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 竟往西湖探老逋, 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 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 无钱当剑沽, 醉倒在西湖! 宋代临平人张功甫著《梅品》,其中记录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 要说这品赏梅花的雅事,杭州有着深厚的梅韵,可惜今年不宜出游,小编罗列几处,诸君且作屏上卧游。 孤山访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是西湖上唯一天然形成的最大溯岛,也是葛岭的支脉。东连白堤,西接西冷桥,孤立在湖中,故名孤山,或孤屿。孤山自唐代起就遍植梅花。白居易曾说过:蓬莱官在水中央。也有更上古的一种说法:人间蓬菜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年轻时漫游江淮,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毅然移居在此。并且整整二十年不入城市。他在孤山上垒土为墙,结茅为室,编竹为篱,以为栖身之所。正是梅花迎霜傲雪、孤芳自赏的特点与他性格情趣相契合,林逋就从他居住的山阁开始种梅,绕屋依篱,高高下下,一路种来,直到湖边,又依山傍水延伸开去。如此“不三四年个之间,而孤山景已非昔日矣。”现在的孤山探梅就是西湖盛景之一。 西溪寻梅 若此时要在浙江赏梅花,孤山赏梅也罢,探梅灵峰、置身超山香雪海亦可,但最优雅的姿势,只怕还是要一叶扁舟直入西溪寻梅才是。 坐上摇橹船,缘溪而行,与水边一树一树的白梅、红梅不期而遇,疏影横斜在水中,梅花独特的香气时远时近,该多么美啊。 很久以前,已经有人这么玩儿了。早在明代,杭州就已形成“西溪探梅”景色,衍至清代,更成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而今天的湿地,已可重现当日西溪梅林之盛。经过十年经营,西溪湿地内现有梅花19000多株,梅林300亩,以梅竹休闲区内梅竹山庄和西溪梅墅一带最为集中。今天的梅花品种更为繁多,朱砂、宫粉、绿萼、玉蝶、美人梅、南京红、长兴红等等,次第开放。 编辑:吾曰尔语;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