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勃发展的“中国杂粮之乡”远近闻名的“朝阳小米”

 文明世界拼图 2020-02-14
                步入21世纪,营养、健康成为人类的普遍追求,绿色、环保、有机、生态,象征着生命,绽放着活力。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渴望食有绿色产品,餐用有机杂粮。凭借着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中共建平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有机、安全食品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全国率先创建杂粮工业园区。
  建平县地处辽宁西部,委于辽、蒙、冀三省区交汇处。全县4865平方公里,人口60万。北京-丹东、大连-赤峰、锦州-承德铁路干线在县城交汇处,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国家级公路101线贯穿全县,京四、锦赤告诉从县内通过。县城距锦州港170公里、距营口港280公里,距天津280公里。被誉为 “全省生态示范县”、“中国杂粮之乡”、“辽宁省有机杂粮生产基地”。该地气候、土壤、水质、绿肥均适宜有机杂粮种植,产品享誉国内外。
  朝阳市建平县杂粮工业园区集有机杂粮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产品集散市场于一体,总规划面积10000亩,计划5年建成,完成投资3~5亿元,形成年产50~60万吨杂粮加工能力,年销售收入8~10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
  远近闻名的“朝阳小米”
  建平县以盛产优质杂粮而远近闻名,这里出产的优质黄小米,早在清代中叶就因入朝觐君封为“贡米”而声名鹊起。全县杂粮种植面积每年都保持在60万亩以上,品种包括谷子、黄黏米、高粱、杂豆、芝麻、荞麦等七大类近百余个品种,分布全县朱碌科、建平、榆树林子、义成功、张家营子、喀喇沁等20多个乡镇,年产小杂粮15万吨。其中谷子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10万吨;高粱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5万吨;大豆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8000吨;绿豆、红小豆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3000吨。全县以朱碌科镇、建平镇为主的杂粮加工企业400户,购销业户1500余家,年交易总量35万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杂粮加工购销集散地。全县杂粮基地有机作物认证品种15个,总认证面积17万亩,3.3万亩有机地块通过欧盟BCS和美国NOP有机认证。被辽宁省环保局确定为辽宁省有机小杂粮“示范基地”。“朝阳小米”已获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大宗作物通过方圆有机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建平县杂粮工业园区200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有机杂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并且被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集团确定为“有机杂粮直接采购基地”。
  朝阳市建平县杂粮工业园区集有机杂粮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产品集散市场于一体,总规划面积10000亩,计划5年建成,完成投资3~5亿元,形成年产50~60万吨杂粮加工能力,年销售收入8~10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
  近年来,该县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外延式发展。新兴的组团正在日益兴起。依园建城,以园兴城在建平县得到逐步的发展。朱碌科镇杂粮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城镇规模的扩张,促进了城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