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姓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荀子·成相篇》上说的,辅佐夏禹的横革是横姓始祖;另一个源头是《风俗通义·姓氏篇》上说的,韩王的儿子成号横阳,他的后裔以字为氏。 横姓这两个源头都与禹州有密切的关系:横革作为辅佐夏禹的臣子,做官于夏朝。夏朝是大禹在其封地夏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即今禹州市,横姓始于横革,也是始于今禹州市。 《百家姓》 韩王成号横阳,称横阳君,是故韩国公子。秦末,为壮大抗秦力量,张良说服楚王项梁,封横阳君为韩王。项梁就封横阳君为韩王,以张良为司徒,攻夺韩地。刘邦让韩王成留守阳翟。秦二世三年(前211年),项羽也让韩王成留守阳翟,并以阳翟为韩都。 横阳君死后,他的后裔就以他号中的横字为姓。横阳君是韩国公子,生长于韩国都城阳翟,封王后又以阳翟为都城,横姓当然也发源于阳翟即今禹州市了,今禹州的浅井乡横山村传说是横姓的发源地。 横姓寻根 横山位于禹州城西北17公里处,北望黄帝修道得道之逍遥观,南邻黄帝辞别群臣的散驾村,再往南便是韩国另二故城大韩城、小韩城。逍遥河从山西麓连着逍遥观和大韩城南北蜿蜒而过,东南距今浅井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 山下有一面积1600平方米的后湖,碧波荡漾。山南有一村落称横山村,传说为横阳君成的离宫,目前有居民千多人,该村每年九月十八大会,相传是后人为纪念韩王成而设。 传说黄帝“得道升仙”的逍遥观 横姓是个罕有姓氏,族群小,人员少,加之是平民百姓,除了横革、横阳君之外,史籍中还没发现其他横氏名人,连发源地禹州市的横姓人也绝嗣了,只有一个叫横山村及另一个叫横沟的村落存在,而横姓人怎么在颍川繁衍成望族,怎样向外迁徙扩展,目前待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