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据2020年2月11日的一则科学新闻消息,有一颗小行星在上周飞掠了我们地球。从时间来看,这一颗小行星已经成为历史,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它是否会对我们地球造成威胁。说到小行星,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毕竟宇宙中小行星的数量非常多,时有小行星飞掠地球的情况。不过,这一次飞掠地球的小行星,情况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小行星不大一样。 根据科学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2月3日飞掠地球的小行星是“2020 BX12”,当时这一颗小行星飞掠地球时,其飞行速度达到90000公里每小时(即相当于25公里每秒,比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16.7还快得多),与我们地球的距离超过430万公里(270万英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11.3倍。虽然看起来这个距离比较远,但是在宇宙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些小行星也被航天机构列为“近地天体”、“潜在威胁”。 之所以说这一次飞掠地球的小行星有点不寻常,是因为它并不是独自飞掠地球,而是有一个伴飞的物体。不过这个伴飞的物体是天然存在的小卫星,也是一颗小行星,所以我们不必以为是不是有“外星飞船”伴飞小行星。(注:卫星不仅仅是指人造卫星,还包括天然存在的天体,如月球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泰坦星是木星的卫星等) 根据科学报告的资料显示,“2020 BX12”小行星的直径达到200至450米,算是一颗较大型的小行星,和其他的大型天体一样,这颗小行星也在“自转”,大约每2.8小时完成一次旋转。而伴飞的小卫星略小,其直径为70米(230英尺),同样会旋转,每49小时完成一次旋转。两颗小行星的距离大约超过360米,并不是很远。 小行星虽然很多,我们已知的、飞掠地球的小行星,很多都是独自飞来,类似有伴飞小卫星的小行星,还是比较少见。当然,并不是说在宇宙中就很少存在之类有伴飞小卫星的小行星。或许,很多飞掠地球的小行星也可能会有伴飞小卫星,只是这些伴飞的小碎片太小,离主小行星很近,所以我们没能识别。 放眼宇宙深处,有伴飞小卫星的小行星,其实是存在的。如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准备合作实施小行星防御测试,发射探测器对一个双小行星系统进行干预,以试验小行星偏离轨道技术。这是一个名为“Didymos”的双小行星系统,即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一颗较大的小行星,还有一颗较小的伴飞小行星。根据科学报告的资料显示,较大的那颗小行星直径大约为780米,伴飞的小行星直径大约为160米,比数日前飞掠地球的“2020 BX12”小行星系统略大。 按照目前的计划,NASA计划在2021年7月发射一个名为“双小行星撞击试验(DART)”的探测器,在2022年9月对这个双小行星系统进行撞击,让其偏离轨道。随后ESA发射探测器对撞击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果这一项技术成熟以后,我们人类或将可以有效防御小行星,未来小行星对我们人类的威胁将会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