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人可能不知道的高校就业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气定神闲1706 2020-02-14
去地方大学教军事理论!

作者:绿衣蚊

主人的闲云野鹤般生活令人羡慕,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退可以游山玩水,进也有机会追求自身的精神发展。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正常人的生活,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为国付出的应得报酬。

可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锁在家里面长期不出去的感觉,相信这个春节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自主人长期脱离社会,不仅会使得自己的人际圈子越来越小,也容易使人身未老心先老。然而,针对“混迹公园嫌小,出门打工嫌老”的情况,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也不用太有压力的工作呢?

特别是,如何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接近、不用承担风险避免完全陌生的工作呢?如果是军医自主的,当然可以喊出“若有战召必回”,应聘到医院一边继续奉献所学一边挣取第二份收入,其他岗位专业的自主人哪里去找那样的好机会呢?

其实,机会并不是没有,就看你有没有看到了。比如说那些曾经在军校当过教员的,机关的参谋人员,甚至你完全都没有从事过教学和军事工作,但是军事技能过硬,现在也都有这样的好机会:去地方大学教军事理论

什么?去地方大学教军事理论?地方大学现在也有军事理论课吗?还有,我能去吗?什么条件?诸位自主朋友且莫急,听我给您慢慢道来!

01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方大学是并不教军事理论的,或者教也是凑合一下,对付一下而已。比如军训期间,白天请班长念念报纸拍个照片走人,晚上看个电影休息一下算了,笔者记得当年看的是《蜀仙剑侠传》,毕竟打打杀杀的,和军事斗争神似嘛!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佩服当年组织军训的人的脑回路如此清奇。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个:

一是地方大学本身不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二是他本身也没有相关的师资来干这个活儿;三它往往和军训绑在一块儿落实,踢正步、叠被子、搞队列老三样还搞不过来呢,弄个军事理论看不出来成绩,毕竟这个东西没法去操场上面给地方大学领导表演不是?

但地方大学生需不需要了解一些军事知识?答案是肯定的。既有出于加强国防教育的需要,学生们自己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地方大学真的是在这方面缺专业人才啊,特别是师资方面。

既然有客观需求,那有文件支持没有?如果没有政策,地方大学领导不重视,仍然是办不了啊!

有文件、政策支持吗?有!2019年,国家颁布了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大纲》,详见:http://bj.offcn.com/html/2019/02/170333.html。明文规定《军事理论》教学时数36课时,这个量和有的军校相比都差不多的,而且明文规定,不准大班教学、一次上一个年级那种。看到这里,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小班教学而且课时量不低,师资力量的缺口必然很大啊!

上述这个文件,是完全公开的,直接去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找都能找得到。而且是2019年刚刚发布的,估计很多地方大学还没消化好,就算2019年缓一缓,2020年怎么着也得上了啊!需求、政策都有了,风口也已经形成了。于是,师资从哪里来?课程从哪里来?

02

先看需求方,也就是地方大学的思路:

军事教育是必须做的,大班上课是不行的,时间是可以协调的,经费是不缺的(地方大学不像很多军校那么穷,他们公开允许生财有道),但老师是缺的。

那为什么缺?地方大学的老师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各院系的专业课教师。比如法律系教民法的,经济系教金融的,土木系教工程的,这种老师和军校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生长前景很大。继续做技术,当个教授以后公开搞个副业,还有戴上各种学者帽子的机会,如果学而优则仕干个院长甚至校长都是有可能的,当然转到其他单位当领导也是可以的,人家凭什么改行教军事理论?

第二种,教数学、外语等基础课的老师。这种老师固然前途不如第一种,但是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些基础课那是真的基础课,是真正给学生所学专业服务的,学校也很重视,这种老师自然也不会让他们改行去教军事理论。

第三种,思想政治修养、体育等其他课的老师。这种老师地位普遍不如前两种,但思想政治老师现在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人们在饭碗无忧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主动去转行,于是只剩下了一种老师,体育老师。没错!以前很多大学的军事理论课就是体育老师教的。

可为什么现在就连体育老师也不太符合要求了?因为在地方大学里面,体育老师既很少能发SCI走学术路线,评职称也因为要求博士学历和一大堆课题成果受到很大限制,更因为所教并不算是基础课所以并未得到学校足够重视,于是纷纷走上了花式体育(挣钱为主)和专业体育(当教练)的路子。

有任务有需求,没人来教怎么办?于是乎,地方大学的这些领导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军事院校,以及那些从事过相关工作的自主人。

03

不过显而易见,军校在职的那些教员,上面是有严格规定不准私自外出教学的,而且他们本职的教学任务量就已经不小了。地方大学请他们当中的名人高人偶尔过来搞个讲座还是可以的,但要长期按部就班地从事教学,显然不现实。

于是,自主人的春天就来了!我们看一下自主干部能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自主干部受党的教育多年,政治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地方大学普遍是放心的。

其次,自主干部无论是行政干部还是技术干部,本身都有相当长的部队经历,否则是熬不到自主择业的。你的部队经历本身对这个岗位来说就有先天的优势。

有的同志可能认为自己以前不是教员出身,没有当过老师。这个不要紧。因为地方大学无论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和军校都共性不够,以前当过军校教员的也未必能干得了地方大学的老师。不管你原来干没干过教书育人的工作,这个岗位都是要重新学习的。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至于重新学习的成本,也并不高《大纲》详细规定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课的课程内容,如果懒得自己找,可以在文后打赏自行获取。地方大学本身不以培养军事人才为指向,于是这些内容就以了解为主了,所以不需要你讲得多深。而且不要忘了,地方大学很难评价你讲得到底好不好,因为如果其他专业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可以评价的话,这个课没有。评价你的人,搞不好还不如你懂的多。只要按照教育部的大纲来就没啥问题,标准就不会高到天上去。

当然,这么说不是要你去糊弄学生误人子弟,只是帮你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

04

那么好了,这个工作需要人干,自主干部多数也能干得了,那干了后有什么好处呢?简单地来说:

第一,钱。你除了自主津贴以外,还可以拿到另一份收入。一般来说,是保底钱再加课时费,上课越多拿的也越多。

第二,圈子。这个是部分自主择业的人最希望拿到的东西。尽管当军事理论课老师本身不能保证你和计划安置的一样有一个圈子,但是你会认识不少有趣的灵魂,尤其是学生。他没打算拿这个来任职,也没打算拿这个来考研,那好好学的就是真爱了,值得长期珍惜,忘年交也不错的。当然,如果个把人毕业以后考取了军队文职或者入伍当兵了,就算你对强军事业做的另一个贡献了。

第三,成就感。地方大学老师在社会上面,还是一份比较有地位的职业。尽管你是聘任,并不放弃自主津贴去地方大学上班进事业编,但你在人前确实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啊!

第四,沉淀的机会。对于一部分有志于军队研究的人来说。你在现役期间,可能并没有机会到院校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自主以后做一些兴趣相关的工作也是不错的。还有一些人希望对过去的军旅生涯做一个总结。一个人坐在家里面独学而无友,需要一个团队。

至于坏处,当然也会有一些。比如你可能会牺牲一部分自由,还需要把一部分时间用来备课、上课、出题、批改作业什么的,不能全部闲云野鹤。但与所得相比,这些应该都是值得的,毕竟这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

最后顺带说一句,地方大学的这种需求虽有,但是并不旺盛,可能也具有很大的时效性。一旦错过了,后面人家找到人了,一般来说也会一直聘那几个人的,满足了“有”的问题通常就不会在一个时间内再琢磨“好”的事情,这是无论军地职场的通病。那么眼前的这个机会,你确定不赶紧抓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