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曰雅集】梅,有的是

 尘封的雨 2020-02-14

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

竟往西湖探老逋,

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

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

无钱当剑沽,

醉倒在西湖!

宋代临平人张功甫著《梅品》,其中记录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

要说这品赏梅花的雅事,杭州有着深厚的梅韵,可惜今年不宜出游,小编罗列几处,诸君且作屏上卧游。

孤山访梅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是西湖上唯一天然形成的最大溯岛,也是葛岭的支脉。东连白堤,西接西冷桥,孤立在湖中,故名孤山,或孤屿。孤山自唐代起就遍植梅花。白居易曾说过:蓬莱官在水中央。也有更上古的一种说法:人间蓬菜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年轻时漫游江淮,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毅然移居在此。并且整整二十年不入城市。他在孤山上垒土为墙,结茅为室,编竹为篱,以为栖身之所。正是梅花迎霜傲雪、孤芳自赏的特点与他性格情趣相契合,林逋就从他居住的山阁开始种梅,绕屋依篱,高高下下,一路种来,直到湖边,又依山傍水延伸开去。如此“不三四年个之间,而孤山景已非昔日矣。”现在的孤山探梅就是西湖盛景之一。

灵峰探梅

灵峰探梅为杭州植物园的一部分,位于灵峰与青芝坞之间。五代吴越时,此间始建灵峰寺。至明代,灵峰寺败圮,仅存建筑遗迹。清嘉庆年间重修灵峰寺,并在寺周围植梅花。道光时有扩建。宣统元年,南浔大商周梦坡在此置地,并增植梅花数百,“灵峰探梅”景观始成,并与西湖历来著名的赏梅胜地孤山遥相呼应。民国后寺又毁,景观荒弃。建国后此处辟为植物园,并于1986年重新开发恢复“灵峰探梅”,至今已成为西湖周围梅花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赏梅景点。

超山赏梅



超山位于余杭塘栖镇,距离主城约30公里,自古以来以赏梅著称。中国有五大古梅: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宋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除了两株古梅外,这里造型别致的梅树很多,因而这里的梅树以“广、古、奇”著称,品种也非常多,如骨里红、粉蝶、红梅、白梅、绿萼梅、朱砂梅、杏梅等。

另外,金石书画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生前就酷爱超山梅花,他与超山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晚年栖居超山,春赏梅、秋登高,赋诗作画,游兴不衰。后来他病逝后就葬在了超山,与梅为伴,堪比林逋的“梅妻鹤子”。

西溪寻梅

若此时要在浙江赏梅花,孤山赏梅也罢,探梅灵峰、置身超山香雪海亦可,但最优雅的姿势,只怕还是要一叶扁舟直入西溪寻梅才是。

坐上摇橹船,缘溪而行,与水边一树一树的白梅、红梅不期而遇,疏影横斜在水中,梅花独特的香气时远时近,该多么美啊。

很久以前,已经有人这么玩儿了。早在明代,杭州就已形成“西溪探梅”景色,衍至清代,更成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而今天的湿地,已可重现当日西溪梅林之盛。经过十年经营,西溪湿地内现有梅花19000多株,梅林300亩,以梅竹休闲区内梅竹山庄和西溪梅墅一带最为集中。今天的梅花品种更为繁多,朱砂、宫粉、绿萼、玉蝶、美人梅、南京红、长兴红等等,次第开放。

编辑:吾曰尔语;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