证据证明,也无史书记载凭证!)更应该是立国近300年(经济极度富裕),打败秦始皇的创立大汉朝的开过黄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骊山正是“扼守”刘邦当年的封地“汉中”与攻克关中秦国的“咽喉”要地。而长陵是“刘邦陵”的说法是唐朝时“推论的”并无直接证据。),或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刘彻的陵墓(另题再谈)!

今天的国民党军的历史,颇像“秦军的历史翻版”,只不过至今留下来的“总统府卫队、首都卫队、一小部分精锐野战功勋部队”连同蒋介石以及当时的国家高官及贵族,一起逃往了台湾(建立的不是“南越国”,中华民国也没有被彻底消灭)而继续扛着“中华民国”的旗帜,直到今天!

看来,当年的“六国”军队,绝大部分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吓溃的”!秦军也不是真正“那么强大”而是被“后世吹大的”!

“车同轨”同的什么轨?!尺寸在哪里?是多少?与我们今天的车轨同秦朝“统一的车轨”相同吗?!“书同文”是同的什么文?!有文字、样书证据吗?!是“秦文”吗?肯定不是我们今天使用的“汉文”!

也许,号称的“秦朝几大同”,要么是秦朝做的“千年远景规划”;要么是后世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或被吓破胆后世史学家“壮胆吹出来的什么大朝大同”。

我们现代高速发展的“同轨的高铁”、同轨的汽车普及到全国已用了不止10年了!遥想2000多年前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要实施和做到“车同轨、书同文”短短十几年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能想到这样的“宏大愿景规划”就已经够令人敬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